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时,只为喝茶。

还是个卖茶小妹时,特喜欢的一首关于茶的诗,今天突然想起了这七碗茶诗,分享给大家。


喝茶时,只为喝茶。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唐代_卢仝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馀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中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坠在巅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卢仝,一位被世人称之为茶仙,与写第一本茶书《茶经》_陆羽齐名。这首七碗茶诗虽写的是江苏宜兴的阳羡绿茶,那一碗,二碗,三碗,四碗,五碗,六碗,七碗的茶汤写出了每一泡茶汤的精华和精神感触。
一碗喉吻润,第一碗喝下去喉咙刚好被润湿,打开喉咙的所以触感。

二碗破孤闷,第二碗下去,喉咙打开后感受到茶的香气,味感,把心里多少郁闷和茶水一起吞进肚里。

三碗搜枯肠,第三碗下肚,把所有接触到茶汤的器官都提起劲啦,那感觉,什么语言都不能形容啦,像卢仝诗仙说的,可能要“五千卷文字描述啦”。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第四碗喝下,有在多的烦心事,不平等的事,都向毛孔外散去,全身,舒畅...
五碗肌骨清,第五碗下去,自己感觉骨头,皮肤都随着茶汤一起,像飞起来一样,通透...

六碗通仙灵,这第六碗下肚,自己快成仙一样轻盈,没有烦恼,忧愁,。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舒畅舒畅啊。
以上也只是我自己喝茶时对这七碗茶诗的的理解,每个人对这七碗茶诗的理解不同,但是境界是大致一样的。


喝茶时,只为喝茶。



让我们在喝茶时,静下心来,只为喝茶。


喝茶时,只为喝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