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人怎么评价上海这个城市?

好多牛牛


问,外地人怎么评价上海这个城市?

答,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外地人,我回答问题不喜欢拐弯抹角,喜欢直来直去、开门见山!我是这样评价上海这座城市的:

第一条是,房价高、租金贵、停车难。

第二条是,干净。楼下的小公园,没有蚊子苍蝇骚扰。我们老单位楼下也有个公园,象这样炎热的夏天,去公园如果不穿长袖,回家后绝对成“包公”。遍布上海大街小巷的免费公厕,比我家厨房都干净。我经常攒小便,到公园的厕所尿,既省水又舒畅。

第三条是,方便。二十四小时想买啥、想吃啥都有。大点的交通要道都有通霄公交。各小区傍,三步一菜摊,五步一果店,十步一早点。不让你为难,就怕你没钱。

第四条是,繁华。这个不用我多说,外地人初到上海,只要到豫园、南京路步行街、外滩转上一圈,就都清楚了。

第五条是,安全。上海人的功夫,全在舌头上,拳头是用来扒分的,几乎丧失了动武的功能。上海人出门,也不象东北人那样,喜欢携带管制刀具。再加上,上海人不团结、不拉帮结派,土产地痞流氓绝对少见。因此,上海人是安全的,上海这座城市也是安全的。隐患的部分,大都在上海的外地人身上。

第六条是,交通严。上海的路边探头,比路边树上的知了还多。开车人风声鹤立、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得扣分坏分。

第七条是,垃圾分类。垃圾分类这个动作,都快把我弄得精神分裂了。若不是老伴跟老单位公园的蚊子有仇(老伴是0型血,出门蚊子叫号叮她,我心狠没人味,蚊子不敢惹我),我早就离开这座刁难垃圾的城市了。

我退休后,在沪呆的时间不长。以上总结的七条,肯定不全面,有的评价条款,可能不太准确,希望上海人及长居上海的资深外地人,多提宝贵意见。


0老三两0


昨天下午刚从上海回到家,在上海待了10天,都说上海人比较排外的,可能是我遇见上海人比较少吧,我在我们店里遇到一位60多岁的老先生,对他的印象比较深吧,那天下雨,他头顶着食品袋进来的,点了一条鱼,一碗米饭,安静的吃着,结账后就问我,外面还在下雨吗,我就出去走了一圈,告诉他,不下了,他就在那里自言自语的说,离家这么远,中途下雨了怎么办啊!然后我就把我早上新买的雨伞借给他用,等到客人走了,老板说我傻,你怎么把雨伞给他呢,不还给你怎么办?我是这样对我的老板说的,我知道上海人排外,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这样,我相信上海人,我相信他会给我送回来!第二天早上,我们还没有开业,这位老先生真的把我的雨伞送回来了。其实,那里人都一样,只要你真心对她好,他也会对你好的。


凤轻尘1


我是一个久居上海的外地人,在上海这座美丽的城市生活了整整35年了,今天的感想单单谈一谈买房子,当初我到上海后还是30岁不到的年轻人,靠推销我们地方校办企业的产品来到了上海、一开始是在南市区的南车站路租了一个两室户居住,当时商品房刚刚起步,我们老家是300多元一平,而上海已经是1500-2000左右一平了,我的工资是150月加30元补助每月收入180元,需忙一年不吃不喝才能买到1平方米的房子,所以根本不考虑买房的事情,后来约2000年前后,房地产进一步发展,房价上涨到6000左右的时候,外地人可以在上海按揭贷款购房了,首付4成左右、当时我心动了,东拚西揍的在武宁路上买了第一套房,首付26万,60个平方的两室户,后来上海的房价开始上涨,我们的首套房价涨到了3万一平了,我就开始了换房计划,把现住的小房卖掉,又在普陀区的某个地方买了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138平,用卖小房的钱交了首付,然后政策进一步放宽,房价进一步上涨,我把138平的房子又卖掉,购买了两套房子,把卖房款交了两个房子的首付。就这样经过几级跳我们的儿女在上海都有了自己的房子,安居乐业!


不强大就挨打


曾在上海生活5年多的北方人来答一发。

总的来说:欣赏这座城市,却几乎没有什么留恋。

上海包容、大气、繁华。

有人说她排外,我以为那是因为那些人没来过上海。或许上海本地人相比较外地人来说有他们自己的优越感。但是,我并没有感觉到他们有多瞧不起外地人或是侮辱外地人。我所接触的上海人,虽然对别人态度上可能不是特别热情,但是他们愿意去帮助人,而且能够平等待人。

有人说上海人很“怂”。之前有段子说上海人遇到事情光知道动嘴,就耍嘴皮子的能耐。我在没来南方之前也曾有过这样的偏见。但现在,我认为那是理性、讲理的表现,而且现在非常反感那种动不动就要动手抄家伙的人,实在......

上海的政府服务态度和水平给我很深的印象,可以说是我走过的那么多城市中最好的,北京也不如上海。

上海还是一座很有“小资”情调的城市......

上海有太多太多的优点,仿佛是一位气质高雅、举止得体的大家闺秀,非常欣赏这座城市。

但自己这个人过于俗气,对于生活品味和生活方式的追去与这座城市相差太远,所以这座城市于我而言没有归属感……

嗯,应该就是这个原因。


楼上石子


我自己是上海人,但老公是外地入赘过来的,身边有好多同事还有几个闺蜜都是外地嫁过来的。

我老公说在上海只要勤劳肯吃苦,就是在饭店洗菜端盘子洗碗,也比在老家强。

还有我的一个闺蜜从安徽嫁过来的,她自己嫁过来的时候夫家三间平房,后来造了楼房,又在城里买了两套房子出租,日子别提过的有多舒服了,但她有钱,五十岁了还在厂里上班。

她自己很早嫁了过来,后来她把自己的侄女堂侄女,还有她嫂子的一个妹妹总共六个小姑娘都介绍了嫁到上海还有太仓,她跟几个小姑娘说你们嫁入上海不代表不要干活上班,在上海你们也要干活的,最起码班要上的,我闺蜜介绍过来嫁在这里的几个小姑娘现在日子过得都不错。

我老公和我几个同事都说过上海遍地是黄金,就是看人有没有本事去赚钱💰。

这就是我所认识的外地人对上海的看法。


手机用户6994749893笑


我是本乡本土上海人,出生上海,我的祖辈也是浙江那边人。在上海生活了50几年也走过全国各地和国外30多个国家,但唯独最热爱的就是上海。上海海纳百川,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旧上海十里洋场,新上海来自五湖四海。我周边都是从全国各地来的新上海人,他们勤奋高知,凭自己的本事在上海买房生孩子,这些真正的精英每次都十分自豪的说选择了上海是多么正确的决定,因为在魔都你每一次的努力都会给予你回报,上海的普通老百姓绝大多数都是守规矩的懂法的人。何谓小气特别说“上海男人”其实这实在不敢苟同,上海男人有着最大男人的气魄,从不违背自己的原则办事,答应你绝不会食言。到是某些地方大男子主义泛滥成灾,还大言不惭说大话。所以无论是上海的男人女人都深深热爱着这座城市。融入了才会有体会。


米雅6564


我家四代人多在上海生活,现在世界各地多有我亲戚,我爷爷的爷爷是从宁波来到上海做生意的,上海100多年前是个小魚村,随着江浙一带人在上海定居做生意,外国人在上海盖大楼,开洋行,最后形成了大都市,而真真的上海本地人真不多,因此自己的老祖宗大部分多是外地人,上海是一个移民城市,市政府现在有几个是上海本地干部?如你有排外思想,实际是对自己的老祖宗最大的不孝!海纳百川,共同生活在祖国的大都市,没必要看不起任何人!其他城市居民来上海工作定居,可能有文化差异和受教育不同,会暂时适应不了上海生活文化,随着生活时间长了,也会成为新上海人!上海是全中国的上海!


用户1600452230659


作为上海人一向都低调务实精致,作为一座城市只是高度和知名度摆在那里没办法低调,很多外地人都抹黑和贬损上海人,我们从不辩论和反击,因为那会降低我们的档次,我的朋友和周围的人都是如此认为,地道的上海人从不去争辩无聊的事情,因为根本不在乎你所以也就不在乎你说什么,这就是我们上海人的态度,如果你要问我们对什么感兴趣?什么是在乎的呢?你去新华路武康路或者衡山路附近兜一圈就知道了,我们就坐在那里一本书一首歌喝一杯咖啡,安静而悠然,脸上洋溢着似笑非笑的欢快,而且说着地道的上海话,不在乎你能不能听懂,因为那是我们的生活。


用户1863532711866


我是正宗的外地东北人,对国内独一无二的大上海,从三十多年前的耳濡到近些年的目染,再到最近几年的在此定居。对上海的认识从高不可攀到身在其中的跨越,由欣赏这座城市到融入并享受这座城市。对题主这个问题还是有一定发言权的——


在我眼里,抛开“高大上”本身,上海是一座非常有秩序的城市,方方面面的管理非常到位,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全都做到无缝对接。

城市居民的整体素质还是比较高的,遇事只是理论,不动干戈。上海城市理念先进,真正意义上的与国际接轨的城市,其管理是非常到位。

上海文化底蕴深厚,是一座可读性非常强的城市,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资源的配置人性化,城市设计与窗口单位的服务处处体现以人为本,人文景观令人钦佩。从城市管理从及市容市貌上看,“网格化”管理,责任落实明确到位。确实做到了“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

从整个城市的基础设施质量看,体现出百年大计,质量为本。从市容市貌来说,整个城市的管理和运转始终如一,做到制度化、秩序化和常态化,精细劲另外佩服。如,上海没有弃管小区,无论老旧小区,还是新建成小区,所有小区都有业委会,所有小区都封闭,安全指数怎能不高?
上海本地居民幸福感很高,公共场所基本听不到骂街的。生活购物交通十分便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上海的机场,港口,长途客车站和地铁站相互之间做到了无缝对接,特别人性,每逢节假日相关地铁延时服务。

无论白天还是夜晚,走到哪里都有安全感。你游览在大街小巷,无论何时,你不必因内急而尴尬,标识清清楚楚。所有居民区都能够上免费公园,公共绿地和百姓健身步道。上海的地铁,交通枢纽和公交首末站等导向图及公共标识大气醒目,繁华地段导向牌更是让人一目了然,即使你从外地来,也不至于蒙圈。

大上海的可读性在公交站台以及公交车厢里信息量大,你想知道的或者说该有全都有。即便是大街上的宣传牌广告语等富有创意,能有机结合中华名字的传统美德和国学经典,以图文并茂故事的形式完美呈现出来,让人看了心里舒服,也很欣赏和佩服。志愿者不流于形式,不但所有小区都有,且天天都能见到志愿者的身影。

上海市区交通秩序特别好,特别是机动车司机“车让人”做的非常到位,有时我按北方的交通思维,真的还不习惯,不会走了。



上海对滥用抗生素问题把控的非常好。处方药就是处方药,药店根本就不经营,获取抗生素的唯一渠道就是凭医生处方,而医生开具处方的前提是患者本人凭试敏证明,即便是口服的抗生素也是如此。


垃圾分类垃圾转运问题,也做的非常到位。目前,上海市的垃圾分类问题远远领跑国内其他城市,已步入法制轨道。

最后,我简单归纳几句上海有几多:公园多,公共绿地多,公厕多,绿道即百姓健身步道多。大上海,犹如磁石一般吸纳着国内各类高端人才。大上海真的是越来越好!


沪弄人


外地人怎么评价上海这个城市?

市场经济开放,我们一家人耒到上海创业,儿子在上海结婚,家三代大学,留美。儿媳快要做爷爷奶奶了。所以,我回答这亇问题感到很自信。

一,美丽的大上海,是中国人的骄傲。上海是世界金融中心,是做生意的地方。可以说,当你走进上海,就接近于世界。

二,外地人在上海也同样感到骄傲,原来美丽大上海,高楼大厦,宽广馬路,壮观跨海跨江大桥,遂道,雄伟内外坏高架,这些建筑都是外地农民工用艰苦,汗水完成的。

三,赞美上海人穿衣整洁,时毛,有風度,有礼貌,上班时间观念强,值得敬佩学习。

四,原来说上海人看不起外地人,其实這并不真实,普遍能与外地人能融合,对外地人问路,问事都很热情。有很少部份人可能对外地人看不起,有些自娇,个别现象。

四,以大上海发展为核心,带动周边城市群共同发展,将长三角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并有能力,有信心超越日本东京,美国纽约城市群,让世界刮目相看。

五,以上是我在上海几十年,我对上海最热爱,最好评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