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去北京看看四合院吧

讓我們去看看北京的四合院吧

北京四合院

一、名稱由來

今天我們去北京看看四合院吧

北京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即合院建築之一種,所謂合院,即是一個院子四面都建有房屋,四合房屋,中心為院,這就是合院。一戶一宅,一宅有幾個院。合院以中軸線貫穿,北房為正房,東西兩方向的房屋為廂房,南房門向北開,所以叫作倒座。一家人有錢或人口多時,可建前後兩組合院。

有錢的人家擺闊氣,可以建設三個或四個合院,亦為前後相連。在合院中植花果樹木,以供觀賞。 合院小者,房屋13間,大者一院或30間。二院,25間到40間,房屋都是單層。廂房的後牆為院牆,拐角處再砌磚牆,大四合院從外邊用牆包圍,都做高大的牆壁,不開窗子,表現出一種防禦性。全家人在合院裡,院中住的人十分安適,晚上關閉大門,非常安靜,適合於以家族為中心的團聚生活。 到白天,院中花草樹木,十分美麗,夜裡花香,空氣清新,晚間家人坐在院中乘涼、休息、聊天、飲茶,全家合樂。家裡人在院子裡,無論做什麼,外人看不見的,這符合中國人的習慣。 四合院住房分間分房,老人住北房(上房),中間為大客廳(中堂間),長子住東廂,次子住西廂,傭人住倒房,小姐、女兒住後院,各不影響。 之所以叫“四合院”因為這種民居有正房(北房)、倒座(南座)、東廂房和西廂房四座房屋在四面圍合,形成一個口字形,裡面是一箇中心庭院,所以這種院落式民居被稱為四合院。

四合院在中國有相當悠久的歷史,根據現有的文物資料分析,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有四合院形式的建築出現。

在歷史發展過程中,中國人特別喜愛四合院這種建築形式,不僅宮殿、廟宇、官府使用四合院,而且各地的民居也廣泛使用四合院。不過,只要人們一提到四合院,便自然會想到北京四合院,這是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北京四合院的型制規整,十分具有典型性,在各種各樣的四合院當中,北京四合院可以代表其主要特點。

首先,北京四合院的中心庭院從平面上看基本為一個正方形,其他地區的民居有些就不是這樣。譬如山西、陝西一帶的四合院民居,院落是一個南北長而東西窄的縱長方形,而四川等地的四合院,庭院又多為東西長而南北窄的橫長方形。

其次,北京四合院的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房方向的房屋各自獨立,東西廂房與正房、倒座的建築本身並不連接,而且正房、廂房、倒座等所有房屋都為一層,沒有樓房,連接這些房屋的只是轉角處的遊廊。這樣,北京四合院從空中鳥瞰,就像是四座小盒子圍合一個院落。

而南方許多地區的四合院,四面的房屋多為樓房,而且在庭院的四個拐角處,房屋相連,東西、南北四面房屋並不獨立存在了。所以南方人將庭院稱為“天井”,可見江南庭院之小,有如一“井”,難免使人顧名思義。

二、有名之處


北京的四合院之所以有名,還在於它的構成有獨特之處,在中國傳統住宅建築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中國住宅建築大部分是內院式住宅,南方地區的住宅院落很小,四周房屋連成一體,稱作“一顆印”。這種住宅適合於南方的氣候條件,通風采光均理想。北京的四合院,院落寬綽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獨立,彼此之間有走廊連接,起居十分方便,在院中賞心悅目,十分適合活動。

1、結構


所謂四合,“四”指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合”即四面房屋圍在一起,形成一個“口”字形的結構。經過數百年的營建,北京四合院從平面佈局到內部結構、內部裝修都形成了京師特有的京味風格。

今天我們去北京看看四合院吧

北京四合院建築草圖

北京四合院建築草圖北京正規四合院一般以東西方向的衚衕而坐北朝南,基本形式是分居四面的北房(正房)、南房(倒座房)和東、西廂房,四周再圍以高牆形成四合,開一個門。大門闢於宅院東南角“巽”位。房間總數一般是北房3正2耳5間,東、西房各3間,南屋不算大門4間,連大門洞、垂花門共17間。如以每間11-12平方米計算,全部面積約200平方米。

北京四合院中間是庭院,院落寬敞,庭院中蒔花置石,一般種植海棠樹,列石榴盆景,以大缸養金魚,寓意吉利,是十分理想的室外生活空間,好比一座露天的大起居室,把天地拉近人心,最為人們所鍾情。 四合院是封閉式的住宅,對外只有一個街門,關起門來自成天地,具有很強的私密性,非常適合獨家居住。院內,四面房子都向院落方向開門,一家人在裡面和和美美,其樂融融。

由於院落寬敞,可在院內植樹栽花,飼鳥養魚,疊石造景。居住者不僅享有舒適的住房,還可分享大自然賜予的一片美好天地。

三、文化內涵

北京四合院雖為居住建築,卻蘊含著深刻的文化內涵,是中華傳統文化的載體。

它的營建是極講究風水的,從擇地、定位到確定每幢建築的具體尺度,都要按風水理論來進行。北京四合院,天下聞名;舊時的北京,除了紫禁城、皇家苑囿、寺觀廟壇及王府衙署外,大量的建築,便是那數不清的百姓住宅。

《日下舊聞考》中引元人詩云:“雲開閭闔三千丈,霧暗樓臺百萬家。”這“百萬家”的住宅,便是如今所說的 北京四合院。


四、典型代表


今天我們去北京看看四合院吧

北京的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是名符其實的院,寬敞開闊,陽光充足,視野廣大。

還有一點,就是北京四合院的文化內涵豐富,全面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居住觀念。

譬如東北地區的套大院(東北農村四合院),符合北京四合院的前兩個特點,但卻不具備文化內涵豐富這一特點。

舉例說,東北四合院的單扇門(中國傳統多為雙扇門的形式)、堂屋背後設“倒閘”作為貯物間等做法都使人感到是清代山東等地“跑關東”的移民帶去的窮人習慣的延續。

正是因為以上幾個特點,人們往往將北京四合院作為中國四合院民居的典型代表形式。

規模


簡介

四合院雖有一定的規制,但規模大小卻有不等,大致可分為大四合、中四合、小四合三種:

1、小四合院

小四合院一般是北房三間,一明兩暗或者兩明一暗。東西廂房各兩間,南房(倒座房)三間。臥磚到頂,起脊瓦房。可居一家三輩,祖輩居正房,晚輩居廂房,南房用作書房或客廳。院內鋪磚墁甬道,連接各處房門,各屋前均有臺階。大門兩扇,黑漆油飾,門上有黃銅門鈸一對,兩側一般貼有對聯。

今天我們去北京看看四合院吧

2、中四合院

中四合院比小四合院寬敞,一般是北房5間,3正2耳,東、西廂房各3間,房前有走廊以避風雨。另以院牆隔為前院(外院)、後院(內院),院牆以月亮門相崐通。前院進深淺顯,以一二間房屋以作門房,後院為居住房,建築講究,層內方磚崐墁地,青石作階。

3、大四合院

大四合院習慣上稱作“大宅門”,房屋設置可為5南5北、7南7北,甚至還有9間或者11間大正房,一般是複式四合院,即由多個四合院向縱深相連而成。院落極多,有前院、後院、東院、西院、正院、偏院、跨院、書房院、圍房院、馬號、一進、二進、三進……等。院內均有抄手遊廊連接各處,佔地面積極大。如果可供建築的地面狹小,或者經濟能力無法承受的話,四合院又可改蓋為三合院,不建南房。

中型和小型四合院一般是普通居民的住所,大四合院則是府邸、官衙用房。

今天我們去北京看看四合院吧

大四合院


五、其它介紹




今天我們去北京看看四合院吧

北京四合院屬磚木結構

北京四合院屬磚木結構建築,房架子檁、柱、梁(柁)、檻、椽以及門窗、隔扇等等均為木製,木製房架子周圍則以磚砌牆。樑柱門窗及簷口椽頭都要油漆彩畫,雖然沒有宮廷苑囿那樣金碧輝煌,但也是色彩繽紛。牆習慣用磨磚、碎磚壘牆,所謂“北京城有三寶……爛磚頭壘牆牆不倒”。屋瓦大多用青板瓦,正反互扣,簷前裝滴水,或者不鋪瓦,全用青灰抹頂,稱“灰棚”。

四合院的大門一般佔一間房的面積,其零配件相當複雜,僅營造名稱就有門樓、門洞、大門(門扇)、門框、腰枋、塞餘板、走馬板、門枕、連檻、門檻、門簪、大邊、抹頭、穿帶、門心板、門鈸、插關、獸面、門釘、門聯等等,四合院的大門就由這些零部件組成。大門一般是油黑大門,可加紅油黑字的對聯。進了大門還有垂花門、月亮門等等。垂花門是四合院內最華麗的裝飾門,稱“垂花”是因此門外簷用牌樓作法,作用是分隔裡外院,門外是客廳、門房、車房馬號等”外宅”,門內是主要起居的臥室“內宅”。沒有垂花門則可用月亮門分隔內外宅。垂花門油漆得十分漂亮,簷口椽頭椽子油成藍綠色,望木油成紅色,圓椽頭油成藍白黑相套如暈圈之寶珠圖案,方椽頭則是藍底子金萬字絞或菱花圖案。前簷正面中心錦紋、花卉、博古等等,兩邊倒垂的垂蓮柱頭根據所雕花紋更是油漆得五彩繽紛。四合院的雕飾圖案以各種吉祥圖案為主,如以蝙蝠、壽字組成的“福壽雙全”,以插月季的花瓶寓意“四季平安”,還有“子孫萬代”、“歲寒三友”、“玉棠富貴”、“福祿壽喜”等等,展示了老北京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窗戶檻牆

窗戶和檻牆都嵌在上檻(無下檻)及左右抱柱中間的大框子裡,上扇都可支起,下扇一般固定。冬季糊窗多用高麗紙或者玻璃紙,自內視外則明,自外視內則暗,既防止寒氣內侵,又能保持室內光線充足。夏季糊窗用紗或冷布,這是京南各縣用木同織出的窗紗,似布而又非布,可透風透氣,解除室內暑熱。冷布外面加幅紙,白天捲起,夜晚放下,因此又稱“卷窗”。有的人家則採用上支下摘的窗戶。

門簾

北京冬季和春季風沙較多,居民住宅多用門簾。一般人家,冬季要掛有夾板的棉門簾,春、秋要掛有夾板的夾門簾,夏季要掛有夾板的竹門簾。貧苦人家則可用稻草簾或破氈簾。門簾可吊起,上、中、下三部分裝夾板的目的是為增加重量,以免得被風掀起。後來,門簾被風門所取代,但夏天仍然用竹簾,涼快透亮而實用。

頂棚

四合院的頂棚都是用高梁杆作架子,外面糊紙。北京糊頂棚是一門技術,四合院內,由頂棚到牆壁、窗簾、窗戶全部用白紙裱糊,稱之“四白到底”。普通人家幾年裱一次,有錢人家則是“一年四易”。

北京冬季非常寒冷,四合院內的居民均睡火炕,炕前一個陷入地下的煤爐,爐中生火。土炕內空,火進入炕洞,炕床便被烤熱,人睡熱炕上,頓覺暖融融的。燒炕用煤多產自北京西山,有生煤和煤末的區別,煤末與黃土搖與煤球,供燒炕或做飯使用。

室內取暖多用火爐,火爐以質地可分為泥、鐵、銅三種,泥爐以北京出產的鍋盔木製造,透熱力極強,輕而易搬,富貴之家常常備有幾個爐子。一般人家常用炕前爐火做飯煮菜,不另燒火灶,所謂“鍋臺連著爐”,生活起居很難分開。爐子可將火封住,因此常常是經年不熄,以備不時之需。如果熄滅,則以乾柴、木炭燃之,家庭主婦每天早晨起床就將爐子提至屋外生火,成為北京一景。

四合院內生活用水的排洩多采用滲坑的形式,俗稱“滲井”、“滲溝”。四合院內一般不設廁所,廁所多設於衚衕之中,稱“官茅房”。

北京四合院講究綠化,院內種樹種花,確是花木扶疏,幽雅宜人。老北京愛種的花有丁香、海棠、榆葉梅、山桃花等等,樹多是棗樹、槐樹。花草除栽種外,還可盆栽、水養。盆栽花木最常見的是石榴樹、夾竹桃、金桂、銀桂、杜鵑、梔子等等。至於階前花圃中的草茉莉、鳳仙花、牽牛花、扁豆花,更是四合院的家常美景了。清代有句俗語形容四合院內的生活:“天棚魚缸石榴樹,老爺小姐胖丫頭”,可以說是四合院生活比較典型的寫照。

影壁

在過去,四合院大門內或外會有一堵牆一樣的東西,這東西就是影壁,又稱照壁。影壁是每個院子都會有的,大多數是在大門以裡,因為老話講鬼不會拐彎,只會直來直去,所以在門裡立一個影壁,可以起到阻擋的作用。同時,影壁還起著阻擋視線的作用,這樣可以不被人一眼看到底,把整個院子看個通通透透。

影壁也是突顯主人身分地位品味及財力的一個重要地方,影壁從上到下分三個部分,最上是筒瓦,像房上瓦的作用一樣,把雨水引到遠離影壁主體的地方,免得侵蝕影壁主體。中間是影壁的主體,一般是條磚砌出框架,中間有各種吉祥文字或是圖案。下面是須彌座,一般是山海景色。

今天我們去北京看看四合院吧

唐語磚雕


尋常的影壁分三種:一是大門以裡,一字形,如果是單獨一個影壁就是獨立影壁,如果地方小而在廂房的山牆上直接砌出影壁形狀的稱為座山影壁。二是大門以外,有一字影壁及雁翅影壁,起到裝飾作用和遮擋作用。三是位於大門的東西兩側,呈八字形,稱做“反八字影壁”或“撇山影壁”。在這種影壁的烘托陪襯下,宅門顯得更加深邃、開闊、富麗。

在北京有兩座影壁中外聞名,它們都被稱為九龍壁,其一是在故宮內的寧壽宮,門前有一座大影壁,由彩色琉璃磚瓦砌就,壁上用琉璃磚鑲嵌成九條蟠龍,這就是故宮九龍壁。北海公園北岸西側的大圓鏡智寶殿真諦門前的影壁—也就是北海九龍壁,比故宮那個還大,而且是中國現存的三座九龍壁中唯一的雙面影壁。

四合院的特點


北京正規四合院一般依東西向的衚衕而坐北朝南,大門闢於宅院東南角"巽"位。四合院中間是庭院,院落寬敞,庭院中植樹栽花,備缸飼養金魚,是四合院佈局的中心,也是人們穿行、採光、通風、納涼、休息、家務勞動的場所。

中型和小型四合院一般是普通居民的住所,大四合則是府邸、官衙用房。

四合院的雕飾圖案以各種吉祥圖案為主,如以蝙蝠、壽字組成的"福壽雙全",以插月季的花瓶寓意"四季平安",還有"子孫萬代"、"歲寒三友"、"玉棠富貴"、"福祿壽喜"等等,展示了老北京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四合院一般是一戶一住,但也有多戶合住一座四合院的情況,多為貧困人家,稱為"大雜院"。大雜院的溫馨是許多老北京居民無法忘記的。

四合院的裝修、雕飾、彩繪處處體現著民俗民風和傳統文化,表現了一定歷史條件下人們對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