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壤之別 有人宅在家賺翻了 而有人卻坐吃山空


天壤之別 有人宅在家賺翻了 而有人卻坐吃山空

有三個疫情期間真實小故事:


故事一,他大叔今年60歲,本命年,懂一些中醫知識,更重要的是他思想新潮,善於接受新科技新知識,對互聯網等IT技術情有獨鍾,線上各種工具平臺都運用自如,也是一個直播網紅。互聯網思維,加上中醫知識底子,在這次居家隔離中派上了用場,有了用武之地。居家兩個多月,一直直播中醫防疫小竅門,比如利用茱萸、大黃等幾味藥製做香包戴在身上,可以防止病毒入侵等;家裡進行藏香香薰等可以消毒祛毒等,都是這些中醫藥小竅門,很受歡迎。打賞人非常多。也可為宅在家竟然賺翻了。


故事二,他小叔今年45歲,年紀不大,卻對新東西新科技竟然天然拒絕。自己開個小門店百貨,常常大罵電商,拒絕移動支付,甚至拒絕移動互聯網。一場疫情宅在家裡幾個月,門店不能開門,家裡囤積的東西吃完後,每天上午可出去一個小時買菜,結果不會使用支付寶微信支付,給現金沒人敢接收。眼看著坐吃山空,卻不能買東西,無奈通過電話聯繫物業給其送一點點,先保住命。


故事三,日前看到記者採訪一個畫面。記者問一家很有名氣的涼皮店復工後生意怎麼樣?店主回答說最少下降了三分之一。什麼原因?女店主說,由於兩個月宅在家裡,她一直在網上視頻教居家女性做涼皮,大家都學會了,就不來店裡吃了。


其實道出的是宅經濟因為疫情或得以蓬勃發展。


通過這場疫情,僅從飲食業看未來走上線上將會是個趨勢,宅經濟發展將會是風口。我一個設想是,未來通過網絡銷售、自媒體銷售等多層次線上銷售渠道後,各種美食都可以居家做,每一個家庭都可以拿出最拿手的美食共享出來,共享美食就出現了,背後帶動的是宅經濟發展。那麼,什麼是宅經濟呢?


宅經濟是隨著網絡興起而出現的一個新詞,主要的意思是在家中上班,在家中兼職,在家中辦公或者在家中從事商務工作,同時在家中利用消費也是宅經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眾多市民吃飯叫外賣、購物叫快遞,催熱了“宅經濟”,只要能夠送貨上門,很多甘願“宅”在家中,享受空調帶來的涼爽而遠離室外高溫。


宅經濟最早可以追溯到2009年的金融危機。這次金融危機雖然給全球經濟造成重創,卻也催生了網購市場的火爆,而“宅經濟”也成為了2010年最時髦的網絡詞彙之一。宅經濟本質上是網絡發展的結果,無論是在家經商,還是在家兼職,或是在家辦公,其基礎都是網絡。雖然宅經濟的興起和這次金融危機在時間上重合,但是這只是偶然的巧合,即使是沒有金融危機,宅經濟也會興起,在家辦公、在家上班、在家兼職,在家商務,都將是今後的發展方向。


這次罕見大疫情更加凸顯居家在線辦公等宅經濟的重要,並且把宅經濟推向了一個新高潮!宅經濟就是居家在線辦公賺錢的另一種表述。


天壤之別 有人宅在家賺翻了 而有人卻坐吃山空

近期,在線遠程辦公軟件火了,本質是服務於宅經濟的。眾所周知的原因。但這僅僅是突發冠狀病毒疫情的極為特殊時期。特殊特定個體個別時期和事件的情況,並不能代表整體和日常,否則就容易以偏概全,出現片面性的誤判。那麼,回到在線遠程辦公宅經濟上,是應對疫情臨時性的,還是風口和趨勢呢?


我的回答是後者。疫情突發事件僅僅是促進了遠程在線辦公宅經濟的進程而已,僅僅是提醒大家遠程辦公的重要性,在線遠程辦公應急的有用性,僅僅是把在線遠程辦公宅經濟趨勢提前一點,最重要是讓大家提前認識其重要作用而已。在線遠程辦公等宅經濟絕對是下一個風口。


這個趨勢的根本性決定因素是全球經濟文化社會包括政治業態的大轉移給在線遠程辦公宅經濟提出了內在要求和條件。這個轉移就是由線下向線上轉移,由PC端向移動端轉移。商業服務業自不必說,製造業同樣如此。製造業目前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已經很高了,很多車間都是機器人自動化操作的。比如,這幾年我考察了很多全國各地的鋼鐵企業,其車間都是無人自動化的。高臺上一兩個操控電腦的員工,大多數時間是在發愣,沒有什麼事情。除了安全檢修,實行遠程在線辦公都沒有問題。所有業態都在往線上轉移,不僅僅留下了數據金礦,使得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有了用武之地,而且給在線遠程分散而不是集中辦公提供了眼前就可以實現的條件。


在線遠程辦公宅經濟中移動在線辦公前景廣闊。這與自動駕駛汽車發展相輔相成。移動駕駛汽車實現後,人們的主要活動或者大部分時間將會在車上度過。移動辦公就顯得非常重要了。一部手機可以完成所有文件處理,所有工作部署執行,所有會議談話交流,所有工作安排等等。相關的遠程在線辦公包括仿真會議談話交流等場景都應該儘快開發出來。


居家辦公宅經濟是在線遠程辦公的另一種形式。目前,一部分公司正在體驗。一個公司的員工抱怨居家辦公比在單位集中辦公忙多了。居家辦公的仿真技術應該更高一些。這種在線居家辦公仿真效果應該基本達到在單位集中辦公的場景效果。現在的技術水平應該可以做到。


再一種是拼Office 的共享辦公模式。美國的WeWork共享辦公模式,孫正義投資控股。中國潘石屹搞共享辦公模式弄個半吊子沒有動靜了。雖然WeWork目前遭遇了一點困難,但發展前景廣闊,我持續看好。當然,包括一些休閒咖啡飲茶門店等都可以開發成遠程在線辦公模式,這個轉型很有前景。這些雖是相對線下集中辦公模式,但仿真在線辦公設備一點都不能少。這其實是宅經濟的另一種表現而已。


其實,不僅僅是在線遠程辦公宅經濟是趨勢,在線遠程教育、文化活動交流等都有無限前景。


只要仔細觀察和思考,幾乎所有行業都可以在線遠程移動居家共享辦公。這個需求已經非常大。經歷這次疫情後,相信國家、企業、公司、員工等對在線遠程辦公都有了切身體會、實踐和認識。

在線遠程移動辦公絕不是權宜臨時性而是長久需求非常旺盛。首先,現在看影響人類健康的傳染性疾病無法治癒和應對的疫情不會消失,今後或會出現頻次越來越高。這次我們已經領教了新型肺炎的厲害和人類束手無策的尷尬應對能力。居家和隔離在線辦公不會是一錘子買賣。


從環保交通看,居家在線遠程辦公宅經濟對空氣汙染和擁堵難題的解決是根本性的。這幾天已經親眼目睹了。再也沒有這段時間有說服力了。


對於企業公司來說,居家在線遠程辦公最少可以節約70%的集中辦公成本。只要能夠在線居家辦公的公司特別是科技公司應該提高在線居家辦公模式的主動性。其實,在華許多公司包括IBM都早就實行靈活辦公模式了。


對於個人來說,在線居家辦公宅經濟節約了汽油費用、交通費用等,最主要是節約了大量時間,這個節約的成本是巨大的。在線居家辦公宅經濟節約下來的時間可以幹家務、學習以及照顧家人孩子等,機會成本下降了很多,碎片化時間都利用上了。


實際上,從現在開始,藉助這次疫情隔離所需要的居家辦公宅經濟機會,政府、企業、公司、投資資本等都應該系統思考和推進在線辦公宅經濟模式了。眼前,鼓勵規劃開發投資在線居家辦公宅經濟場景模式;長遠,著手自動駕駛汽車來臨的在線移動辦公場景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