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衛東官場筆記》中的湯類和主食

十二、湯類

1.祝老頭的酸蘿蔔湯


《侯衛東官場筆記》中的湯類和主食


祝焱也不解釋,慢慢地品著酸蘿蔔鯽魚湯,這一道菜是家裡地保留菜,味道鮮美,回味無窮,其關鍵並不是魚,而是輔菜酸蘿蔔,老爺子曾經是省計委主任,在文革時當過右派,在真州鄉下學到了做泡菜地絕活,文革結束以後,家裡餐桌上就會定期出現酸蘿蔔燉鴨子、燉鯽魚、燉排骨。

這種家裡的味道給祝焱留下了極深印象,每次喝了酒,他總會想喝家裡這酸得掉牙地湯湯水水。

喝了一大碗酸湯,祝焱出了一身熱汗,腸胃通透,身體也就舒服了

2.益楊酸湯


《侯衛東官場筆記》中的湯類和主食


馬有財酒醉心明白,知道此事不能鬧得太過。叫過服務員說了幾句,打圓場道:“大家別光顧著喝酒,我剛才點了一道益楊名湯,為姚總解酒。”

姚強和侯衛東都上了量,在哪裡撐著,眾人都被震住了,便不再上前纏酒。

所謂益楊酸湯,也就是酸蘿蔔湯,放了一點紅海椒在裡面,酸中帶著微辣,正是解酒的好酒。姚強在嶺西時間也不短,倒不懼海椒,喝了一大碗酸湯,汗如雨下,腸胃也輕鬆下來了。

3野生鯽魚湯


《侯衛東官場筆記》中的湯類和主食


此時侯衛東已是今非昔比,以省政府副秘書長的身份,專門打電話來提醒茂雲汙染之事,這足以見到其誠心。祝焱對此是心知肚明,道:“衛東,你有空沒有,我剛從省委出來,在老爺子這裡釣魚,過來喝野生鯽魚湯。”

4.清真牛肉湯


《侯衛東官場筆記》中的湯類和主食


“來之前,我媽要我代問您好,她今年還要來喝你的牛肉湯。”

老馬一張瘦臉就笑道很爽朗,道:“吳英來了,我要親自下廚房。”如今老馬的主廚是兒子和徒弟,他甚少下廚,今天承諾自已下廚,已是給吳英很大地面子。而且給這個面子原因並不在於吳英現在的地位,而在於那個年代的友情。

蒙寧儘管沒有多少大小姐的架子,可是在嶺西省,她的姓就是通行證,在一言一行中已經培養了其內心的驕傲,老馬這個承諾對於老馬來說是一件大事,對於蒙寧來說就是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就沒有在意,道了聲謝謝,便要上樓。

朱小勇不動聲色地接過了老馬的話頭。道:“我是蒙寧地愛人。上一次在這喝牛肉湯,回到嶺西以後,我連接了好幾家省城的牛肉湯,味道都不行。”

5.郭蘭的蘑菇肉片湯


《侯衛東官場筆記》中的湯類和主食


另一道是常見的蘑菇肉片湯。

把蘑菇洗淨後切片,肉片用料酒、鹽、水澱粉碼味上漿。下薑片和蒜片到熱油中爆香,把蘑菇放入炒一下,摻上湯,燒開,略煮一下。下肉片,下肉片的時候,用筷子一塊塊的夾著放入,再輕輕的抖開。肉片煮好了,湯也就好了。出鍋後撒上一把蔥花即可。

十三、主食類

1.姚館長的豆花飯


《侯衛東官場筆記》中的湯類和主食


(1)第二天,侯衛東起得很早,他在上青林老場鎮走了一圈,清清楚楚地將老場鎮看了個清楚,早上的上青林鎮,比夜晚要可愛得多,有二家早餐店,東面一家是豆花館子,西面是一家稀飯饅頭店,侯衛東猶豫了一會,就坐進了豆花館子,豆花飯是是益楊特有的早餐,一元錢一份,包括一碗的潔白豆花,飯則隨便吃,實惠而味美,是學生們和工薪階層的最愛。

上青林豆花館只有四、五張桌子,一張長桌上放著一排作料碗,有鹽、味道、花椒粉、蔥粒、蒜泥、紅海椒、青海椒、碗豆粒、用花椒煮過的菜油等等,由著自己的口味進行組合。侯衛東親自動手調了小半碗作料,然後舀了一碗飯,一名精瘦的中年人就端了一碗豆花過來。

豆花紮實細密,嫩而有勁,加上調料組合得好,侯衛東狠狠地吃了兩大碗飯,額頭上已泌出了一圈汗水。


《侯衛東官場筆記》中的湯類和主食


(2)侯衛東在當秘書之時,只要到了嶺西,總是在外面吃早餐,而不在賓館吃千篇一律的早餐。他估計周昌全想在外面吃飯,就問道:“老領導,吃點有特色的。”

周昌全揉了揉眼屎,道:“好久沒有吃豆花飯了。我知道在大院拐角,有一家土豆花,味道很好。”說著豆花飯的滋味,他不禁舌底生津,由於腸胃不好,家裡那位並不準他吃得太辣,更不准他在外面餐館吃飯。而他偏偏喜歡小餐館的氛圍和味道。

由於時間還早,坐電梯下樓,沒有遇到人。

出了大院,兩人彷彿飛出籠子的小鳥,在街道上快活地走著,侯衛東初到嶺西。自然沒有人認識,周昌全貴為一省之副省長,也時常在電視裡露面。但走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後,國內也成了贏家通吃的社會,嶺西人只記得省委書記和省長,市委書記和市長。而對副省長和副市長的面容就很模糊了。

來到了轉角小店,店名是“益楊豆花”。看到這個店名,周昌全開玩笑道:“這可回到你的老家了。”

侯衛東在上青林之時,吃慣了姚瘦子家的豆花飯,今天見到了案板上紅紅的油辣椒,綠綠的蔥頭,白白的蒜粒,還有芝麻油、生菜油等,食慾就上來了。

吃的嘴唇紅油、滿嘴豆花和飯香,周昌全額頭上亦有了汗水,出了小店,一掃萎頓。


《侯衛東官場筆記》中的湯類和主食


(3)侯衛東最懂周昌全心思,道:“老領導,吃點夜宵,豆花?”周昌全想著白飯下豆花的美味,有些流口水,道:“這個時候,哪裡找豆花?”

侯衛東興致勃勃地道:“我知道有一家夜豆花店。專門為出租車司機提供夜豆花,聽說味道還不錯。"

一行人沿著大街去找夜豆花,十來分鐘以後,在嶺西廣場的東側,找到了明亮的店鋪。店鋪前停放著一長串出租車,出租車駕駛員或單獨、或是聚在一起。吃著簡單而古老的食品,

這些出租車駕駛員常年在車上當搬運工,將旅人從一個地方搬到另一個地方,根本沒有時間看新聞,對周昌全的面容更不熟悉。當週昌全等人進入了店鋪以後,除了胖胖的服務員,沒有人理睬這一行人。

周昌全很享受這種平民生活,拒絕了楚休宏幫著打調料的建議,道“我自己來,豆花好不好吃,一半的功夫在調料上。”


《侯衛東官場筆記》中的湯類和主食


在打豆花的瘦子聞言,道:“這位老先生是行家,我的豆花用的是井水。”

周昌全不信,道:“你有打井的許可。”

豆花瘦子無奈又憤恨地道:“我向水務局遞了好幾次申請,水務局那個眼鏡科長到我這裡吃過好幾次豆花,就是不給我辦許可證,害得我每天都要到城外去運井水,所以豆花價錢比一般的要高些,不過貨真價實,味道絕對正宗。”

侯衛東親自去點了菜,很快,桌上有雪白的豆花,煮得粑粑的蹄花湯,金黃色的蘿蔔燒肥腸,熱氣騰騰的排骨蒸籠,讓人看了極有食慾。

周昌全拿著調料回來,見了滿桌菜,道:“你們年輕人多吃肉,我這年齡再吃這些肉。晚上絕對睡不好,我只吃豆花和白乾飯。”

單純的米飯沒有酒精、美女以及慾望,剩下的就是純粹飯香,咬著綿扎而有味的豆花。大口扒拉著白乾飯,飯香和豆花香混合在一起,進入嘴裡的感覺很是實在。


《侯衛東官場筆記》中的湯類和主食


(4)坐上車,他看了表,對晏春平道:“開到沙州印象,我要吃豆花。”

沙州印象是以沙州菜為主的館子,在嶺西市內挺有名氣,老邢原本早上不做早餐,可是在侯衛東等沙州人的要求下,早上也賣豆花飯,量不大,純粹是友情供應。誰知早餐的純粹豆花飯開起來以後,生意還很不錯,後來還加上些燒白、滷肉,比起天天吃的牛奶加雞蛋的營養早餐,這樣地道的益楊早餐更能刺激味蕾。

侯衛東自已去打了調料,紅油辣椒、青椒粒、蒜泥、蔥花等十幾種佐料混合成近半碗的油底,白色豆花在油底裡沾一下,吃進嘴裡,很快就發了一通熱汗,被酒水湯泡過的腸胃這才舒服。


《侯衛東官場筆記》中的湯類和主食


2.碗雜


《侯衛東官場筆記》中的湯類和主食


(1)來到了步行街出口左側的一個小麵攤子,攤子小,卻乾淨,坐了好幾個人了,李晶取了兩雙筷子,再滾翻的開水中燙了一會。

“兩碗碗雜,一碗多五角錢地碗雜醬。”

老闆面無表情地將答應著,然後,從一個煮著的開水鍋裡取出來兩個大白瓷碗,手腳麻利地開始往碗裡放佐料,

不一會,兩碗熱氣騰騰的麵條便端了上來,白色麵條、綠色蔥粒、黃色碗雜醬,撲鼻香氣,讓侯衛東食慾大開。


《侯衛東官場筆記》中的湯類和主食


(2)上了車。已是七點半鐘,侯衛東道:“肚子餓了沒有。我帶大家去吃麵。”

開著車來到了益楊著名地碗豆麵攤子。數年時間過去。這個小麵攤依然保持著原來地風貌,面無表情地男主人。數張破舊但還算乾淨地桌子。三三兩兩地吃麵人。

侯衛東已經很少有機會坐在這種小麵館來吃飯,經常走動於賓館飯店,聽慣了迎賓小姐們鶯鶯燕燕的聲音和身姿,此時坐在樸素的小麵攤子,倒有一種久違的親切。

碗豆麵也是數年如一日,白色的麵條、紅色的湯、綠色的碗豆、熱騰騰冒著氣,侯衛東三人端著碗,呼哧呼哧吸著麵條。

《侯衛東官場筆記》中的湯類和主食


3.財稅賓館的擔擔麵


《侯衛東官場筆記》中的湯類和主食


這時,一位頭髮梳得油光水華的中年人走了進來,呂東強抬眼看了他一眼,沒有理睬他,繼續埋頭打牌,中年人走了過來,先散了一圈煙,笑呵呵地道:“各位領導,需不需要夜宵,湯圓、麵條、餃子、抄手、瘦肉粥,魚肉粥,應有盡有。”

呂東強這才抬起頭,介紹道:“這是財稅賓館地蔡經理。”又道:“財稅賓館的擔擔麵遠近出名,建議楊秘、侯秘嘗一嘗。”

4.蘭州牛肉麵


《侯衛東官場筆記》中的湯類和主食


走進一家人氣很旺的蘭州拉麵館,大廳裡面飄著很純正地面香,“呼哧、呼哧”的吸面聲音不斷,這種聲音如果出現在高級賓館是失禮,而出現在蘭州拉麵館則顯得格外親切,大家共同“呼哧”,吃得津津有味,沒有人注意到吃相問題。

這也是中餐之精髓,有人曾設改革中餐,讓中餐也實行分餐制,這樣雖然比傳統中餐衛生,卻失去了傳統中餐特有的韻味。

祝焱喜好這種傳統的氛圍,他是茂雲地區副書記,在電視裡也經常露面,但是他的面孔形象還沒有深入人心,因此,當他坐在餐館的時候,並沒有人認出他來。

當熱氣騰騰的蘭州拉麵端了過來,他大口大口地吃著,順便也發出了“呼哧、呼哧”的吸面聲音。吃完以後,祝焱額頭上微微出汗,只覺得每個毛孔都舒服了。

《侯衛東官場筆記》中的湯類和主食


5.羊肉餡餃子


《侯衛東官場筆記》中的湯類和主食


你們還沒有吃飯吧?哎,別到外面去吃,我家裡包了羊肉餡餃子,一起去吃,不準客氣。”

蔣笑沒有推辭,落落大方地道:“好啊,我最喜歡呼餃子,伯母手藝肯定很棒。”

“還行吧,也不知你吃不吃得慣。”


《侯衛東官場筆記》中的湯類和主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