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歲小孩在學校把吸鐵石塞鼻子裡取不出來,嚇得哭了一下午,老師都不知道,我應不應該去找老師?

酸辣粉309


肯定不應該,你應該多考慮如何教育孩子面對狀況,出了事情不敢說,這很不好,成人無法及時發現危險。


山水119177341


看你說的這事我想到曾經的一件事情:

那時在寄宿制學校,三年級的孩子夜裡睡醒了,偷偷的在被窩裡玩吸鐵石,很小的那種,直徑不到半釐米。這種小磁鐵的吸力比較大,吸在一起就不容易分開。

孩子就突發奇想,我把一個吸鐵石塞到小雞雞的裡面,然後用其他四個吸鐵石是不是能把它拉出來。說幹就幹。結果是沒拉出來又把另外四個吸進去了。

孩子後來說,夜裡扣了一會沒出來。就繼續睡覺了。也沒有管他。早上起床尿尿,發現尿不出來,還很疼。嚇得大哭,趕緊告訴生活老師,生活老師嚇得半死。急忙聯繫班主任和家長。


幸虧不嚴重,醫生5分鐘內就取出來了。並且嚴厲告誡孩子以後不能亂來。

這件事的後果不是很嚴重,家長也狠狠批評孩子,並和老師保證不會再有這樣的事情了。

當時因為是夜間的事情,老師早上才知道所以很正常。那麼現在看這件事情。


首先,孩子是怎麼接觸到吸鐵石的。是學校科學課要求帶的?還是自己偷偷摸摸帶的?要求帶的話老師肯定會要求孩子保管好物品。偷偷帶更是孩子的問題。所以在這件事情上,家長更應該和孩子好好談談遵守規則,而不是一出問題就去找老師。

其次,這件事情老師也是有問題的。若是像這樣塞到鼻孔然後哭了一個下午。很多孩子會直接到辦公室報告老師,老師可以最快的處理。

那問題中說的那樣,老師如果都不知道這件事情,那麼至少在班級管理這一塊是監督不到位的。如果造成重大問題,可能要承擔一定的責任。至少,在和家長理論在一塊佔不到優勢。


你不懂得孩子


去吧去吧!必須要去。問老師為啥不看好自己的孩子?問他看孩子哭了一下午,為啥沒有停?為啥哭了一下午嗓子沒事?問他為啥不把自己孩子當成全班中心來關注?問他為啥孩子在校的時候不時時刻刻的看著他?關心他?問他為啥不能把你家祖宗當他家祖宗供著對待?問他為啥不能盡到一個教師的責任?問他為啥不能像幼兒園一樣把孩子面面俱到?


獨釣寒江雪0103


歡迎來到“老穆說語文”問答領地,老穆將用最大的熱忱和最好的回答回饋您!


老穆有話說

老穆之前看過一則新聞,大概內容是這樣的:

一天,一位60歲左右的老人揹著一個6歲左右的小朋友前往株洲市中心醫院耳鼻喉科,小朋友看到醫護人員,直呼救命:

“醫生快救我,我不想死,我把鐵塊塞到鼻子裡,出不來了,我要死了!”

究竟所為何事呢?經過醫生詢問,事情是這樣的:

小朋友因為好奇調皮,自己把磁鐵塞到鼻孔裡玩,沒想到磁鐵進入鼻孔後,擤不出也摳不出······

值班醫生檢查後發現,小朋友的左右鼻孔各有一個圓形磁鐵,剛好互相吸住,把鼻孔完全堵住了。

好在最後“磁鐵”被取出來了,小朋友又露出了燦爛的微笑。


(一)老穆建議你與班主任溝通此事,但不要有責怪之意。

試想一下,如果老師知道學生有磁鐵,肯定會制止的。想必是你的孩子偷偷玩的。

你與班主任溝通此事,是為了讓其他學生不再犯同樣的錯誤,而不是去責怪老師!


(二)作為家長,要及時將孩子送去正規醫院將“磁鐵取出來”,避免發炎!

孩子的身體要緊,請抓緊送去就醫,不留下後遺症!


(三)家長要告訴孩子,今後不要再將磁鐵一類的東西塞入鼻孔中。

孩子都有好奇心,作為家長,一定要注重引導,萬不可責罵孩子哦!


(四)當鼻子塞進異物時,該如何處理呢?

【1】不必驚慌,要沉著冷靜!

【2】不要盲目嘗試夾取異物,以免異物越挖越深。

【3】及時告知老師或家長,送醫院處理。


【結束語】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免會出現一些“小插曲”,作為家長,不要有什麼事就找老師,而要學會反思自我。你們覺得呢?歡迎大家在下方的評論區留言。


如果您覺得不錯,記得關注“老穆說語文”,並點個贊哦!


老穆說語文


我覺得題主首先要帶孩子去看醫生,順利取出吸鐵石再來考慮要不要找老師。孩子出現人身安全事情,家長應該趕緊帶孩子去治療,而不是在想著追究責任。孩子好好的,家長再思考後續事宜比較合適。

孩子天性好奇,喜歡把各種小東西往鼻子塞,教育孩子懂得保護自己才是規避風險的最佳做法

看到這個問題,我還是挺心疼這個孩子。孩子淘氣把吸鐵石塞鼻子取不出來,嚇得哭了一個下午。孩子在那個時候肯定是很無助和恐懼,奈何老師不知道也幫不上忙。

我家寶寶兩歲多的時候,吃飯時候不小心把鼻孔下方的粒米飯吸進去,還不懂得配合噴出來,反而吸進去,哭得稀里嘩啦。大人越著急,她就越恐懼,幸好米飯不會造成嚴重後果。她哭得厲害,米飯也順著鼻涕流出來。萬幸的是,她吃飯也會老實很多,沒再出現這個問題。

我也從小就教育她不要隨便把小東西往嘴巴、鼻子塞,上學時老師也會跟他們說這些安全小知識。所以,我不太明白題主孩子都七歲了,怎麼還會沒有一點安全意識,把吸鐵石都往鼻子塞。建議題主以後要重點關注,對孩子安全意識的教育工作。

家長事後可找老師,但要心平氣和

自家孩子哭了一下午,老師卻沒發現,家長內心是有一定的怨氣。只是這也怪不了老師,老師每天要照看幾十個孩子,不可能時刻關注一個學生,尤其是已具有表達能力的小學生。如果學生不主動告訴老師,老師也不可能知道學生幹了烏龍事。

所以,家長如果真的要找老師談後續的事情,建議家長在家裡問孩子,發生了什麼事情。學生哭了一個下午,老師不可能不會覺得有異常情況。孩子有可能覺得丟臉或是恐懼,看到老師都不說話,沒辦法讓老師瞭解情況。如果孩子說自己真的哭了一下午,老師都無動於衷,家長確實要找老師,好好聊這件事。

因此,家長平時一定要多關心孩子在學校的情況,要鼓勵孩子勇於表達。家長有事也要直接跟老師聯繫,不要把所有事情憋在心裡,老師和家長一起合作,讓孩子變得更好。


悅媽育兒


七歲兒童正是淘氣的階段,像把吸鐵石塞到鼻子裡,把玩具槍黃豆粒大小的彈丸塞到耳朵裡,都是常見現象。如果遇到這樣的現象,老師要是發現了會及時通知家長,帶孩子去醫院,讓醫生用專用工具給取出來。

如果老師不知道,你找老師有什麼用啊,這件事嚴格來講,老師沒有責任,是你的孩子太過頑皮導致的後果。家長要是真吸取教訓的話,可以告訴孩子,以後如果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事,馬上去找班主任老師,老師會幫助你解決的。

經我這麼一說,家長就知道問題在哪裡了吧?簡單點說,就是你平時忽略了教孩子怎樣解決問題的能力。就如我兒子也曾經因為淘氣,在學校招惹了比他高兩個年級的同學,結果給揍了一頓。孩子被打後不敢找老師,回來就哭訴,我問清楚原因後,就告訴孩子,以後遇到這事,可以找老師,不管你做的對還是錯,至少老師可以幫你解決。

當然,家長平時有必要和老師保持溝通聯繫,可以向老師瞭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也可以把孩子在家裡的一些行為特點告訴老師,增進老師對你孩子的瞭解。如果遇到什麼事,家長也不要馬上就對老師產生怨氣,因為對於老師來講,工作忙,學生多,很難都一一顧及到。只要彼此互相理解就好辦了,相信老師也特別喜歡和通情達理的家長交往。


寒石冷月


這個一定要說,首先東西哪來的,這種東西不該帶學校的,其次孩子啥時候塞的有沒有跟老師說,第三老師是個什麼態度。

孩子交給學校,進入班級,老師肯定要為孩子負責,不然誰能放心把孩子交給老師送到學校。這種事情都是先禮後兵,老師態度好,咱也不會抓著不放,孩子沒啥大事情結束。事情經過一定了解清楚,態度不好報警了事,我這幾天就是這樣,正在協商中


木頭辰寶


不說老師上哪知道去,老師就不錯眼珠啥也不幹就給你看孩子的?孩子調皮玩是不是得和孩子講道理


誒嘛


我帶過一小班男孩,偷偷將衛生紙塞進鼻孔。回家以後家長感覺不對勁,他依然不說,送到醫院後,醫生從他鼻孔取出一團衛生紙。

一鄉鎮幼兒園,我朋友的班級有個孩子,從自己的口袋扣出一顆小黃豆,然後塞進鼻孔……

幼兒園孩子行為能力弱,所以嚴禁孩子攜帶小顆粒、尖銳物品入園。這兩起事故,家長也都沒認為是老師的責任。

七歲小孩,完全應該知道把異物塞進鼻孔意味什麼,但是他依然這麼做,說明他缺乏行為認知能力。

“孩子哭了一下午老師都不知道。”

這種情況存在的可能性極小吧?

首先老師需要上課,課堂上一個孩子一直在哭,老師不知道怎麼可能?即使老師裝不知道也很難啊?

再說這塊吸鐵石。

吸鐵石從哪裡來?什麼時間塞到鼻孔的?他有沒有及時報告老師,或者向他人求助?

孩子犯錯很正常,家長應該注意引導,儘量避免無知犯錯。題主還是花點心思引導孩子規範行為,處理問題的好。

我不明白:你的孩子惹了事,你找老師幹嗎?是讓老師承擔責任,還是嫌老師照顧不周?


媽咪老師


“七歲小孩在學校把吸鐵石塞鼻子裡取不出來,嚇得哭了一下午,老師都不知道,應不應該去找老師?”

這個事件,作為家長,正確的思維方式應該是這樣的:

1.首先,帶孩子去醫院,取出鼻子中的吸鐵石,並告訴孩子:把東西塞進鼻子裡是非常危險的。

一不小心,異物可能會進入氣管,會有窒息的危險,這是會危及生命的非常嚴重的事情。如果七歲的孩子聽不懂,你可以找一張圖或者自己畫一張圖,讓孩子看一看鼻、咽、喉、氣管的位置和連通關係,形象直觀地瞭解這樣做的危險性。

2.其次,你要教孩子學會及時求助。

孩子嚇得哭了一下午,不知道如何去解決。在孩子哭泣的過程中,異物很容易移位,或者小孩用手去摳可能情況會更糟糕。平時要注意教導孩子:遇到危險時儘量保持鎮定,勇敢地向老師和同學求助。同學解決不了找老師,老師不行找校長;或者校園裡都有公用電話,教師辦公室也都有電話,也可以給家長打電話。總之,要有自救意識。

3.最後,再和老師去溝通。

孩子哭了一下午,老師都不知道,可見你對老師是有怨氣的。下午上課的老師也是夠粗心的;但也可能是老師忙孩子多忽略了,或者孩子害怕不敢說。您找老師溝通也是必要的,請老師以後多關注孩子們。

但是,這些突發的事情,將獲救的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不如先學會自救;自救不如防範在前。

所以,我們的思維方式,不應該是先去找老師興師問罪,而是先教導孩子,教給他正確的認知方式。這才是長久有效能使他終生受益的思維方式。

我是“初中語文戚老師”,感謝關注、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