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华妃至死不知,皇后为何每次卸妆亲手摘了耳环?

松金洋子


这个细节,想必细心的朋友也注意到过吧,皇后娘娘的首饰丫鬟们都可以碰,唯独耳环不可以,皇后娘娘每次摘耳环都必须要亲手摘掉。这让我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为什么单单耳环不可以被别人碰呢?对此,我曾经查阅过大量资料,但是很遗憾,我并没有发现耳环与其他首饰相比所特有的独特之处。倒是发簪,项链之类的更具有象征意义。

后来,我开始往皇后娘娘自身想,这耳环是不是之在娘娘心中有很高的地位呢,于是我又仔仔细细的回看了前几集的剧情,终于发现了一些可疑之处。自从甄嬛出现以后,华妃处境越来越艰难,某天,华妃为了讨好皇后娘娘,说要送皇后娘娘一副耳环,而皇后娘娘并不吃这一套,她是这样拒绝的。

看来是为诠释自己的地位的啊,又想起那句霸气的话:“本宫不死,尔等终究是妃。”果然,地位在吃人的深宫中是非常重要的。后来,经过收集资料,我又得知了另外两个说法,我觉得也是有一定道理的。第一种是大概是后宫危险,耳环应该是一种自卫武器,不过,具体用法,恐怕也只皇后娘娘自己知道了。而第二种,应该是皇后虽然后期不得宠,但依旧故念皇上早年与自己的感情,所以,皇上赐予的东西自然要加倍珍惜,舍不得别人碰。唉,深宫女子一生的念想都挂在皇上身上,可悲又无奈。


隔壁西瓜君


华妃至死不知的事情还真是不少!

不过,其实华妃临死前才知道自己不孕的真正原因以及当年流产的真相,虽然心痛,但至少死得明白。

那么,我们又来说说华妃至死不知的事儿!皇后每次卸妆的时候,都亲自摘下耳环,这是为什么?



耳环这个东西,自己摘方便

耳环,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装饰,可以增添女性的魅力和气质。

或者可以作为服装的点缀,吸引人关注的点。

所以,其实带过耳环的女性朋友应该都知道,这个东西,自己戴自己摘是最方便的。

别人戴的话,耳洞很小,不是那么顺手。同样的,对于剧中的皇后娘娘来说,亦是如此。

皇后不让其他人帮她戴耳环,也是为了自己取更方便。

当然,也是避免宫女们万一下手没个轻重,伤了凤体如何是好?



皇后的耳环是东珠,尊贵的象征

皇后的耳环是有讲究的,与其他不同。皇后佩戴的耳环是东珠,这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无上尊贵。

既然是如此珍贵的东西,其他人肯定不能随便摸,随意触碰。

不过,皇后娘娘对于权力的渴望也是十分大的。

没有皇上的关怀和爱以后,与其说皇后娘娘一片痴心对皇上,不如说她对权力也是十分看重的。

否则,她要如何度过慢慢长夜!

这样的耳环,剧中甄嬛戴过。甄嬛回宫的时候的仗势,位同副后,后来熹贵妃册封的时候,也是东珠耳环。

可见,皇上对甄嬛的宠爱,也可以看出这耳环的尊荣。

每天晚上,当皇后要摘下这耳环的时候,就如同手握着权力。所以,她要自己摘耳环。



皇后的耳环里,有没有暗藏玄机?

东珠耳环的耳坠很大,那么这个耳环里有没有暗藏玄机呢?

看过甄嬛传的朋友应该知道,皇后从来不用香料,这是为什么?

自然不是因为皇后本来就不喜欢用香料,而是她太清楚香料的坏处了,也太清楚关于香料的手段了。

而作为皇后,她总是要与其他嫔妃见面,为了安全起见,确保自身,加上皇后精通医理,所以这个耳环里是不是装着一些解药一类的东西呢?

再或者,装有一些陷害嫔妃的东西呢?

这样的事情,也断然不能随便给其他人知道的。

看看皇后身边的剪秋姑姑,虽然没有戴着东珠耳环那样的耳坠,但是剪秋姑姑的耳朵上,可一直是一副很大的圆圆的耳坠呢!

所以,皇后亲自取下耳环的原因也可能是耳环里装有东西。

皇后自己取耳环更方便,也是权力的象征,也有可能是因为暗藏玄机。你说呢?


无心浪味仙


在电视剧中,各宫小主装扮、卸妆都是有人伺候的,戴耳环摘耳环这件事,有过经历的男女孩子应该都有经验,这种事还是自己来更顺手,戴耳环可以别人帮着戴,摘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会被弄疼。

皇后亲自摘耳环在电视剧中的确有展现,亲自摘耳环,其实也是表现出来皇后有些事亲力亲为,不像华妃,算计人这种事也都全权交给曹琴默,到头来反被人算计。皇后这么做,也是为了突出性格。

皇后那副耳环从头戴到尾,这幅耳环在电视剧开头介绍过,这是皇上赏的东珠做的耳环。剪秋说了句什么话,最后归结到夫妻情深上,皇后可是开心坏了。更何况皇帝亲赏的东珠呢?

皇后亲自摘耳环,也正是为了凸显夫妻情深。在皇后心中,虽然是后宫里的打胎大队长,可是她心里是很看重和皇帝的恩情,没到初一十五,就会备好饭菜等皇帝来吃,等皇帝晚上歇息的时候,皇后基本上都好好的依偎着皇帝。

东珠是皇后才能佩戴的东西,别人都没有。虽然景仁宫上下都知道皇后娘娘身份贵重,但是每天华妃都来宫里示威,时间长了,难保不会有些奴才生了不敬之心。因此皇后每天自己戴自己摘东珠耳环,也是给那帮奴才看,谁才是主人。

皇后每天亲自摘戴东珠耳环的消息传到别的宫里去,行为不重要,关键是别人一听到东珠耳环,自然就会想起来东珠代表什么地位,也就能防着那些有僭越之心的人。

华妃纵使有一副跟皇后差不多的耳环,也用不了东珠,更加显示出来皇后的地位。


入行娱乐


《甄嬛传》中皇后梳妆是下人伺候,却要亲手摘耳环,原因如下:

第一、耳环珍贵。皇后的耳环是东珠耳环,清朝统治者把东珠看作珍宝,而东珠又极其难得,所以皇后也十分喜爱。

第二、不信任任何人。东珠珍贵,皇后性格是除了自己,不信任任何人,怕下人不小心弄坏,所以必须亲手摘下耳环,亲手放置自己才安心。

第三、东珠是权力的象征。只有皇后、皇太后用以镶嵌在表示权利和尊荣的冠服饰物上,以表示身份并显现皇家的权威,普通嫔妃是不可以随便使用东珠的。

第四、皇后控制欲强。东珠珍贵,又是权利和尊荣的象征,所以皇后想自己摘下,以表示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的人生及其他一切她想控制的东西。

第五、自己摘有成就感。只有皇后才可以用东珠,皇后摆脱了庶出的身份,坐在了正妻的位置,自然是很有成就感的。

第六、这是皇后爱皇上的表现。这串东珠耳环是从前纯元皇后未进王府,未和皇上认识时,皇上送给她的,也许没有皇上在认识纯元皇后之前,对宜修是真的很好,宜修也很怀念那段日子,睹物思人。






阿黛奴奴


《甄嬛传》中,皇后是正宫娘娘,但是华妃仗着自己的哥哥是大将军年羹尧,在后宫嚣张跋扈,皇后因此常常生闷气。

细心的观众可以看到,华妃曾经耳朵上戴过一个和皇后很相似的耳环,但是却不是一模一样的,皇后的耳环是后宫中独有的。

里面的皇后服饰是高大上的,衣服大多都是和皇帝同色的金黄色,透露着一股雍容华贵,但是整部剧里面皇后的头饰换了很多套,耳环却只有一对,而且皇后每次卸妆的时候都要亲手摘了耳环,从来不让贴身宫女代劳。

其实华妃肯定不会知道这个原因,皇后最在意的就是权力,因为她的这个耳环不一般,这个耳环是东珠做的,而东珠是清朝时期权力的象征,属于稀世珍宝级别的。

东珠是产自东北地区的珍珠,得来不易,东珠因为硕大饱满、圆满晶润,并且能散发出五彩光泽,尽显高贵奢华,清朝统治者一直把它看做是珍宝,常常镶嵌在皇后和皇太后的朝冠上,用来表示身份,显现皇家的权威。

东珠朝珠是所有材质中朝珠中等级最高者,只有皇帝和皇后、皇太后才能佩戴,即使皇子亲王嫔妃等也不能使用,可想而知,东珠做成的耳环更是珍贵无比,在皇后心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对皇后而言,这东珠耳环不仅仅是首饰,更是一种象征,带着东珠耳环就代表着象征正宫皇后的权力和位置,所以她才会不让他人触碰。

另外皇后每天自己亲手摘耳环,也是时刻提醒自己要牢牢抓住自己的权力,每次只有亲手摘耳环的时候,皇后才会感受到她是皇帝的正妻。

也就是说东珠耳环是皇后唯一能够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东西,如果让别人代劳是不会有这种优越感的,所以她不允许除了她之外的任何人触碰。


小聪历史客栈


都说《甄嬛传》中的皇后是最恶毒的女人,久居深宫,做久了怨妇,不成仁便成了魔。皇后在年轻的时候毒杀亲姐,人到中年又成了宫里的地下“打胎小分队”队长,一双手沾满了罪恶和鲜血。


白天她是披着人皮面具的魔鬼,皇帝曾痛斥她铁石心肠。可就是这样的一个恶人,到了晚上卸下面具的时候,仅仅一个小动作就出卖了她的脆弱和那点强自硬撑的骄傲。每日就寝前,皇后的那对东珠耳环都是由她亲手摘下,再小心放好,从不假借他人之手。

这件事情本不该由她动手的,交给宫女来做就好。可皇后偏不肯,因为那对被称为“百难获一称奇珍”的耳坠子是皇帝送给她的。皇后爱惜它,当然不是因为它的珍贵,而是因为那个送她东珠的人。

可那个人,前有宠妃,后又得了红颜知己,已经很少再惦记她这个年老色衰的皇后。偌大的一个景阳宫,皇帝难得才踏足一回,再富丽堂皇又怎么样?

每每到了夜晚,也正是皇后内心最孤寂的时候,见不到皇帝的人,唯有睹物思人,才能自欺欺人。耳朵上的这对东珠真的很漂亮,世上都很少有。皇帝再怎么宠爱华妃到底也还是顾念着皇后的颜面,这对耳坠子就是最好的证明。皇后每次亲手摘下它们,小心存放,看着它们,皇后才能感受到一点曾经被宠爱的滋味。

可怜皇后睹物思人,将一对耳环当做至宝,可她日思夜想的那个人近在眼前,心却远在天边。

东珠的意义对于皇后来说,不仅代表了皇帝独一份的恩宠,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意义:身份的象征。

不是什么人都可以佩戴东珠的,就算华妃盛宠无边、权势滔天,甄嬛的碎玉轩夜夜独得圣眷又怎么样,她们终究只是妃子。只有皇后和皇太后才有资格佩戴东珠,这就是区别。

皇后没有子嗣,这是一个身在封建时代的女人最大的悲哀。就因为这样,她在众妃面前总是自卑的。这种自卑不会表现在脸上,却深深地扎根在心里。

皇后唯一的骄傲只剩下这个后位,所以对她而言,所有象征身份的一切她都是最在乎的。亲手摘下耳环只是一个其中的肢体表现,因为东珠和后冠、朝服一样,都是身份和权力的象征。

电视剧中,以皇后总是佩戴同一副耳环和亲手摘耳环作为一个特定的语言镜头,向观众隐晦地表达了皇后的心理特点:极度重视权力。

网上还有一种说法是,皇后将毒药藏在了耳环里。而这个毒药很有可能就是当年她毒杀纯元皇后的那副药,这个秘密谁都不知道。因此,皇后的耳环决不能让她人触碰,以免被人发现端倪。

这种说法我就呵呵哒了,如果你“杀”了人,会将罪证随身携带多年吗?难道不应该毁灭证据才对么!皇后是用药高手,就算有朝一日她还再用到这副毒药,知道配方的她分分钟都能复制一份新的出来,同样不会做出将药藏在耳环里这么沙雕的事来。

以上,是我的解读。


瑾湉mm


《甄嬛传》,这个问题有点刁钻,一个连自己怎么死都不清楚的人,却要问她皇后为什么自己摘耳环?真是臣妾做不到呀!我想她如果知道了,应该后悔当初戴耳环为啥要假手于人了。

皇后(宜修),一个华丽服饰下掩盖的魔鬼,“打胎小能手”,但深处深宫,要保一席之地,谁又能单纯善良度日?可悲的是使尽了手段,送走了纯元,又来了个华妃,最后却败给甄嬛,真是太难了。



华妃,持宠行凶,拿最好的牌,却最早出局,虽是咎由自取,但也是可怜之人,要活着就得深思缜密,最后只能“皇上,你害得世兰好苦”。



为什么皇后每次都亲自摘耳环?

1、东珠在这部戏里是稀有的珍宝,只有皇后才能拥有,珍贵更是地位的象征。

2、皇上送的,这与她们都有的翡翠相比,这个才是证明皇上也宠爱过她的证据,爱而不再,堵物念情,得不到永远在骚动。

3、生活习惯了谨慎,试想一个处处提防别人的人,怎可在这么重视的一件事上掉以轻心。



这部剧,编剧在这些细节上处理得很好,谨慎虽不能永久保命,但至少不至于死得太早,看完华妃应该知道自己输在哪里了吧,只能来生注意点了。


影视之音



纵观《甄嬛传》全剧,的确上至皇太后、皇后及其他妃嫔,甚至是刚入宫的小主们,都是有奴婢伺候的。

反而是皇后宜修,总是自己卸妆时亲手摘耳环。

后宫主子们,相当于《唐顿庄园》里的英国贵族那般,只要是贵族,事情是万万不能做的,走路要人扶着或护着,身上穿的、用的,没有人服侍都不行。

一定得把这个“懒”字用到极致,才能体现其血统的高贵。

东珠顾名思义,是选取东北松花江流域产的珍珠,统称东珠,比海里的要稀少珍贵。

而宜修的确是经常自己摘耳环的,我想她一定是爱极了这对东珠耳环,因为它象征了至高无上的权势。

而细分来说,个中原因,有以下几个:

第一个原因,关乎宜修的悲惨童年。

大家都知道,宜修是雍正当年的侧福晋,排在她前面的,是她姐姐纯元皇后。而且她心底最痛恨的,就是别人提起她的出身,只因她是庶出。

跟我们现代人很看重亲子教育不同,古代人,特别是大家庭,嫡出和庶出差别十分大,有钱或有权的人家,家大业大,儿女众多,基本上父母与子女之间,是没有什么亲子缘分的。

小时候的不受重视,影响深远,宜修肯定为此痛苦过。

而当她成为皇后之后,才有资格佩戴东珠,这给了宜修莫大的安慰。

从小不受人待见,生母也没有什么地位,所以她非常看重东珠,东珠不再只是一件首饰,而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

每一次,每晚卸妆时自己亲手摘下,对宜修而言也是一种情趣,这个小细节看似虽小,却反映出宜修对后宫之主的地位和权力的满意和渴望。

第二个原因是,宜修的爱情。

与甄嬛斗了多年,甄嬛最后借端妃、敬妃等妃嫔之手,巩固六宫,终于拉下了宜修。

对她打击最大的,是雍正帝的一句:死生不复相见。因为她最爱的人,是雍正帝。

而她的东珠耳环,则是雍正帝所赐。

其实,一入宫门深似海,能够独得恩宠的女人几乎是没有的。

要不是纯元皇后死得早,雍正帝也不会把她想象得很美好,多年后仍对她念念不忘。


比如端妃,曾经雍正与太后借端妃之手,送了打胎药给华妃之后,感念她为这事作出贡献,所以多年来立她为妃,但是很少宠幸。

还有敬妃。甄嬛当时与四郎吵架后被迫出宫当尼姑时,陇月公主托给敬妃抚养时,她简直是欣喜若狂,因为敬妃说过一句话:她寂寞的连宫中有几块砖头数都数得出来。

皇帝本就是比较冷血的人,后宫之争,没有女性能成为赢家。

宜修却一直在催眠她自己,想象雍正赐她东珠耳环是出于爱,其实这是自欺欺人而已。

第三个原因是对权力的渴望。

没有后代的女人,又生在古代宫中,可以想见,将来晚景凄凉的可能性很大。

按照清朝的制度,阿哥或格格出生之后,并不由自己的母亲带,尽可能的会让位分比较高贵的母亲抚养,比如《如懿传》里,海兰是五阿哥永琪的生母,但是地位太低微,所以五阿哥交由了如懿抚养,皆大欢喜。

皇后稳坐皇后的宝座,可她仍有缺憾。她所生的孩子小时候便夭折了。童年的过往,没办法重来,身边的皇帝,对她又没有过多的感情与体贴,年逾四十,膝下无子嗣。

我想不出皇后能有什么更大的追求了。她已拥有她生活中所能拥有的“顶配”人生了。

而爱人所赐的,有地位象征的耳环,更是时时提醒她:我宜修是尊贵的,我宜修是惹人疼的,我宜修是一辈子无忧的。

所以,她才会有这样的习惯,自己动手戴耳环。

我是禧禧影视娱乐,如果喜欢我的答案,欢迎关注我。


禧禧影视娱乐


皇后每次卸妆的时候,自己亲手摘掉耳环,也不过就是借此来怀念,曾经皇上对她的那几分情义罢了。就像甄嬛所说的,这个女人到死都没有从她自己的梦中醒过来。

皇后和她姐姐纯元二人的宫斗,其实从雍正还没有当上皇帝就已经开始了。皇上对纯元有多思念,对宜修就有多憎恶,所以现如今才会与她保持相敬如宾。原以为在雍正府的时候,和她争宠的仅仅就是个纯元而已,除掉了纯元,随之又冒出来个华妃,除掉了个华妃,又冒出来一个甄嬛。总之皇帝那里,就是没有她宜修的一席之地。即便如此,她还是皇后,是统管六宫的后宫之主。她也是皇太后和皇上制衡华妃的一个道具。设想一下,如果没有华妃的存在,那么宜修这个皇后的位置,还能不能保得住呢,也说不定。

华妃对于自己的所处的危险不自知,而宜修也是一样。华妃拿出自己的翡翠,在皇后面前炫耀,说自己年轻貌美,用不上翡翠。想要羞辱皇后,皇后自然不会受这般羞辱,立刻就怼了回去:说自己已经得到一对儿东珠,若是再受了这翡翠就太过奢侈,皇上不会喜欢。不仅仅是嘲讽了华妃的奢侈,而且还拿东珠压了翡翠一头。这东珠可不是随便人就能得到的,只有皇后的身份才能得到,并且还是皇上亲自赐的,这就是拿自己皇后的位置来压华妃。即便是皇帝亲自赐的,那又如何?毕竟皇帝并没有把她放在心上。即使曾经,她在雍正府的时候得到过四阿哥的宠幸,但那也已经是过去式了。每晚自己亲手卸掉皇上所赠的耳环,对宜修而言,也不是对过去那一份夫妻之情的怀念罢了。

电影爱好者娱乐


后宫里面,凡是能爬到一定地位的女人都是有自己的手段的。哪怕是一个地位比较低下的女人,能够在后宫里站得住脚,就足以说明她不简单。

就像《甄嬛传》里的那些妃嫔们,甄嬛,敬妃,棋嫔,安陵容,华妃,哪怕是从来都不争宠的端妃,哪一个不是有心机的人,若不是有心机,是不能够在那吃人的后宫里生存,甚至还能一步一步的提升自己的地位。

在《甄嬛传》的所有情节,哪怕是一个非常微不足道的点,都是经过深思熟虑才被播出来的。就像宜修皇后的心思阴狠毒辣,就从来都没有明面上表现出来过,而是通过她对待其他妃嫔的手段,一个目光,一个眼神透露出来的。

不知道大家观察到了没有这样的一个细节,在每次宜修临睡前,都要自己亲手把耳环摘下来放好,她又是为什么这么做呢?

东珠耳环,象征的是她皇后的身份和地位,她自然不肯让别人触碰

东珠的珍贵宜修自然是清楚的,这东珠是只能在深冬腊月里才能采到的,因为其摘获的困难极大,还被称为“百难获一奇珍”。

这么珍贵的东西,在后宫里也只有皇后或者太后才能佩戴,做头饰或者耳环之类的装饰品,其他的妃嫔都是不能用的,用了就是违规。宜修皇后也正是知道这个,才在摘戴耳环的时候都不假手他人的吧。

另外,宜修虽然身为皇后,但也早就失了皇帝宠爱。甄嬛入宫前,最得宠的就数华妃,偏偏华妃与皇后水火不容。虽然贵为皇后,但她还是碍着她身后的年家与皇帝对她的宠爱,不能对她动手。

有一次华妃去景仁宫觐见皇后,她当众嘲讽皇后年老色衰,还要把皇帝赐给自己送的一对儿戴着显老的翡翠耳环送给皇后。皇后心知这是华妃给的难堪,只一句“皇上已经新赐了东珠耳环”,就把华妃气得离席。从这里也看得出东珠就是她皇后身份的象征的。

她在意的不只是这对耳环,更是送她这副耳环的人

宜修在雍正皇帝还是王爷的时候,就嫁给他做了侧福晋,是满心满意的爱着雍正的。只是没想到雍正会在见到自己亲姐纯元的时候,就跑去求了德妃把纯元赐给自己当嫡福晋,把还在孕中的宜修抛在脑后。宜修恨纯元抢了自己的夫君跟嫡福晋的位置,暗中害死了纯元跟她的孩子,坐上了皇后之位。

宜修总觉得是纯元抢了自己的一切,但却从来都没有把错误归结到皇帝的头上,在她的眼里,雍正再不好都是对的,可能这就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吧。但是即使宜修再爱雍正,雍正也都不会真心待她了,只是按照纯元生前的安排把宜修提为了皇后而已。


东珠也是看着她是皇后的份上,送去给她的。但就是这样,她还是很珍惜,因为她在意的不是这对耳环,而是送她这副耳环的人。

靠着这对儿耳环,宜修才能度过后宫里那么多漫长难熬的夜

后宫里的日子有多难过,宜修这个不得宠的皇后最清楚。她年少时候爱上的那个人,曾经对着她说了多少的甜言蜜语,给过她多少承诺。但最终,那个人的身边还是多了很多的莺莺燕燕,前面有华妃这个宠妃,后面还有甄嬛这个红颜知己,已经很少惦记她这个人老珠黄的皇后了,陪在她身边的也就只有他赏赐下来的东西了。

看过全剧都知道宜修心思深沉、阴狠毒辣,毫不留情的害死一个又一个无辜的妃嫔或者皇嗣,跟一众同样心思极多、野心极大的女人勾心斗角。但换个角度想,宜修也不过就是一个女人而已,又坐到了皇后的位子上去,还是一个不被皇帝喜爱的皇后。

除了每个月月圆之日,会在皇后寝宫里例行公事般地留宿一晚,其他时间几乎都不会到她宫里。哪一个女人会希望被自己爱的男人这样对待呢?也就只有皇帝送的东西才能让她带去稍稍地安慰。东珠而耳环是特赐她独有的东西,给予她的安慰是最大的。

宜修为了爬到皇后的位子上,没有了姐妹,没有了孩子,已经什么都不剩了。对于宜修来讲,皇后之位是她唯一的骄傲了,东珠象征的不仅仅是皇后的身份地位,还是她所爱的皇帝送来的东西,这些都是她非常在乎的,所以她才会每次都亲手摘掉她的东珠耳环,从不假手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