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碧桂園、美的投產口罩?

深藏功與名x


愛心企業出佛山啊!給我大佛山點個贊!

 此前,廣州日報曾率先披露佛山順德兩家“500強”企業美的、碧桂園“跨界”造口罩引關注。


美的、碧桂園則表示,企業的自產口罩,將優先滿足自身員工使用及馳援抗“疫”一線。另外,美的還拿出一部分向品牌會員免費派送。


據悉,碧桂園從謀劃項目到首批口罩下線,企業的“跨界”之舉只用了25天。企業介紹稱,在2月10日,碧桂園研究決定投資醫用口罩生產線。當天下午,碧桂園控股子公司博智林機器人公司旗下的博方眾濟正式肩負起碧桂園投資口罩生產線、生產口罩的重要任務。

據順德本地一家名為捷瞬的機器人企業介紹,美的為了造口罩,向該企業購入了一臺口罩機。但由於機器的一個關鍵部件供應商臨時違約,導致了口罩生產工作有所延遲。


龍先生旅行日記


從決定生產,到產品出廠,碧桂園僅僅用了25天!

這些“博方眾濟”牌口罩,是碧桂園旗下的博智林機器人全資子公司,廣東博方眾濟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

廣東博方眾濟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方眾濟)是碧桂園集團博智林機器人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成立於2019年,主營業務覆蓋福祉類設備產品、社區機構醫養服務及健康大數據應用三大領域。

公司以技術創新為驅動,致力為全球老齡醫養照護問題提供全方位解決方案。博方眾濟依託世界500強碧桂園集團的平臺,通過自身資金、團隊優勢以及整合研究能力,打造世界尖端的醫療機器人研發、生產、銷售全產業鏈平臺。

新冠疫情施虐,令到口罩一罩難求。

2月10日,為了支援抗疫一線,同時確保員工、合作伙伴、施工企業的口罩供應,碧桂園決定投資醫用口罩生產線。

當天下午,博方眾濟正式肩負起鳳廠投資口罩產線、生產口罩的重要任務。

一支40人的口罩生產專項工作隊伍迅速組建起來,從生產合作方的洽談、口罩銷售資質的申請認證、生產場地安排、原材料及產線設備採購、口罩包裝設計、銷售工作鋪排、財務資金核算等等,各項相關工作有序展開,口罩生產專項團隊正式投入運營。

說到研發醫療機器人,博方眾濟是專家,但生產口罩對於他們來說卻是一個全新的命題,口罩團隊要快速從研發醫療機器人跨界到生產醫用口罩,遇到的困難不只是無法面對面溝通,還有和供貨商的溝通,生產線改造,設備調試,還要取得口罩的生產資質等等流程。

設備採購的過程可謂是一波三折。當時,全國大部分企業仍都處於停工狀態。博方眾濟團隊,自2月10日起便馬不停蹄地為口罩順利投產搶時間、找資源。

從廣州到深圳,採購團隊尋遍各供應商,與各個廠家艱苦談判,歷時5天的現場考察,終於將兩臺生產設備買回來。

3月5日,生產線終於調試順利,原材料的採購也基本到位,碧桂園口罩生產線正式啟動運作。

這時候,無論是奮鬥在生產一線的團隊,還是在後方默默支援的員工,大家都既是滿懷期待。

3月6日,通過團隊的努力,碧桂園海南區域率先收到第一批碧桂園自家產的口罩,其它區域的口罩也將陸續到貨中。

歷時25天,碧桂園生產的口罩,從無到有。碧桂園再一次向世界展示了碧桂園的速度和擔當。


桐梓林歐陽娜娜


隨著多家企業“跨界”,多地的口罩產能也迅速增長。截至3月2日,廣東全省口罩生產企業共339家,醫用口罩和普通口罩產量達2080.89萬個/天。江西省在短短一個月內,口罩日產能從年初的不足百萬只,提升到日產能超過千萬只。

此前,兩家企業均通過全球採購,為湖北等地抗疫支援了大量口罩。隨著疫情的持續和企業復工復產,口罩需求有增無減。

3月6日晚,碧桂園旗下廣東博方眾濟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博方眾濟”)宣佈,其口罩生產線已經投產。

碧桂園從2月10日開始部署口罩生產線,並將這個任務派給了博智林機器人的醫療科技子公司博方眾濟。2月13日,碧桂園通過國強公益基金會追加捐贈1億元人民幣抗疫,其中部分即用於建立口罩生產線保障口罩供應。

和美的一樣,碧桂園的口罩生產背後也離不開強大的順德製造業體系。相關人士介紹,碧桂園口罩生產線佈置在佛山市潔邦衛生用品有限公司內。在安裝調試過程中,順德區有關部門還協調了捷瞬機器人等生產口罩機的其他企業進行支援。此外,碧桂園還採購了佛山市松川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的4臺口罩包裝機。


待續微笑


從企業社會責任來說,這是一個大企業應有的氣度,在國難當頭的時候,大企業不單單是捐款(不是說捐款就不走心,圖省事,但是現在的情形是,很多東西有錢也不一定能買到,比如說像口罩、防護服這樣的醫療物資),所以除了捐款之外,還充分發揮自身的能力,利用自己原有的生產線、供應鏈、技術等各種條件,開展防疫用品的生產,更是一家大企業水平和能力的體現。

保障抗疫一線,以及員工、合作伙伴、施工單位的生產經營安全,碧桂園博智林機器人公司旗下博方眾濟公司正式承擔組建“碧桂園”牌口罩生產線;3月5日,生產線終於調試順利,原材料的採購也基本到位,鳳廠牌口罩生產線正式啟動運作,首批10000個“博方眾濟”牌醫用一次性口罩生產成功,日產量可達40萬個;作為碧桂園博智林機器人公司旗下的專攻醫療機器人領域的博方眾濟公司,承擔起建立口罩生產線、生產口罩的重任。




魔人布歐TT


疫情口罩脫銷,口罩生產壓力巨大,有能力的企業,像三菱、美的、碧桂園等公司紛紛發展口罩生產線,通過實際行動參與抗擊疫情當中,在國家危機時刻站出來,利用自己的優勢助力抗疫,這完全體現了一家企業的責任擔當和大愛胸懷。

據瞭解,此次碧桂園引入博智林機器人技術,研發升級口罩生產線,推動科技服務,科技創新。公司在短時間內快速完成了生產場地安排、產線設備採購、合作方洽談和資質認證等一系列工作。其生產的口罩,將通過國強公益基金會支持抗疫一線,同時確保員工、合作伙伴、施工企業的口罩供應。

除了保障口罩的供應,從企業生產口罩這個行為,也可以看出這是企業的另一種多元化佈局,雖然口罩是小產業,但是也能吸收勞動力,分散企業應對風險壓力,算是在疫情影響經濟受挫的情況下,在危機中尋找機會的戰略。


海島1號


在口罩緊缺、甚至出現假冒偽劣口罩在市場上橫行的時候,這些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都會站出來。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並非內心想為社會分擔就可以去做,畢竟是有條件的。其實除了春節期間的市民對口罩的需求外,接下來的復工復產,zf單位肯定會要求企業有防疫物資才允許復工,所以這些企業也算是高瞻遠矚吧。



首先碧桂園有別於其他房地產企業的地方是它是全產業鏈,子公司眾多,合作公司更是,那麼為了員工、合作伙伴、施工單位的生產經營安全,口罩的需求缺口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那他有什麼條件呢?


還真有,碧桂園博智林機器人公司旗下博方眾濟公司是個搞健康的,聽說購買生產線聯繫原材料的時候還是很艱難的,但他們都克服了。3月5日,生產線終於調試順利,原材料的採購也基本到位,鳳廠牌口罩首批10000個“醫用一次性口罩生產成功,日產量可達40萬個;


同時口罩製作也算是科技服務生活的一種表現吧。


松果兒圍觀


佛山順德兩家“500強”企業美的、碧桂園“跨界”造口罩引發了打家的關注。

日前,第一批“碧桂園牌”“美的牌”口罩也正式下線。兩家企業自產的口罩,將優先滿足自身員工使用及馳援抗“疫”一線。

據悉,碧桂園從謀劃項目到首批口罩下線,企業的“跨界”之舉只用了25天。

在2月10日,碧桂園研究決定投資醫用口罩生產線。當天下午,碧桂園控股子公司博智林機器人公司旗下的博方眾濟正式肩負起碧桂園投資口罩生產線、生產口罩的重要任務。

隨後,一支40人的口罩生產專項工作隊伍迅速組建起來,從生產合作方的洽談、口罩銷售資質的申請認證、生產場地安排、原材料及產線設備採購、口罩包裝設計等,各項相關工作有序展開,口罩生產專項團隊正式投入運營。

通過實際行動參與抗擊疫情,體現了世界500強企業責任與擔當,點贊!


胡椒粉說


目前疫情口罩脫銷,口罩生產壓力巨大,有能力的企業紛紛發展口罩生產線,通過實際行動參與抗擊疫情當中,體現企業責任擔當;個人覺得碧桂園引入博智林機器人技術,研發升級口罩生產線,推動科技服務,科技創新。 企業另一種多元化佈局,雖然口罩是小產業,但是也能吸收勞動力,分散企業應對風險壓力。一支40人的口罩生產專項工作隊伍迅速組建起來,從生產合作方的洽談、口罩銷售資質的申請認證、生產場地安排、原材料及產線設備採購、口罩包裝設計等,各項相關工作有序展開,口罩生產專項團隊正式投入運營。作為房企,碧桂園“跨界”造口罩難度則更大,儘管涉足醫療機器人研發,但對於承接了生產口罩任務的博方眾濟來說卻是一個全新的命題。




小飛象會跳舞


疫情發生期間,中國不少企業如車企等製作企業跨界投產口罩,作為房企的碧桂園也加入生產口罩的行動中,讓我們看到了很多企業的社會擔當,以及中國企業的實力和強大。當然碧桂園已經不完全算是房地產公司了,集團旗下的博智林機器人技術,已經算是走科技路線的製造企業了。

 

這些投產口罩的企業,一方面緩解口罩壓力,一方面也吸收一部分勞動力。

 

各大企業利用各自的資源優勢參與到這次抗疫行動中。這些企業不只是捐款了事,更是動用各方資源為前線提供切實需要的醫用物資和生活物資,給這些企業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