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洋務派們精心籌建的北洋水師為什麼一戰而敗?

中國的堂吉訶德


北洋水師於1888建立,每年清廷撥款四百萬兩白銀。艦隊實力曾經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九。光緒十六年(1890)帝黨翁同龢出任戶部尚書,以海軍規模以具朝廷度支艱難為由暫停北洋水師專款。致使北洋水師發展就此停滯,被日本反超。

帝黨翁同龢自出任戶部尚書以來,因李鴻章之師曾國藩以及李鴻章曾檢舉翁同龢之兄而同李鴻章結怨。處處刁難北洋水師。李翁二人的恩怨直接導致日後中日甲午戰爭北洋艦隊的失利,當時英國人建議中國:“必添購快船兩艘,方能備日製勝”,未料翁同龢不斷拖延,兩艘快船為日本購去,新日艦速度快、炮門多,其中一艘日艦“吉野號”成為甲午戰爭中擊沉中國艦隊最多的船艦。

光緒在甲午戰爭之時已經親政,而光緒在甲午戰爭表現也不盡如人意。對光緒而言李鴻章是慈禧一手提拔,所以在光緒眼裡李是不折不扣的後黨,對李鴻章相當排斥。另一方面,光緒也想盡快給慈禧修好頤和園好讓慈禧徹底還政於光緒,所以北洋水師的發展停滯,光緒也要負很大一部分責任。

北洋水師是李鴻章一手創立,李鴻章對於北洋水師的的情況肯定最為了解。甲午戰爭之時,北洋水師得到李鴻章的軍令是決不出戰。而光緒輕信帝黨主戰派之言,認為日本彈丸,蕞爾小國,日本聯合艦隊更是不堪一擊,幾道聖旨命令北洋水師強行出戰,導致北洋水師全軍覆沒。而另一方面光緒也迫切用一場勝仗來鞏固自己的地位。

北洋水師全軍覆沒之後,李鴻章提出建議,希望清帝國和日本打持久戰。日本國土面積小,沒有足夠的資源支撐,無法迅速佔領中國,因此希望速戰速決,中國需要以廣大的土地換取戰爭的時間,不計一城一池之失,以大局為重,拖住日本,方能反敗為勝。事後,八年抗戰也證明這一主張的正確。

反思光緒不顧敵我國情幾道聖旨強行命令北洋水師決戰,帝黨翁同龢等人不顧國情一味主戰。翁同龢攜私怨而誤國誤民。實在上甲午海戰第一罪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