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生则天地为父母 形生则父母为天地

化生则天地为父母  形生则父母为天地

《周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孔子给这句话的解释是:天地最大的美德,就是孕育生化万物,并且承载、维持着万物生命的延续。这是中国古代哲学对生命的礼赞。《周易》上还说:“生生之谓易”,就是说,永恒不断地制造、诞生出新的事物,生命之水长流不涸,这就是变易的功劳 。 说到上天,说到自然万有,孔子曾经这样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意思是说,茫茫苍天无声无息,却让一年四季一直运行,让万事万物生长发育,这是多么大的功德啊!

《诗经•小雅.信南山》有云: 上天同云,

雨雪雰雰。

益之以霡霂,

既优既渥,

既沾既足,

生我百谷。

这其中的道理与孔老夫子的话如出一辙。

化生则天地为父母  形生则父母为天地


中国传统文化中之所以很早就形成了对天的崇拜,其中很重要的一条理由就是天给了我们生命,让人类繁衍生息,生生长流。

大自然瓦石、草木、鸟兽、生民和鬼神这一序列的存有型态的关系如何,这是哲学中本体论上的重大课题。中国哲学的基调之一,是把无生物、植物、人类和灵魂统统视为在宇宙巨流中息息相关乃至相互交融的实体。 生态学中有四大原则:物物相连;物质不灭:自然趋向;取此失彼。明朝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所谓“化生则天地为父母,形生则父母为天地”两句话,不是主观迷信,我们应当作是对“有机整体”这个哲学课题有所了悟的证道语:归根究底,我们都是化生而来,宇宙万物都是赐予我们生命的父母,我们应当以敬畏的心情对待大自然;同时,正因为我们也都是形生而来,赐予我们生命的父母就像大自然一般对我们有天长地久的恩泽。

化生则天地为父母  形生则父母为天地

杜维明先生告诉我们,大自然就是一个有机整体”,她构建在多层次和多元素的相互作用上。这些作用必须在交互影响的关系中才能发挥特定的功效;任何应有的功效如果失灵或减退,终必损害整体的健康。其次,有机系统之间大小、上下、左右、本末、先后、内外和精粗的连接,皆属互为因果关系。再次,“有机整体”含有生动活泼的意思,因为其组成条件多少皆属变数。许多时候,万事万物层层被限定又层层突破限定的发展方式,那么至今,“有机整体”中各大系统之间相互依存的微妙关系我们人类仍是无法了解的。杜先生还说:只有深刻地理解了生命与孕育了生命的天地是何种关系,我们才有可能真正地善待万物、善待自然。信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