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中小秦氏可以嫁姐夫做正妻,为什么小邹氏却只能做妾?

等待千年彼岸花开


同样都是姐姐死了,妹妹续嫁,小秦氏和小邹氏的命运却完全不同。她们之所以一个可以做正妻,一个却只能屈居妾位,即便有了诰命,也不能翻身,这都是由他们所嫁之人的地位所决定的。

小秦氏和小邹氏嫁入夫家的理由有些类似,她们两个都是因为从前的姐夫对死去的姐姐心有愧疚,才有了嫁给姐夫的机会。但是小秦氏嫁给了顾老侯爷,而小邹氏嫁给了沈国舅,这样一来,两个人的待遇就不能同日而语了。

顾老侯爷的地位明显低于沈国舅

顾家有军功在身,也算是京城中的大户人家,比墨兰嫁去的伯爵府地位要高很多。但顾家地位再高,到底是没有皇族血统,也和皇家沾不上亲戚关系,说到底,顾老侯爷只是个为皇家服务的人臣。

大户人家的婚姻只讲究门当户对,不需要进行政治联姻,因此选择也相对自由些。

顾老侯爷在结婚对象的选择上本身就很任性,他娶大秦氏的时候,所有人都觉得大秦氏不是一个做正妻的好人选,她体弱多病,还不会管家,根本就没有娶进家门的意义。

可顾老侯就像日后的顾二一样,爱上了就撒不开手,不管不顾的把大秦氏娶进了门。

尽管后来顾家犯了事情,顾老侯爷被迫听从家里的安排,娶了白氏,用她的嫁妆填的家族的空缺,但他心中念着的也只有大秦氏。白氏一死,顾老侯爷又可以不受家族拘束了,外加他想找个善待大秦氏孩子的女子,就顺理成章的选择了小秦氏。

既然顾老侯爷想让小秦氏好好对待自己的孩子,外加他正妻的位置确实空缺,他需要续弦,小秦氏就做了顾家大娘子。

而小邹氏嫁给了沈国舅,这地位就完全不同了

沈国舅除了是人臣,他还是皇亲。沈皇后跟着新皇一起上位,属于新派贵族,可是新派贵族坐上皇帝宝座之后,老派贵族必然会有所非议。这种情况下,最好让新老贵族联姻,来平衡各方势力。

新皇已经有了皇后,让那些老牌贵族送自家的女儿到后宫里当个普通妃子,他们怕是也不愿意。这个联姻的责任只好由跟新皇关系亲密的皇亲来承担。刚失去夫人的沈国舅恰好就符合这个条件。

于是,为了平衡朝廷势力,沈皇后就做主把英国公的女儿张氏许配给了沈国舅,直接续弦成了正妻。

本来在那个年代,沈国就还可以再娶个平妻,小邹氏嫁进沈家也是奔着平妻来的。

但是,英国公手握重兵,自视甚高,让他的女儿和禹州来的小女子邹氏平起平坐,英国公第一个不答应。

无奈之下,小邹氏就只有做妾的命了。

说到底,沈国舅娶张氏是为国家,娶小邹氏是为情义,这样一妻一妾的安排,两位女子又都有诰命在身,本来是一种最平衡的状态。

可惜小邹氏不懂知足,一味的要强,偏要去争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她放着好日子不过,非要跟张氏过不去,最后才惹来了后面的祸事。

其实小邹氏本可以避免这种做妾的命运,若是沈国舅要娶她时,小邹氏咬死不肯,沈国舅也是不会勉强的。不过小邹氏跟大邹氏的性格相差太大,小邹氏一心想着贪图富贵,这才嫁给了昔日的姐夫,她又不懂得收敛锋芒,才把自己送上了绝路。


萌萌小笑笑


小秦氏和小周氏两人同样都是因为姐姐死了,姐夫感念旧情,所以嫁给了姐夫。为什么结果一人做了正妻,一人却只能作妾呢?



第一,顾老侯爷和沈国舅的地位不同。

顾老侯爷只是皇上的臣子,就算他想与高门大户的女子联姻,恐怕皇上都要想一想是否会破坏局势的平衡。所以几乎不存在为皇上联姻的可能性。他愿意娶已经落魄的东昌侯府的女儿为继妻,皇上估计也是喜闻乐见的。

但沈国舅不同,他是皇后的亲弟弟,也是在皇上未登位之前最相信的下属。他的婚姻自然也就成了皇上可以拉拢旧臣的一种手段。所以就算沈国舅想娶大邹氏的妹妹小邹氏为妻,皇上也不会同意。小邹氏为妾,正是这样的政治局势下的必然结果。

第二,小秦氏的对手是商户之女白氏。小邹氏的对手则是英国公的女儿张氏。



小秦氏遇到的对手是商户之女白氏。顾老侯爷除了需要白氏的嫁妆,对白氏几乎算是冷血无情。娶了白氏之后,依然沉浸在对发妻大秦氏的刻骨思念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小秦氏的趁虚而入就显得合理了。白氏一没有娘家的倚仗,二没有顾老侯爷的照拂,遇到宅斗高手小秦氏就是一个必败的局面。取而代之,对小秦氏而言轻而易举。

小邹氏遇到的,却是英国公的女儿张氏。张氏虽然不善也不屑于宅斗,但是娘家的地位以及从小接受的教育使然,随便出出手,就可以压的小邹氏难以翻身。小邹氏想走小秦氏的路——斗死正妻自己上位,却是走不通的。所以尽管小邹氏费尽心机想压倒张氏,在张氏眼里依然像一个跳梁小丑一样可笑。

第二,小秦氏和小邹氏的战斗等级不同。

小秦氏可以算得上是《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的宅斗大师了。就连男主顾廷烨在她手下也吃了不少亏,甚至很长时间都视其做亲母,差一点就被捧杀了。家里的下人外界的同僚无不对小秦氏交口相赞。小秦氏这朵白莲花,从表面看来简直白璧无瑕,内里的黑只有少之又少的人能看到。战斗等级怎么也达到S级了。



相比而言小邹氏的功力就差远了。翻来覆去也就只有一招:倚仗沈国舅的宠爱,明里暗里的给张氏找不痛快。(怎么看都像是一个自卑的女人在找存在感)

包括最后张氏生产时,她拦着大夫不让过去也是出了个大昏招——张氏不死,就算为了孩子,也得收拾了她。张氏若死了,英国公必定不会善罢甘休,皇上为了安抚英国公,势必会拿小邹氏开刀。别说成为正妻,小命保不保得住都是未知数!小邹氏的战斗等级至多算个D级。

天时地利人和小邹氏一点不占,这就注定了她只能为妾。


花眼看娱乐


因为国舅爷和国公爷代表的是新旧臣的实力,皇上要想皇权统一和巩固,把新臣老臣合为一体,只能靠联姻,国舅爷此时正丧妻,这是一个锲机所以小邹氏只能为妾。而小秦氏当时是没有为皇权做出让步的必要。所以顾老侯爷顺理成章的把她娶为正室。



郭不染


古代妻妾标准无非来源于出生。小秦氏出身名门,也是嫡出,姐姐已过世自然可以正大光明当妻。而小邹氏出生平庸,身世也不光彩。本身正妻位已有英国公嫡出,怎么排也轮不到小邹氏,只能为妾。



弱鸡小煮妇


小秦氏怎么也是东昌侯府的嫡出小姐,家里再怎么没落兄嫂不出嫁妆嫁给姐夫做续弦。况且这个小秦氏也颇有心机、管理家事也有才干,高门侯府之间门当户对。小邹氏就是见不上台面的家族,沈国舅在低谷之时娶大邹氏,大邹氏贤惠能干人也敞亮,就说过自己娘家人不行日后帮扶还可以绝对不能结姻亲。有道是富一交贵一妻的,沈国舅自然要选择更高门第的正妻。小邹氏本就不该嫁给姐夫,找个门当户对的做个正妻封个诰命,也能在姐夫的帮助下保住荣华富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