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人偏愛的“主食”,可以一日三餐換著各種花樣吃

作為一名地地道道、實實在在的雲南銀,

外地朋友經常羨慕地問我:

你們雲南是不是天天吃過橋米線?

每次我都義正言辭地否定:

不,我們雲南不止有過橋米線!

今天就給大家來好好呢盤哈雲南滴各種米線,

不帶重樣的!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米線可以算是雲南人偏愛的“主食”,可以一日三餐連各種花樣換著吃。

雲南人偏愛的“主食”,可以一日三餐換著各種花樣吃

大米作為主材料,米線在雲南有兩種製作方法,一種傳統做法是發酵磨製成“酸漿米線”,也叫“活米線”,這種米線口感好,新鮮爽滑,但工序較複雜;另一種是大米磨粉直接用機器擠壓成型為“幹米線”,攜帶方便,用時再發泡蒸煮,但筋骨較硬。一般雲南米線店多用前者,涼、燙、滷、炒,各具風味。

1、過橋米線

過橋米線起源於雲南蒙自,至今已有百年曆史,是雲南除鮮花餅外又一響噹噹的美食名片。傳說清朝時蒙自一秀才到島上讀書,妻子心疼丈夫常常送米線當飯吃,自創用雞湯保溫,保米線、佐料的新鮮溫熱。因為到島上需要過一座橋,後人便稱之為過橋米線。

雲南人偏愛的“主食”,可以一日三餐換著各種花樣吃

過橋米線關鍵在“湯”,筒子骨熬出骨油,製成高湯,盛以大碗,除米線外,主料有十多種,豬裡脊片、雞脯肉、烏魚片、豌豆尖、韭菜、芫荽、蔥絲、草芽絲、薑絲等配以油辣子,趁熱下鍋燙熟,味美鮮香,先品湯,口感醇厚,再吃米線,OMG,回味無窮啊。

雲南人偏愛的“主食”,可以一日三餐換著各種花樣吃

雲南人偏愛的“主食”,可以一日三餐換著各種花樣吃

正宗過橋米線指路:

橋香園:上午去吃還有機會看舞蹈表演哦

地址: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銀河路82號(同德廣場內)

2、小鍋米線

小鍋米線作為昆明最有代表性的美食名片,被稱為米線中的“私人定製”版。其實據說小鍋米線最早在雲南玉溪流行,20世紀20年代左右一個叫翟永安的玉溪人才把小鍋米線帶到昆明,從最先開始的一家店面、到三家店面、如今遍佈昆明及其他地州大街小巷,廣受好評。

雲南人偏愛的“主食”,可以一日三餐換著各種花樣吃

沒有歷史故事的加持,也沒有輕奢華麗的配料,小鍋米線靠實力征服了一大波食客。所謂小鍋,就是銅鍋一鍋一鍋呢煮,煉製豬油衝湯,配上新鮮剁肉、白菜、韭菜、豆芽、油辣椒和醬油,調配比例是關鍵,辣味、鹹味、酸味和諧適度地融合在一起,那叫一個香,慢慢吃,小心燙嘴哦!

雲南人偏愛的“主食”,可以一日三餐換著各種花樣吃

種草小鍋米線的看過來:

東春小鍋米線:店面看起破破的,但味道槓槓的

地址:昆明西山區金碧路363號(時代廣場)

3、豆花米線
豆花米線可是土生土長的老昆明米線,發源於昆明得勝橋一戶做醃菜的人家,小女兒出嫁後常吃素食,為招待親人,急中生智弄出一碗豆花米線孝敬父親,因味道不錯,又都是家常配料,做法簡單,之後便廣為流傳。但當時的豆花米線沒有放肉帽,是後來流傳發展之後改良。

雲南人偏愛的“主食”,可以一日三餐換著各種花樣吃

和其他米線不一樣的是,豆花米線不需要加湯,米線上鋪一層豆花,點睛之筆在於“冬菜”,加之甜麵醬、甜鹹醬油、韭菜拌勻,豆花香中帶有一點甜鹹味道,相信我,連醬料你都會吃完的。

雲南人偏愛的“主食”,可以一日三餐換著各種花樣吃

豆花米線指路牌:

得勝橋豆花米線:來自豆花米線的發源地,質量有保證

地址:昆明盤龍區拓東路德勝橋頭

4、罐罐米線
罐罐米線顧名思義就是用罐罐裝著煮的米線,注意,要陶罐灌煮出來呢味道才好,陶罐大概高8釐米,口徑4-5釐米,無蓋。米線配上薄荷、臭豆腐加湯加麻辣調料放到烤架上的罐罐中加熱,小火慢煮,絕對入味,敲黑板!罐罐米線不加臭豆腐就是“耍流氓”~

薄荷提鮮,用勺喝一口湯,豆腐味入到湯裡,再深入到骨髓裡。

雲南人偏愛的“主食”,可以一日三餐換著各種花樣吃

看過來看過來:

雲平風味園罐罐米線:大部分老昆明人的童年記憶。

地址:昆明市五華區護國路35-39號

5、陸良米線

說起陸良,你可以不知道彩色沙林,但一定會知道365天天天需排隊的黃金娣米線。作為一家可以日賣幾噸米線的老店,對,你沒聽錯,是噸!在整個陸良乃至雲南都實為罕見。米線精髓就在於秘製配方油辣子,親測吃了會“上癮”~常常有昆明、曲靖、玉溪等忠實粉絲驅車不遠百里到陸良來,只為吃這一碗黃金娣米線,連湯底都喝乾,感覺都還意猶未盡。

雲南人偏愛的“主食”,可以一日三餐換著各種花樣吃


“黃金娣”為第一代老闆名字,黃金娣父親是陸良名廚,據說抗日戰爭時期美國飛虎隊到陸良修軍用機場,黃金娣父親為其做飯,大受稱讚,其廚藝一直流傳下來,得以在米線製作中沿用,成就了現在黃金娣米線的美味。

陸良米線指路牌:

黃金娣米線:一家年入千萬的老牌米線店,關鍵是吃了一次絕對想吃第二次

地址:陸良中樞鎮西華路44號(聖邦超市對面)

6、滷雞米線
彌勒除了彌勒大佛外,天然溫泉外,滷雞米線也是炒雞出名!雞多用還未開始打鳴的土公雞,滷製時好多店大多有秘製滷方,滷出來的雞外皮金黃金黃的,看著就咽口水。切好加到米線裡做帽,湯里加入做好的滷汁,浸泡過後,米線和雞肉味道不能更讚了!

雲南人偏愛的“主食”,可以一日三餐換著各種花樣吃

雞多用還未開始打鳴的土公雞,滷製時好多店大多有秘製滷方,滷出來的雞外皮金黃金黃的,看著就咽口水。切好加到米線裡做帽,湯里加入做好的滷汁,浸泡過後,米線和雞肉味道不能更讚了!

雲南人偏愛的“主食”,可以一日三餐換著各種花樣吃

滷雞米線指路牌:

馬氏滷雞米線:傳說中穿越四季的老紅河味道

地址:彌勒竹園人民東路24號

7、土雞米線

說起土雞米線,要數臨滄雲縣的最地道,絕對完勝其他地州。上好的走地烏雞加適當調料慢燉至剛好,取肉加至米線上,再澆上一大勺鮮雞湯,湯濃鮮香,雞肉入味不膩,讓人看了很有食慾,喜歡吃肉的小夥伴再加一隻烏雞腿,絕對滿足對肉質的追求,不好吃你打我呀~

雲南人偏愛的“主食”,可以一日三餐換著各種花樣吃

好消息:

鐵什雲縣土雞米線:這家很有名的土雞米線來到昆明啦

地址:昆明五華區端仁巷308

8、涼拌米線

納尼?米線還闊以涼拌?是的,和煮米線不同,涼拌米線需要質地較軟的軟米線,才能入味。軟米線需要先用熟香油拌好,表面鋪一層黃瓜絲、胡蘿蔔絲、滷肉絲或雞絲,加香菜或韭菜、油辣子、大蒜水、甜醬油、特調酸水拌勻,吸溜一口,酸爽無比~

雲南人偏愛的“主食”,可以一日三餐換著各種花樣吃

涼米線在雲南的受歡迎程度,在宴席上可見一斑。常常作為頭菜上到桌上,腹中空空時來上幾口,味蕾立馬得到了滿足。

涼米線在雲南各地都有,夏天消暑必備,這裡推薦一家昆明的地道涼米線:

建新園:百年老字號,什錦涼米線好吃到飛起

地址:昆明寶善街195號

“看不見的戰線,打不盡的毛線,吃不完的米線。”

雲南人對米線真的愛得深沉

看到這裡,你也別默默吞口水了

趕緊“甩”碗米線克!

雲南人偏愛的“主食”,可以一日三餐換著各種花樣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