千亩猕猴桃,托起致富梦——清镇市卫城镇金旗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见闻

走进清镇市卫城镇金旗村,一排排水泥架子整齐地矗立在地里,非常显眼。三三两两的村民一边在田间劳作,一边交谈着,不时还传出爽朗的笑声。

五年前,这片土地还是一些半种半荒的传统耕地。2014年,在卫城镇的扶持下,部分村民种起了猕猴桃,特别是2018年以来,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春风下,短短三年,这里的猕猴桃已从当初的几十亩发展到现在的3000多亩,已成为初具规模的猕猴桃种植基地。

千亩猕猴桃,托起致富梦——清镇市卫城镇金旗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见闻

"对于金旗村村民而言,这种变化无疑是喜人的。有了这个产业,老百姓增收就有希望了!"看着眼前这片土地,金旗村党支部书记周尚会满怀信心地说。

2014年,卫城镇政府为了帮助金旗村改变贫困的面貌,为村民们引来了猕猴桃种植项目,并每亩补助400元,让老百姓购买猕猴桃树苗及种植所需的水泥杆和铁丝,承诺有专业的技术员提供技术保障。但起初,大部分的村民都处于观望态度,不愿意种植。

"那个时候担心哦,我从来没有种过猕猴桃,怕掌握不了技术,要是种植失败,这一家子的生计咋整。"金旗村大土组村民刘孟兴坦言,他琢磨了好些天,想到种了大半年的粮食,也没存下几个钱,改种猕猴桃说不定是条出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他最终报了名。

第一批的猕猴桃种植,卫城镇政府主动协调清镇市农业局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刘孟兴掌握了授粉、施肥、除虫等技术。在他的精心呵护下,2019年,他家的18亩猕猴桃挂果了,产量达40000斤。令他更为高兴地是,卫城镇政府和金旗村垚园种植专业合作社专门联系了司上门收购猕猴桃,解决了销售问题。

"种植猕猴桃的收入,比以往种玉米翻了五六倍还不止,日子好过多了。"刘孟兴指喜悦地说。如今,刘孟兴家已盖起了两层小洋楼,家里装修得很精致,家电更是应有尽有,彩电、冰箱、电炉、洗衣机一应俱全。

千亩猕猴桃,托起致富梦——清镇市卫城镇金旗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见闻

在金旗村,像刘孟兴这样靠种植猕猴桃致富的还有许多。58岁的贫困户廖才富就是其中的一个。

"以前常年守着苞谷过日子,栽苞谷、薅苞谷、搬包谷,一年忙到头,除去肥料钱、人工成本,所剩无几。现在同样是这几亩土地,但是种了猕猴桃,赚的钱比以前翻了好几番。"廖才富一边给猕猴桃树疏果,一边喜上眉梢地说,他家去年有3亩猕猴桃挂了果,收入20000元左右,以前紧巴巴的苦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随着第一批种植户的成功,在清镇市、镇两级的指导下,2018年5月,金旗村成立了垚园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更多的群众加入到发展猕猴桃种植的行列。目前,全村猕猴桃种植面积已达3000亩,涉及农户326户,其中就有8户贫困户。

"有了好的开端,更需要持续的努力。" 周尚会说,眼下借着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东风,金旗村"两委"还将发动群众,因地制宜发展元宝枫、辣椒、蔬菜等种植产业,不断拓宽全村群众增收致富的门路。(来源:清镇市委宣传部 文/罗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