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时候有什么“美味”,现在再也吃不到了?

古道西风野马


小时候的美食全部在农村屈指可数的小卖部,和带有泥土气息农田里

酸梅粉吸管,第一次发现这个东西真的是吸上了瘾,酸酸的甜甜的,没有见过世面一样,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这个吸管。


龙葵,我们这边叫野茄子,酸酸的,家门口野地里到处都是,吃的嘴巴上都是紫色,现在新农村建设,农村周边的环境也好了许多,不知道还能不能看到。

甜杆,小时候玉米地的畦头会给小孩子种一些,去地里大人忙着剥玉米,孩子们再地头剥甜杆,现在可能再也吃不到了。


果丹皮,很久很有见过这种果丹皮了,全脂原味,我也不知道我吃过多少,只记得太奶奶的厨子里经常会有这个,每次去太奶奶的房间都会拿给我吃。

灯笼果现在只能在水果市场买到。大概20年没有吃过了吧

爆米花,同样的原汁原味,不一定喜欢爆米花,喜欢的是去看老爷爷放炮崩玉米。搞不好满天飞,捡起来就吃。

童年不再,美食不再,即使再买到也不是以前的味道。珍惜当下,30年后现在吃的东西可能也会成为永远的记忆。


农村好好说


记得小时候最怕生病打屁股针,每次感冒发烧都是先吃药,忍着坚持三四天,实在挺不过去了,才会去卫生所里让医生打一针屁股针。每次打针,我都会哭嚎的和杀猪的似的,然后屁股疼的大半天不敢下地走路。这个时候,医生便会从他那个破旧的药箱里翻出一个小盒子,从里面取出一颗白色的糖丸塞到我嘴里,糖丸一入嘴,那丝丝的甜意便充斥着我整个身体,我便在这甘甜的滋润下,边抽泣着,边朦朦胧胧的进入了梦乡。那个时候农村里很穷,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粒糖,所以这针后的糖丸便算是对生病的最大奖赏了。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打针的次数也越来越少,吃过的糖也越来越多,医生的糖丸缺很少吃到了。

不知道大家小时候吃过这样的糖丸吗?






小树影视厅


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从小家里条件一般,所以感觉只要是花钱买的零食,都是特别的美味。什么麻辣片,辣条,喔喔奶糖之类的,都是那时候奢侈品。

慢慢的长大了,小时候的那些美味都成了美好的回忆,有时候想想觉得可能还是很好吃,就会在超市买辣条,结果再也没有小时候的那种味道。

说起来却有一样东西,再也没有吃到过,那就是小时候的"甘蔗"——甜杆,也就是高粱秸秆。每到9.10月份,高粱成熟的时候,也就是我们最高兴的时候,感觉有吃不完的甜杆,还不用花一分钱。记得那时候一群孩子,在高粱地里,等着大人们收高粱,然后跟在屁股后面等着给自己剥甜杆吃。有时候不小心还能把嘴割破,但是仍然不能阻止那份热情。甜杆虽然比不上甘蔗那么甜,但是它独有的那份香甜,也足以让每个小伙伴都垂涎三尺。

现在社会飞速的发展,耕地也越来越少。老家仅有的几亩地已经全部种上了果树,想再吃一口那淡淡香甜的甜杆已经成为一种奢求了。(原创文字)






LAKERS26


本人80后,坐标山西忻州市。小学时候有很多喜欢吃的零食,不过现在基本已经见不着了,下面回忆一下吧。

1、金果丝。

小塑料袋包装,里面是很细的萝卜丝,酸甜酸甜的,一毛钱一袋子。学校门口的小卖部有售。

拿着老爸每天给的一块钱,买上几袋子,回家路上吃的美滋滋。不过后来就见不到了。

2、239

239,袋装饮料,5毛一袋。现在想起来其实喝起来和糖水差不多,但那时候就是挺喜欢喝的。

冷冻以后和吃冰块差不多。类似的还有聪明泉。

3、酸梅粉。

好像叫这个名字。小塑料袋包装,里面配着一个塑料勺子,用勺子挖着吃。酸甜酸甜,味道不错。

4、无花果

小袋子,白底棕字,酸甜酸甜,没记错的话是5毛一袋子。

5、唐僧肉

一毛一袋,一种果脯,好像是杏肉。

6、鸡头

这算是辣条的鼻祖吧,一毛一个,味道巨棒,完爆现在的辣条。小卖部打开一大袋子挑着卖,每次吃完还要把手指舔干净。





石头说历史


夏季的来临让我想起了小学的“美味”,现在吃不到了,。小时候最美味的就是夏天吃的冰袋了,还记得小学一二年级时候,炎热的大中午去上学,给老爸要了两毛钱,来到学校旁,一毛钱买一个冰袋,留一毛钱放学在买,夏天的中午真的很热,拿上一个冰袋去教室,那么你就是“大爷”啊,几个小伙伴一起,你吸一口,我吸一口,或者把冰袋摔碎,一个嘴里吃一块冰。想到现在的冰淇淋,雪糕,都很好吃,但是吃不到以前的味道了,以前的那个冰袋应该就是糖精水弄的,没有什么营养,但是现在想吃,也不会再有了,这些美好回忆,真的回不去了,现在也吃不到那个味道了,还记得这个冰袋很甜,真的很甜。





小聪来了


小时候最好吃的是猪油伴白米饭,现在想起仍然齿颊留香。

小时候家里很穷,能吃饱饭都很不错了,猪肉更是很难吃上,平时吃饭经常是白米饭拌酱油。

有一天吃饭,桌上又只有一碗没有油水的青菜,这种青菜几乎天天吃,吃的人想吐。

我闷着头扒拉着碗里的饭,一点菜都不夹,我妈看了,把我的碗拿到灶上,不知道她从哪里弄了点猪油拌在我的饭里,我吃了一口猪油拌饭,简直太香了,感觉全天下的美味不过如此,然后狼吞虎咽地瞬间就吃完了一大碗饭。

后来长大了,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好吃的太多了,也吃了很多好吃的,有一段时间,胃口不好,什么都不想吃,绞尽脑汁想什么东西好吃,自己能有兴趣吃点,突然就想到小时候香喷喷的猪油拌饭,马上用电饭煲,煮了饭,盛了一碗,加了猪油拌好,迫不及待地吃了一口,还没等饭全部咽下去,就被猪油的油荤腻住了,再也不想吃第二口。

可能是现在好吃的太多了,猪肉羊肉牛肉鸡肉随时都能吃到,也可能是小时候一头猪要养一年,现在的猪养三个月就可以了,那时的猪肉猪油比现在的香,总之,再也吃不到那样香的米饭了。

从此,再也没有吃过猪油拌饭,也不再去尝试,让那种香味永远留在记忆中。


追逐梦想的瓶子


8090年代小时候的小吃,现在是吃不到了,这些美味你都吃过吗?在8090后的这一代,从小的时候在吃这一件事上,应该说是试吃各种小零食的先行者。很多小零食都是从这两个年代开始兴起的,下面小编就说说我小时候印象中哪些美味的小零食,是现在无法比拟的,那时候吃的是好吃,现在吃得是情怀。

排名第一的非冰棍莫属。八零年代,冰箱在农村还不是很普及,可以说是几乎没有,那个时候的夏天只能靠去小河里游泳来解暑。那个时候要是在炎热的夏天能吃上一根冰棒,那是非常非常高兴的事情。那个年代吃冰棒不一定非得需要用钱买,可以用啤酒瓶来换。

我记得当时我们大队部有招待喝完的酒瓶子,堆放在伙房的门口,被我们几个小孩发现以后,没用几天就把酒瓶子给拿完了。从而导致我吃冰棍吃的肚子疼,这件事让我记忆深刻。我们那个时候的吃的冰棒现在没有了额,有一毛钱一块的、有两毛钱一块的、还有3毛钱一块的,5毛钱的雪糕太奢侈了,一般就吃1毛钱一块的。是用清水和白糖做的,里面可能加点使用颜色,再加点别的味道,甜味吸完了,最后还剩有半块冰块。哈哈哈,想想就想笑!

后来又出现了一种,冰棒的顶部带有红豆沙,那个红豆沙咬上一口,特别特别好吃,那个味道要比现在几十块钱一盒的雪糕好吃。即便现在市面上有老冰棍,也不是那个味道了。等到后来又出了一种叫冰水的解暑神器,它是用袋装的。可以直接喝,也可以冻成冰块以后再吃,那要是买上一小包,用嘴巴咬开一小口,时不时的嘬上一小口,就那一塑料袋冰块,我能吃一下午。

在我的印象当中还有一些小零食,我们也一起分享一下,让小编带你们回到那个年代。看看大姐有没有吃过 ,有没有勾起你们的回忆,是不是我喜欢吃的与你喜欢吃的一样,是不是现在的我们经常会回忆到的美好。我最喜欢吃的一种小零食,就是用勺子挖着吃到嘴里,当时应该叫做酸梅粉,吃到嘴里是酸酸甜甜的。

当时我上小学,假如学习好成绩考的不错的话,我父亲就会领着我拿着书包去小卖铺买上几包,作为我好号学习的奖励,虽然这个奖励是我自己提出来的。买完以后我不舍得吃,每一次用小勺子只挖一点点放到嘴里,就那一小包我能吃一星期,这种小零食从我上高中以后就再也没有见到过。以上几种是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小时候的美味,现在也找不到了。

说实话,我们8090后这一带有太多太多的回忆。现在没有事的时候,我经常听一首叫《机器灵砍菜刀》的歌,里面唱的歌词内容,让我有太多小时候的回忆,只是我们小时候的一种游戏,量队人马并排成队,面对面站着,中间隔个3米远,隔空喊着歌里的词,最后谁撞开的,就可以带走一个人,这样能玩一整天。

回忆只是过去式,一切还得向前看,我们8090后肩负重任。无论是家庭、工作还是事业,都需要我们负重前行,啥也别说了,撸起袖子,加油干吧。







达州蓉儿


你好,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

说到小时候就是满满的回忆,那时候穷一分钱会掰开两分花。 不过那时候的东西也便宜。一块钱都能买好多东西。

好了,废话不多说。直接来干货!

1: 豆皮辣条 1998年版本

小时候是一大包,1毛一根,是真的豆皮卷起来的。味道超级好,现在变成面粉做的了,味道难吃,那时候的味道,比什么牛板筋,臭干子强太多。

2: 臭干子 2003年版本

臭干子第一代出来的时候,味道很好,甩牛板筋几条街,厚度比牛板筋还要薄一点。那时候5毛钱一袋,只有4小块。后来,第二代变厚了,味道也差了,但是还是比牛板筋好。现在3.5元一袋,数量是9大块,已经和牛板筋味道差不多了,只有咸味辣味,没有臭干子独特的香味。 牛板筋就不列了,毕竟始终比不过臭干子。

3: 老鼠屎 (大概七八十年代人的回忆)

又名“华华丹”“济公丹”“陈皮丹”“话梅丹”存在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孩子们记忆中,味道是甘草和陈皮的混合体,口感酸甜清凉,其中还略带一些中草药味。

4: 跳跳糖(90年代初到05年之间)

记忆中的跳跳糖,从开始简单的一包碎糖进化到一根棒棒糖沾着跳跳糖吃,打开包装把糖倒进嘴里然后张大嘴巴享受糖在舌尖跳跃的口感。美妙不可言喻,至今还是不知道跳跳糖为什么会在倒进嘴巴后跳起来。

5: 大白兔奶糖 (1915-2005)

记得小时候,村里人结婚,用的就是这个大白兔奶糖。而且不管男女老少都爱吃的糖果,大白兔陪伴了无数的人度过了他们的同年。

6: 思思香辣条 (2007年版本)

那时候的臭干子和牛板筋被庞大的同学们吃了很久后,急需一种焕然一新的辣条来解放被牛板筋刺激很久的味觉。 于是,这种带有强烈孜然味的辣条应运而生。从此让孜然+麻辣取代单纯麻辣,登上辣条的时代舞台。

总结: 小时候穷,吃什么东西都香。爸妈买一根冰棍吃都会高兴半天。现在,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却再也找不回小时候的味道。





用户2220660683455859


小时候爱爬树,也不怕虫子。我外公房后面的院子里种了一棵“沙果”数可能因为这棵树距离厕所很近……所以长得特别粗壮,且高。

我小时候经常爬上去摘沙果,揣的裤子兜都要爆炸了才肯下来。然后就去找我外公,拿出盘子把沙果洗干净,再放锅里蒸。热气腾腾的出锅以后再撒上一层绵绵的白糖。那时候我童年时光里最美妙的零食,现在回想起来那果子其实本身酸涩到难以下口,放糖的原因就是为了中和它的酸味。里面的籽也很大果肉仅有一点点。

但是这棵树却可以结很多很多的果子。我的小伙伴们也会来摘,然后端正各种容器大家一起凑过来吃。夏天的傍晚,一群孩子们有说有笑,一个戴眼镜的老头在昏暗的灯光下读书看报。我偶尔会去给他嘴里塞一棵“沙果”他会皱眉嫌弃我脏兮兮的沾满污垢的手,但是他还会吃下去,然后我也哈哈大笑的把手里的吃完。这样的时光,我怕是一辈子也回不去了。

那棵树后来因为闹虫灾被舅舅砍了。我再回乡也只有冬天的时候,这种树在我家乡其实并不难找,但是多年以后,我再也没有吃过........


SCT实验室


那种家里煮的鸡蛋面 ,出来工作以后就没再经常吃过 ,记得小时候每次生病的时候一脸要生要死的时候 ,妈妈总会煮一碗鸡蛋面。

反正图片跟这种差不多 吧!不过就是多了点青菜 叶子,那个时候觉得吃到面条是种很幸福很高兴的事了 ,可能因为小时候经常吃面条,所以导致我现在不怎么喜欢吃饭了,喜欢吃面食比较多一点点,每次生病的时候吃到这个面马上就很精神了 ,可想而知,我对吃面是多么的激动!

前段时间在朋友家玩着玩着 ,突然间很想吃这个鸡蛋面 ,然后我朋友就给我下了面条 ,吃着吃着眼泪就出来了 ,想想也那么久没回过家了 ,突然的心酸 ,不知道下次什么时候才能吃到妈妈煮的鸡蛋面,

其实这个鸡蛋面,也好吃不到哪里去 ,后来的我煮过很多次都煮不出妈妈的这个味道 ,可能因为这是来自于爱吧!

特别喜欢每次坐车回家妈妈不管我吃没吃饭都下一大碗鸡蛋面,我特别喜欢特别爱吃!想想都留口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