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陈韵如们永远无法被爱?

“所以暂时将你眼睛闭了起来,黑暗之中漂浮我的期待……”


如果你最近经常听到或不自觉跟唱这首《Last Dance》,那么欢迎你入了这个春季最值得入的坑《想见你》。豆瓣开分8.2,一路飙升到9.2,40多万人评价,许多直男都在全网安利下“真香”。


是什么让陈韵如们永远无法被爱?

▲一个男影评人柔情评价:这套剧告诉我们爱一个人真的就是爱TA的灵魂。


照顾一下没有看剧的盆友们,说下剧情提要。


简单来说就是两个时代的女孩,一个是生活在1998年性格内向孤僻阴郁、存在感为零的高中女生陈韵如,暗恋阳光帅气的同学李子维,当然,她也有一位暗恋者叫莫俊杰。


另一个生活在2019年大都市的女强人黄雨萱,因意外过世的男友沉浸在伤痛中不可自拔,然后有一天她听着听着一盘磁带,嘭一下,她竟然就魂穿到1998年陈韵如身上,发现李子维和去世的男友一模一样,从此每个人的命运都开始改变了......


是什么让陈韵如们永远无法被爱?

▲这不是一个烂俗的三角恋,是一部探讨青少年自我身份认同的深度偶像剧。


今天并不是想来安利这部剧,而是想说说是什么样让陈韵如永远也无法被爱,结局之前,陈韵如能硬生生被骂上了热搜。讨厌她的人骂她“心机、自私、个性阴郁不讨喜”、另一头为她辩护的人“她那么可怜,被占用身体明明是受害者”。


是什么让陈韵如们永远无法被爱?

▲网友被气到的点是恢复自己身体的陈韵如假装还是黄雨萱与李子维谈恋爱。


但是我想说我理解陈韵如的做法。


我想, 能真正看到陈韵如的人,或许是在童年、青春期里没有被善待过的一群人,他们也经历过被排挤、讨厌自己、感觉自己与世界格格不入,羡慕“啦啦队长”式的女生,甚至想要变成另一个人。


她们也或许到现在还没有走出原生家庭的痛和童年青少年留下的阴影,有社交恐惧症、不知道如何与人如何建立亲密关系、对外界没有兴趣,生活得暮气沉沉。


而令人艳羡的黄雨萱,这位外向型女生,却从没有人说她抢走了陈韵如的人生不妥,为何同样的善良的女生,人人讨厌陈韵如,但人人却都喜爱黄雨萱?像陈韵如这样的女生就不配得到爱么?只有外向的女孩才能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么?


是什么让陈韵如们永远无法被爱?


陈韵如之殇,原生家庭与错误认知


我们先来比较一下长得一模一样,但化身为陈韵如和黄雨萱时有什么不一样。


首先是神情,下面两张都是面目没有大表情的一个人,左边的黄雨萱即使是沉浸在思念中,也还是很有力量,让人不敢小瞧的;而右边的陈韵如眼睛无神、双唇紧闭、面露苦涩、整个人就是低气压。


是什么让陈韵如们永远无法被爱?

▲在此想多说一句,亲爱的姑娘,无论生活多么不如意,还是记得笑一笑啊,“爱笑的女孩命运不会太差”虽然是玄学但是确实能让人比较容易接近,靠近的人多了假笑也自然变真笑了。


其次,原生家庭成长模式影响与人相处的方式。


小孩在童年的际遇,由于过于弱小而留下的心理阴影可能会伴随她们很长时间,甚至一辈子,在他们长大后遇到困难、不如意,会不由自主回到小孩子时的熟悉的应对方式来保护自己,比如:消极,回避、放弃。


很不幸,陈韵如条条都中,她的原生家庭一团糟:父亲欠一屁股债,长期不在家,还重男轻女。母亲做陪酒工作,朝五晚九,没有时间照顾陈韵如,17岁的她只能自己照顾自己还要照顾弟弟。


缺少原生家庭爱的滋养,习得的自卑、消极、压抑性格在成长过程中又被同学忽视、嘲笑。


是什么让陈韵如们永远无法被爱?

▲每天早上还要扶宿醉的妈妈上床


是什么让陈韵如们永远无法被爱?

▲每天负责叫醒弟弟,买早餐,烫洗衣服


即使陈韵如如此顾家,爸妈还是偏爱废柴弟弟,父母离婚争着要弟弟,陈韵如成了可要可不要,中国社会里最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是女孩自卑的根源,仅仅因为你是女孩你就不值得爱,简直是生而有罪的代名词,这样的女孩自我存在感就会很低。


是什么让陈韵如们永远无法被爱?

▲她把一切藏在心里,不敢质问爸妈,也不轻易向人倾诉。


陈韵如生长的历史其实和孤儿无异,如同海上的一块飘荡的浮木,无人看见,无依无靠。从来没有人告诉她爱是什么,遇到问题时如何解决,可叹的是家庭明明应该是如同避风港的存在,但对于陈韵如这样的女孩而言,最剧烈的风雨都是家庭给带来的。


是什么让陈韵如们永远无法被爱?

▲在家里被忽视,在学校是小透明。


女孩的童年如果有父爱的滋养,能和父亲正常相处,她就会学到如何与男人相处,以及如何吸引男人。反之,就对整个男人世界产生了疏离感和不信任感,也难以表现出她作为女性的真正魅力。


和父亲的关系复制了长大后对异性的关系,陈韵如肢体僵硬,对身体触碰敏感甚至产生拒绝,也不知道要如何和男性聊天。陈韵和在坐上莫俊杰的车上时,紧紧抓住车后尾,哪怕莫俊杰善意提醒可以抓住他衣服,她依然拘谨。


是什么让陈韵如们永远无法被爱?


而黄雨萱一上车就自然搂住李子维的腰,弄得李子维也小诧异一下。


是什么让陈韵如们永远无法被爱?


父母之爱的缺失,导致陈韵如一点也不爱自己,虽然她有很多优点,但这些优点不被自己接纳和喜欢,所以她想变成大众接受的另外一个人,陈韵如打一开始的方式就是希望变成李子维喜欢的女孩,试问做别人的影子,她会长久开心吗?


是什么让陈韵如们永远无法被爱?

▲陈韵如连李子维的爱也不敢直接索取,只想着让自己怎么变成别人喜欢的样子。


当陈韵如恢复自己的身份,终于能和李子维谈场甜甜的恋爱,她也是笨拙的,我要怎么对他说第一句话?我要和他聊什么?我要以什么样的微笑面对他?这些都是恋爱经验比较空白且不习惯异性相处的女生真实独白。


是什么让陈韵如们永远无法被爱?

▲其实,舒服的恋爱不需要刻意做什么,不说话或说废话也很自在,陈韵如的一切根源就是想太多。


最后是因为缺爱而导致她们缺乏稳定的内在世界。


当一个女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感受不到爱,她的内心世界就是一间容易崩漏的木屋子,一遇到风雨,就会垮掉。


比如陈韵如有一天她回到家发现家被翻箱倒柜,妈妈和弟弟都不见了,习惯性的悲观思维让她第一反应就是要离婚的爸妈都不要她了,带着弟弟跑了。


我想她的内心独白是:我哪里不够好?我哪里还做得不够?为什么你们要抛弃我?


是什么让陈韵如们永远无法被爱?


在学校就更悲惨了,遭受到校园冷暴力,女同学当面说她滥交,捕风捉影说她被搞大了肚子。男同学说她是表面清纯实际上却谁都能上的臭婊子,这让内向的她更难开口表达,这只会让她在学校越发走向边缘化。


是什么让陈韵如们永远无法被爱?

▲女同学造谣,是一种典型校园冷暴力。


是什么让陈韵如们永远无法被爱?

▲男同学说得更难听,但讽刺的是陈韵如变成黄雨萱之后,成为了男同学眼中的正妹。


没有稳定内在的人,对自己缺乏客观的认识,对外在也缺乏客观的认识,极度缺乏自信,也极度缺乏安全感,这会导致她们遇事非常胆小,容易崩溃,为了避免伤害,她们极容易走向自闭的道路。


此时就算有对她好的人,她也觉得不是真心。


是什么让陈韵如们永远无法被爱?

▲陈韵如讨厌独自活在这个世界的自己。


然而黄雨萱的到来,轻而易举地扭转了陈韵如的人际关系。一切求之不得的东西:同学、家人、李子维……黄雨萱轻而易举就拿到了手。不同的人生劈开了她小心翼翼捧着的自尊心。


是什么让陈韵如们永远无法被爱?

▲当亲耳听到身边的人都说自己很讨厌那种感觉很难受吧


当黄雨萱鼓励陈韵如“我懂你,再给自己一次机会,只要你再努力一点,事情就会不一样,一切都会变得更好的。”这无异对一个忧郁症的人说“出去走走,喝一杯,就忘记烦恼的事了。”


所有她身边的人都在潜在地刺激她。


最后她也认同了这个事实:“我跟你一样,也不喜欢以前的自己。”


是什么让陈韵如们永远无法被爱?

是什么让陈韵如们永远无法被爱?

▲真实的自己不被喜欢,扮演别人扮不像,进退维谷,没有人告诉她怎么活下来。


那种被全世界抛弃的绝望感重新吞噬了她。以前的不快乐是“不被爱”,现在的绝望是“不被接受”,她的自我感被摧毁了。这时候谈爱与拯救,对她来说已经太晚了。


最后她在天台欲自尽的话,道出了一个弱势边缘人的挣扎跟绝望。


这时,作为观众的我,好想冲进荧幕抱抱她:你很努力了,你不必成为黄雨萱,你成为最好的自己就好了。


是什么让陈韵如们永远无法被爱?

▲船在大海中一旦失去了方向,只能漫无目的地漂流。


除了原生家庭的问题,陈韵如,还有一个核心问题——她不敢进入这个世界


很多人都有原生家庭的问题,但很多人在与原生家庭的斗争里活出了一个新的自我,可见,人是可以改变自我的。


《被讨厌的勇气》作者阿德勒说:曾经发生的一切都对你今后没有影响,决定人生的是当下的自己。


因为我们要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认清这个因果关系对我们很重要,它决定你怎么对世界,世界就怎么对你。你是把“人际关系之卡”交到别人手里,还是自己把握。


是什么让陈韵如们永远无法被爱?

▲陈韵如其实比任何人都需要朋友、理解、关注,但她止于“羡慕”而已。


如果你抱有“原因论”,那么你不被喜欢不被重视,人生的种种不如意都是因为“别人不喜欢我”、“家人都不想要我才有了失败的人生”,那这样只能对生活束手无措,因为过去无法改变。


但如果抱有“目的论”,你就会觉得要把“人际关系之卡”和命运牢牢攥在自己手上,决定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怎么看待这些经历及怎么赋予它的意义。当下我们的想法和行动会对未来形成“蝴蝶效应”。


是什么让陈韵如们永远无法被爱?

▲过于关注自己内在而忽略客观世界是把双刃剑,可能会屏蔽、不珍惜一些美好的事物。


起码,在剧中,我没有看到陈韵如主动参与这个世界,连想法都没有,她没有朋友,没有朋友你就很难界定自己,只有在集体事务中才找到自己的位置、归属感和肯定。


高中三年,她拒绝每一次班级活动,没有主动释放出“我能为你做什么”的善意,沉溺在自怜自伤中,对他人竖起一道深深的墙——反正你们都不会理解我。


是什么让陈韵如们永远无法被爱?

▲她误会妈妈不喜欢她,也是不够同理心或没有成熟到理解大人之苦。


换成是她同学视角,就如同面对一块铁板,油盐不进,渐渐远离不是很正常吗?


如果陈韵如能完全出世还好,那样她会觉得自己性格很酷很特别,不受欢迎——去他X的世界,反正我也不喜欢你。


但她并非山间的一株空谷幽兰,她也渴望融入集体。这样内心的冲突让她成为一个“别扭人”,别扭人比内向的人更不受欢迎。


是什么让陈韵如们永远无法被爱?

▲英剧《去他X的世界》厌世反叛少女和反社会性冷淡少男用另一种方法对抗世界。


是什么让陈韵如们永远无法被爱?


黄雨萱之痛:练习放下是每个人的功课


黄雨萱就是陈韵如的反面,乐观、积极、开朗,大大咧咧。剧中虽然没有提到她的家庭,但从小就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是什么让陈韵如们永远无法被爱?

▲小小年纪就会撩大哥哥,也是很会了。


她和同事、朋友相处模式,和男友王诠胜恋爱的表现来看,她相信爱,能给予爱也能接受爱。


是什么让陈韵如们永远无法被爱?

▲大学时期的黄雨萱就和同学相处融洽,工作上也能赢得同事的喜爱和上司的肯定。


虽然黄雨萱没有家庭之殇,但她也并不是完全无忧的,剧集前几集都在讲述她思念男友的悲伤,好几年都无法走出来。


人的痛苦当然是不能比较的,我只是想说,人来一世,总有自己的功课要做,陈韵如是克服自己的心理问题,黄雨萱是学会放手。


是什么让陈韵如们永远无法被爱?

▲黄雨萱每天坐的公车不是离公司最近的,而是王诠胜追求她时陪她搭的去上学的车。


是什么让陈韵如们永远无法被爱?

▲每天中午吃饭她都拿着手机的旧视频,仿佛这样王诠胜在陪她吃饭。


“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我本可以忍受黑暗的”,陈韵如和黄雨萱都是。


但因为生活在有爱的父母翼下,正是这份爱,让她撑下来失去男友的痛苦。因为她的父母曾经陪着孩子一道经受痛苦和折磨。孩子会提醒自己:“既然爸爸妈妈愿意陪着我忍受痛苦,痛苦就不见得那么可怕,而且未必是太坏的事。我也应该承担责任,面对属于自己的痛苦。”


是什么让陈韵如们永远无法被爱?

▲陈韵如的痛苦是内敛的,黄雨萱的痛苦是外放的,她也会求助也尝试自救,比如找出王诠胜不那么爱她的证据,这样她才可以move on,陈韵如没办法move on。


开朗、正义、有主见、不在意别人评价是受到别人欢迎的基础分,加分点是黄雨萱从头到尾都不回避眼前的问题,

融入这个陌生的世界,小到修补和弟弟妈妈的关系、为了不破坏陈韵如的人生高龄恶补课业。


是什么让陈韵如们永远无法被爱?

▲假扮大姐头教训欺负弟弟的流氓。


大到保护自己在意的人、困在陈韵如身体里看着她和李子维卿卿我我却不嫉妒,而是一直想办法改变每个人的命运。


当她为了大家,销毁了能魂穿的磁带,同时也意味这一切包括她爱的李子维、王诠胜都会消失,看到这里,忽然也有了安慰:她的大爱让她成长,她最终放下了。


是什么让陈韵如们永远无法被爱?

▲黄雨萱和李子维甜蜜又痛苦的告别之吻。


在心理学上,并不是说内向者就毫无存在价值,而外向者就所向披靡,其实无论是外向者还是内向者都有自己生存之道,最重要的是你需要找准自己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情绪价值”:


第一种,你外向,我内向,但没关系,我可以做个很好的聆听者;


第二种,我不喜欢你,你也不喜欢我,但当我们同做一件事,你搭把手我搬块砖,融入到共同体找到共振的成就感;


黄雨萱有足够的情绪价值给予别人,陈韵如没有,这是她们最大的区别。


是什么让陈韵如们永远无法被爱?


我们都向往黄雨萱,却常常做了陈韵如


看完剧后,我倒吸一口凉气,像陈韵如那样饱受原生家庭之苦习得的不讨喜个性,就永远不配得到爱吗?


我觉得不应该也不一定。


像陈韵如这样的女孩子们最应该做的第一步就是接受真实的自已。


找一张纸,诚实地写下自己的优点,比如陈韵如她本身就长得不错、善良、学习成绩好、没有因为家庭的原因沦落成放弃自我的女孩,这已经比一般人赢在起跑线了(简直就是可以拿到《命中注定我爱你》便利贴女孩的剧本)。


她的文字像诗一样优美、能欣赏灵性之美,内心世界丰富,没有恨过占据她身体的黄雨萱,当她微笑着自我陶醉地哼着歌的女孩,阳光正好铺洒在眼前,这是一幅多动人的画面。她从来没有想过,也没有发现过,她自己或许也是别人羡慕的人。


是什么让陈韵如们永远无法被爱?

▲沉浸在音乐世界中的陈韵如是一种文艺之美。


是什么让陈韵如们永远无法被爱?

▲在球场投三分球的黄雨萱是一种健康之美。


童年缺失的爱,可以有机会在别处获得。这种爱来自朋友、恋人,最大来源于自己——自己对自己的爱,就是全盘接纳自己。


其次,把一切交给时间。


暂时没有男人爱你,就是毫无价值么,这太扯了,你还有朋友爱你,你还有家人爱你,你当然有价值,只不过你需要一点时间给别人,也给自己。


就像陈韵如喜欢的李子维毕竟也只是一个17岁的小屁孩,发现不了陈韵如的闪光点,或许到了27岁,经历了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陈韵如会更明白这点。


是什么让陈韵如们永远无法被爱?

▲莫俊杰明知道陈韵如不喜欢自己但还是默默关心她,只要她转身,他就会在。


第三:不把希望放在别人身上,勇敢与现实世界相撞


黄雨萱有一句劝解很打动人“你会那么想要消失在这个世界上,不是因为你对这个世界太过失望,是因为你对这个世界有太多的期望”,这才是真正照见了陈韵如的内心。


我们对于别人的期望,是因为内心之空缺没有办法缝合满足自己,才会寄希望给别人,而别人做不到,我们就会陷入失望。同样的,社会对你的期望就一定是对的吗?


本剧的编剧说过:“在我们人格养成的过程中,会有一个社会认可的无形样本形象。好像你必须成为大家希望中的自己。”外界总是试图用一个标准告诉你,这样才是最好的。


是什么让陈韵如们永远无法被爱?

▲莫俊杰和李子维都不懂她,最后黄雨萱了解了她,黄雨萱和陈韵如就像我们的AB面。


其实自卑就完全不好吗?


适当的自卑坦然承认自己的缺陷,让自己保持不满足要更好的状态。


不合群不好吗?对于一个天生内向的人来说,小时候孤僻、不合群,其实就一种心理保护,免于因为合群合到自己怎么也不舒服、甚至是走入歧途的群,甚至因为不合群,你有大量的时间做自己的事,实践“一万个小时”论,成为某方面专业的达人,就像亦舒说的,人真的要自己争气,一做出成绩来,全世界和颜悦色。


亦舒本人就是一个绝好的例子,她自恋,她刻薄,她神经质,她不好打交道,但她聪明,勤奋,每天早上四点钟起来写稿,六十岁笔耕不缀,成了谁也不能忽视的华语女作家,虽然她依然自闭,不见人,不好打交道,可是谁也不会不尊敬她。


我不CARE你们这个世界,但是我自己可以创造出一个世界,牛吧!


就像本剧演绎两个不同角色的女主角柯佳嬿,为什么她演得这么好,就是因为现在她虽然看上去是很开朗活泼的女孩,但青少年时她也是属于“陈韵如”一类的人,她在学校遭到了霸凌。


玩个荡秋千,同学都会故意把秋千推很高,不让她下来。还有人故意把别人的蜡笔塞到柯佳嬿抽屉里,诬赖她是小偷。


是什么让陈韵如们永远无法被爱?

是什么让陈韵如们永远无法被爱?

▲柯佳嬿自诉学生时代也是陈韵如,也是在一定年纪后,才慢慢学会拥抱自己的全部


原因非常无解,竟然就因为她漂亮,看起来很难相处、很高傲,还不理人。她也尝试过改变,想要努力变成开朗的样子,但勉强之后还是放弃了,觉得自在最重要:“你原本是向日葵的话,你何必要拼命开成玫瑰的样子?”


是什么让陈韵如们永远无法被爱?


爱自己,别人才会爱你,好似一句陈腔滥调,我知道对一些人也很难,我就是很难爱自己,很难接受自己怎么办?


没问题,但是意识到这个问题,想要去改变就很好。


就像我很欣赏一个心理咨询师说的:“只要心里埋下一颗种子,这个种子就会发芽,然后生根,或早或晚,只要有种子就是好事。


所以,如果你是陈韵如,你就把自己想象成种子吧,想象自己一天天发芽,疲惫了就决定今天不淋水了,高兴了就给这颗种子更多阳光。


看有一天,我将会长出什么花。


PS:这两个多月的疫情,我们都被隔离在家中,看似隔离,但没有人是孤岛,每个人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一个求助微博的转发就能真的救助到挣扎在生死线的人,定的一份外卖就能让疲惫的医护人员感受到我们的尊敬和爱意,甚至老人路边用手风琴演奏的《喀秋莎》也不知让多少人重燃见到明媚春光的希望......


当我们被困在自己世界大声呐喊无人听到的时候,我们要大声呼救,我们也要尽量去关心我们身边的人,我们是共同体,今天的我或许就是明天的你。


丘吉尔有一句名言我最感动:如果你觉得现在是地狱,那么,唯一的办法就走快些。


去做事吧,去改变吧,去战斗吧,只有投入地活,你才能真正地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