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鬓边不是海棠红》:看梨园行搭台唱戏,品30年代娱乐圈图鉴

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在网上《鬓边不是海棠红》最火的话题就是“尹正被嘲太胖”。

我倒是看“吃播商郎”看得津津有味。

毕竟在剧里,商细蕊就是只小仓鼠。各式蛋糕、大猪肘子、大烧饼,都吃得极为专注。

《鬓边不是海棠红》:看梨园行搭台唱戏,品30年代娱乐圈图鉴

要放到现在,商细蕊就是个“吃货人设”的明星,连艺人助理小来都忍不住吐槽自己的老板,观众们大可不必嘲讽演员本身。

《鬓边不是海棠红》:看梨园行搭台唱戏,品30年代娱乐圈图鉴

话说回来,看这30年代的梨园行故事,倒是砸吧出了点娱乐圈的味道来。

《鬓边不是海棠红》:看梨园行搭台唱戏,品30年代娱乐圈图鉴


小花们的番位之争

商细蕊、姜登宝、陈纫香正是北平梨园行登台斗戏的年轻一代。

姜登宝的爹是北平梨园行会会长姜荣寿,算得上是典型的星二代。可惜的是,才艺天赋一般般,花架子好看唱得不行。更要命的是,还揣着“我爸是会长”的坏习惯。要说作威作福、横行霸道吧,却又是个爹宝孬种。

《鬓边不是海棠红》:看梨园行搭台唱戏,品30年代娱乐圈图鉴

《鬓边不是海棠红》:看梨园行搭台唱戏,品30年代娱乐圈图鉴

商细蕊和陈纫香却算是有才情天赋的角儿。要按师承来说,两人倒是差不多。

只不过商细蕊抗起了水云楼,作为班主得对自家戏班子负责。这就像是开了个人工作室的艺人,虽说能自由做主,却得负责几十口人的饭碗生活。

《鬓边不是海棠红》:看梨园行搭台唱戏,品30年代娱乐圈图鉴

商细蕊有才华,情商却不高。性格直棱也没心机,自然少不得吃亏、被暗算。

有才华却不圆滑的人,是最容易遭受妒忌的。

《鬓边不是海棠红》:看梨园行搭台唱戏,品30年代娱乐圈图鉴

商细蕊就像大多数的天才,脾性古怪、清高又单纯。他的信念里,只要自己的技艺足够精妙,就能成为角儿、成大家。可事实是,在北平这个舞台上,如果没有一个靠山,水云楼只会落得被排挤到灰溜溜地回平阳。

《鬓边不是海棠红》:看梨园行搭台唱戏,品30年代娱乐圈图鉴

陈纫香与商细蕊最大的不同在于,他的情商极高。

其实陈纫香过得也不算如意,被舅舅姜荣寿捏着当做赚钱的工具。

《鬓边不是海棠红》:看梨园行搭台唱戏,品30年代娱乐圈图鉴

他心知肚明,却装作不知。就算有才华横溢又如何,却早已远离了纯粹。唱戏,叫好只为了叫座。

《鬓边不是海棠红》:看梨园行搭台唱戏,品30年代娱乐圈图鉴

《鬓边不是海棠红》:看梨园行搭台唱戏,品30年代娱乐圈图鉴

从三十年到到如今,跨越了90年,演艺圈里的故事似乎并没两样。

商细蕊、姜登宝、陈纫香,登台争斗的是什么?在三个人心中答案各有不同。

不通世故的实力派是会大红大紫还是黯然退场?

背靠祖荫的星二代是能把控资源还是竞争落败?

赚钱工具的当红派是会安于安排还是伺机而动?

《鬓边不是海棠红》的故事还在进行中,正如现实世界的娱乐圈,每天上演精彩纷呈。

《鬓边不是海棠红》:看梨园行搭台唱戏,品30年代娱乐圈图鉴


商郎不是商女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看到商细蕊的名字,看到剧情设定的年代背景,不得不让我联想到这句话。

《鬓边不是海棠红》:看梨园行搭台唱戏,品30年代娱乐圈图鉴

曾几何时,听戏是有闲有钱的人才拥有的娱乐项目。而以往的许多影视剧中,在国破家亡的关键时刻,总会有几个纨绔败家子还沉迷在戏曲之中,听着靡靡之音。

可是,不论是京剧,还是其他的戏曲、音乐,它们本身是没有过错的。

戏子们从孩童时期日复一日地练功,就为了登台的一场辉煌。这便是敬业,干一行爱一行。这也是艺术,深耕琢磨到极致。

《鬓边不是海棠红》:看梨园行搭台唱戏,品30年代娱乐圈图鉴

《鬓边不是海棠红》中,程凤台本不爱听戏,却因为遇到了爱吃猪肘子的商细蕊,而爱上了精雕细琢的京剧。

程二爷开始沉迷戏曲,夜夜拉了商细蕊宵夜,还入股了水云楼。这一切可让程二奶奶担心坏了。

捧戏子、迷恋戏子、用金钱赞助戏子,这头号唯粉的做派,哪个家人敢放心嘞?

《鬓边不是海棠红》:看梨园行搭台唱戏,品30年代娱乐圈图鉴

好在,程二爷还真不是只知玩乐之人。家国正事放在心中,并没松懈半分。

事实上,程凤台之所以迷恋上商细蕊,便是因商细蕊改编的《长生殿》。杨贵妃不再是被迫而死,郁郁委屈,而是迎向命运,自己去做主掌控。

《鬓边不是海棠红》:看梨园行搭台唱戏,品30年代娱乐圈图鉴

这一出戏,唱到了程二爷的心坎里。不仅让程凤台因家变而放弃了少年梦想的不甘得到了宣泄,更让他坚定了自己的心志和要走的方向。

《鬓边不是海棠红》:看梨园行搭台唱戏,品30年代娱乐圈图鉴

你看,艺人的唱作演绎,不过是倾尽了心力去表达。但观众看到、听到了什么,却由着各位解读。

或许还是那句话罢了: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看到什么。

《鬓边不是海棠红》:看梨园行搭台唱戏,品30年代娱乐圈图鉴


可能是我低估了于正

说真的,起初我并没有对这部剧抱有期待,不是因为黄晓明,而是因为于正。

但目前看来,这部剧刷新了我对于正出品的感观。

《鬓边不是海棠红》:看梨园行搭台唱戏,品30年代娱乐圈图鉴

原作兼编剧,讲了一出好故事。挑战了梨园行,也讲出了不那么俗套的桥段。

总有人嫌弃尹正胖,说花旦呀那身段呀,怎么就能是个胖子?

可我倒是挺喜欢商细蕊憨傻的样子。

更何况,四大名旦之一的程派创始人程砚秋大师,他就是爱吃猪肘子、体重200斤的“灵活的胖子”。

《鬓边不是海棠红》:看梨园行搭台唱戏,品30年代娱乐圈图鉴


跟程砚秋大师比起来,商细蕊恐怕还只是初入门的小吃货。

要放到现在的娱乐圈,吃货人设的小花也大有人在。

《鬓边不是海棠红》:看梨园行搭台唱戏,品30年代娱乐圈图鉴

我很期待接下去的剧情会如何发展,会否圆满地完结。甭管耽不耽改,也不拿去和《霸王别姬》比。

就像看商细蕊改戏一样,只管看这出戏演得好不好,人物活没活。

反正这开头的1/5剧情,我是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