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兩月,我看到了我的高光時刻


宅家兩月,我看到了我的高光時刻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這是離家前的倒數第三天,由於疫情的影響,其實我已經在家裡待了68天。這是一段很長的假期,一個父母全程陪伴的假期,也是最幸福的一個假期。


01

記得剛回來的時候,已經臘月二十七,再有幾天就要過年了,我到家的那一刻,年味兒才剛剛開始。我媽提前跟她的同事預定了幾隻雞,說是要好好給我補補。然而當她推開門,還喘著剛爬上樓梯的粗氣時,我還是驚呆了。


對的,她是用背篼揹回來的,一共四隻雞兩隻鴨。按照當時的行情,這些雞鴨得1000塊出頭了,而這幾乎是她半個月的工資。


我說:你買這麼多幹嘛呀?吃不完多浪費。

她說:專門給你補身體的,不嫌多。


我又想起去年12月底,開始準備新一年的香腸臘肉了。

我媽說:想吃臘肉不?豬耳朵,豬舌頭,豬心子……


我對她的這個行為忍俊不禁,又忍不住想要曬曬:這是我親媽,如假包換。

結果評論區都是些大神,讓我媽買頭豬寄給我,吃不完的分給他們…

宅家兩月,我看到了我的高光時刻

大神們的神評論

像這種行為我發現她是控制不住的,看見我愛吃的就想一股腦兒買回家。


比如折耳根。由於其有很大的異味,導致愛的人愛的深刻,恨的人也恨得真切。每年的三月正是折耳根端上餐桌的時候,那誘人的香味簡直讓人垂涎欲滴,我和我媽也就是那愛的深刻之人。


自從工作以後,春天在家的機會屈指可數。好不容易趕上了這樣的時機,她自然是要把錯過的折耳根全部補回來。不管十塊一斤還是五塊一斤,只要市場上有賣的,那就一定會買回來。於是每天的餐桌上至少有一頓是涼拌折耳根,有時還當做素菜下在面裡,聞著那獨有的清香,我也是異常的滿足。


宅家兩月,我看到了我的高光時刻

有著神一般香氣的折耳根


折耳根又名豬皮孔、魚腥草,是川雲貴地區非常常見的一種草本類植物,可以涼拌、炒臘肉,也可以入藥,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通淋、消炎等功效。


對於遠嫁的女兒來說,每年回家可以不吃山珍海味,但心心念唸的那幾樣小吃必須要滿足:鍋盔夾涼粉、南充米粉以及紅糖湯圓。


作為餐飲從業人員,她總是不希望我在外面吃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但是又拗不過我那一副可憐兮兮饞嘴想吃的表情,通常都會一邊嫌棄的看著我又一邊滿足我。


於是龍門車站小攤上的鍋盔夾涼粉,南充小巷裡的米粉,還有親手包的紅糖湯圓,都能夠美美的吃進肚子。

宅家兩月,我看到了我的高光時刻

鍋盔夾涼粉

宅家兩月,我看到了我的高光時刻

南充米粉

宅家兩月,我看到了我的高光時刻

紅糖湯圓


她自己從來不吃,但她就那樣看著我,彷彿在說:不管你長到多大,在我眼裡都是那個需要照顧的孩子。


是的,這麼多年,我們的家裡一直在踐行著這句話。


02

武漢封城以後沒多久,我們也開始了禁足在家的生活。由於校醫院違規收了三個發熱的病人,導致整個校園都被封閉式管理,所有的生活物資都由校園管理人員統一提供。


剛開始的時候,所有的人都極度恐慌,害怕被傳染,又害怕搶不到菜。於是每天天不亮就會有人去排隊買菜,希望儘可能的給家裡多囤一些物資。


我媽性子急,催促著我爸趕緊去買菜。雖然有時候他七點多就出門,還是沒有買到菜,回來的時候就因此爆發了激烈的爭吵。


當然,他們爭吵的原因還有很多。


當我爸想要叫我做什麼的時候,我媽通常會向他投去不滿的目光,彷彿在說:你自己不知道做嗎?!


偏偏我爸又是個不信邪的主,每次吩咐我做事情的時候,就會用眼角的餘光去看我媽的反應,然後天雷對地火,又是一陣爭吵。

宅家兩月,我看到了我的高光時刻

要澄清一下,這是剛開始的狀態。平常他倆在家,一個下班的時候,另一個已經睡覺了;一個上班去了,另一個還在做大夢。


確實溝通交流的機會比較少,而且我深刻的發現,他們不知道怎麼溝通。看著他們爭吵,氣氛迷之尷尬,我覺得很難過。


作為他們唯一的女兒,我自然是不能看到他們這樣下去的。平常沒有機會調解他們的矛盾,就務必要珍惜現在的時光。

宅家兩月,我看到了我的高光時刻

我跟我媽說:你不要再吼我爸了,一個男人就這麼被吼著肯定是幹不出什麼事情的。說話要溫柔一點,我給我爸做什麼事情都是應該的,不要覺得我回來就是來享福的,只要你們好好的,我一天三頓做給你們吃都願意。


我跟我爸說:你不要總說一句話就要去看一下她的表情,這就純屬給自己找不開心。你讓我做的事情,我給你弄好就行了,不會因為她瞪了你兩眼我就不做了。平常你也多關心一下她,說話也要心平氣和的,要真正把家人當做家人,給予所有的信任和託付。


我跟他們說:小學時寫了篇作文叫《勞動使人快樂》,現在才發現還挺有道理的。之前回家天天做飯給你們吃的時候,飯一上桌你們就開始吵。所以現在就換你們來做飯,而且我發現你們做飯的時候,整個家庭氛圍還和諧一點。這可能是源於勞動時會促使人體分泌多巴胺增多,而多巴胺又能使人快樂,所以你們以後要多勞動才行。


李玫瑾說過:夫妻關係一定是高於親子關係的,只有夫妻兩個人的感情穩定,才能給孩子營造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和成長環境。


我對這一點深信不疑。


03

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家庭氛圍真的好轉。為了鞏固這樣的成果,我開始鼓勵我媽豐富自己的生活,我常常跟她說:有精力吵架不如花時間在提升自己的內在涵養上。


我問:唱歌,跳舞,彈琴,畫畫,寫日記…你選哪個?

她說:我其實都想學,我覺得我都可以,小的時候我就喜歡搞這些事情,只是那會兒沒有條件。


好吧,雖然都不懂,但是還是從一個愛好者開始吧。


於是計劃每天跳廣場舞,儘量讓自己不要出關以後太胖;每天寫日記,記錄自己的所感所想;每天畫一張畫,調節自己焦躁的內心;唱歌這事兒,想唱就唱,不做要求;其他時間彈彈琴,雖然這電子琴已經買回來多年,也沒有學會怎麼彈。


堅持了一段時間後,效果還是不錯的,家庭氛圍明顯好轉,樂趣明顯增多。雖然廣場舞也有幾天沒跳了,日記也變成了幾日記,但是畫畫這件事卻是一天沒落下。


從她的眼睛裡,我看到了她對畫畫的熱愛以及對鼓勵和肯定的迫切需求,就像在說:我喜歡畫畫,我可以做到,我以後可以更好!


看看她最近的作品


宅家兩月,我看到了我的高光時刻

萌萌的小和尚1號

宅家兩月,我看到了我的高光時刻

萌萌的小和尚2號

猶記得我在上小學時,每次期末考試,她都會給我削滿10支鉛筆,整整齊齊的擺在文具盒裡,告訴我不要緊張,從簡單的題目開始做,難的放在後面,一支筆斷了拿另一支筆,不要因小失大。


現在長大的我也學著她的樣子,給她買了蠟筆套裝、水彩筆套裝、彩鉛套裝、畫紙及畫本夾,橡皮、鉛筆還有轉筆刀。就像她對待小時候的我一樣,鼓勵她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你養我小,我養你老。

你養我長大,我圓你遺憾。

這是一種傳承,更是一種延續。


04


因為疫情的影響,中央公園的房子又要延遲交房了,確實屬於不可抗力。而當終於疫情接近尾聲,原開發商和現開發商又開始打官司了,導致工地現在還沒開工。這對於已經經過六年等待的我們,並不是一個好消息。


不過值得說道的是,老家的房子正在如火如荼的修建,這給了盼房多年的我們,特別是我媽新的看得見的希望。


看到地基已經打好的房子,她興奮琢磨起來哪裡是廚房、客廳、衛生間、臥室,每層樓怎麼裝,小花園裡種什麼樹什麼花…


“我們把小桌子拿到鄉下吧,我們把罈子拿到鄉下吧,我們把水壺拿到鄉下吧…”


現在聽到“鄉下”這個詞,不再是覺得破舊和衰敗,取而代之的是終於有屬於自己的家的幸福,是新農村在自己的家鄉建設起來的自豪。


那一幕幕就好像躍然於紙上,結束多年的租房生涯,這是我們在今年就能盼到的希望,是觸手可及的滿足和幸福。


我看到了她的眼睛裡,流露出來的希望的光芒,就好像在說:等了好久終於等到今天…

宅家兩月,我看到了我的高光時刻

終於看到希望了


End

疫情期間,我們仨從不斷摩擦到其樂融融,收穫了相互溝通和交流的方式,學會了互相關心和鼓勵,學會了尊重與理解,這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可喜的改變,更是一個家庭最最重要的財富,更是屬於我這個遠嫁女兒的高光時刻。


而媽媽的眼睛在這麼多年,從未熄滅過燃燒的火焰。

一雙會說話的眼睛,在每個需要的時候都能點亮我心中的光芒,不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能堅持走向心中的目的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