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乾隆皇帝是怎麼選拔專家的,秒懂文博災難是必然的

乾隆愛極了收藏,當他還是寶親王的時候就開始搞收藏了。藏品之多,價值量之大,堪稱私人博物館。

“乾隆館長”光憑自己的腦力,也難以記全自己的藏品,有時候心裡想著一件寶貝,卻記不清自己藏於何處,甚是窩火。 於是他命人整理了一本收藏目錄——《石渠寶笈》,將自己收藏物品的數據詳盡的編撰成冊。


看看乾隆皇帝是怎麼選拔專家的,秒懂文博災難是必然的


錄藏品約有數萬件之多,其中晉唐宋元書畫2000件,明代書畫2000件,是明清兩代,600年宮廷收藏的總結。這部鉅著《石渠寶笈》現在在故宮的陳列館裡,被故宮博物館所收藏。乾隆的一生,喜歡書畫,喜歡瓷器,喜歡玉石,喜歡收集天下的奇珍異品。


看看乾隆皇帝是怎麼選拔專家的,秒懂文博災難是必然的


圖 |《重屏會棋圖》 五代 周文矩 故宮博物院藏


看看乾隆皇帝是怎麼選拔專家的,秒懂文博災難是必然的


圖|乾隆皇帝御璽田黃石三聯璽,

目前被故宮收藏,價值無法估計。


皇帝的贗品


滿朝文武百官,鄉紳富甲都知曉乾隆對收藏的痴迷,所以他們也經常會向乾隆獻上在民間尋來的寶貝,其中難免會有些魚目混珠的貨色。 “乾隆館長”每次收到這些獻禮時,都會仔細鑑定一番。雖然他入藏的寶貝不用花錢,但是這可關乎他一國之君的面子問題!

看看乾隆皇帝是怎麼選拔專家的,秒懂文博災難是必然的


萬一自己收藏了一件贗品,將來被人取笑,乾隆爺的面子可掛不住了!可人無完人,雜家好做,專家難成啊! 然而,乾隆確實收了不少假貨! 如蓋滿章的《富春山居圖》 ,贗品 ↓↓↓

看看乾隆皇帝是怎麼選拔專家的,秒懂文博災難是必然的

看看乾隆皇帝是怎麼選拔專家的,秒懂文博災難是必然的


乾隆收藏倪瓚《古木竹石圖》,贗品。↓↓↓

看看乾隆皇帝是怎麼選拔專家的,秒懂文博災難是必然的


1997年版的《故宮書畫圖錄》中,將當時臺北故宮博物館館藏的比較可靠的真跡彩色印刷,存在爭議書畫黑白印刷,而全書大部分是黑白印刷。 贗品讓“乾隆館長”也很苦惱,這文物多了他實在鑑定不過來呀!而有些品類他自己也拿不定主意,所以“乾隆館長”決定得引進專業人才。

海選掌眼人


據傳說,“亁隆館長”決定尋找一位眼力頗好的古陶瓷掌眼人。 御旨一下,各地薦者如雲,經過層層海選,送到京城的候選人有一百多人,百裡挑一。 “亁隆館長”的選拔方法: 乾隆悄悄命督窯官秘密仿製了一件宣德青花指日高升爐,爐身上的龍紋和海水紋仿得和真品幾乎一樣,青花髮色也十分類似。

看看乾隆皇帝是怎麼選拔專家的,秒懂文博災難是必然的

圖 | 明 青花飛龍爐


然後,亁隆又命下官在庫房裡挑選30件宣窯青花真品,將仿的一件混入其中。隨後召集那百餘名各州府選送上來的鑑瓷“專家”逐一出列,到現場鑑定,預先告知他們其中有贗品,讓他們從中找出來。 這些“專家”表演各異,有上手逐個撫摸的,有拿放大鏡湊近逐個細細辨識的,唯有一姓柴的揚州籍老人,只在那堆瓷器面前站了片刻,目光像秋風掃落葉地在那些瓷器上過了一遍,隨後附身從那堆瓷器中揀出仿的指日高升爐遞到乾隆面前。 乾隆率先鼓起掌來,此人原來就是聲震江南的大收藏家,御承堂的創始人柴瓊! 事後乾隆帝問他:“愛卿當時怎麼能掃一眼就知真假?” 他伏地奏道:“比如皇上不穿龍袍,有閱歷的人即使沒見過皇上,也能猜出八九分來!人有氣場,瓷器也各有氣場,到代的與仿的氣場不一樣啊!” 乾隆合掌大笑,讚道“真高手也”!


即便乾隆如此嚴格地用實物鑑定來選拔鑑定專家,其收藏依有不少膺品存在。而今所有的體制內所謂的“專家”,不是憑真才實學的鑑定“眼學”通過考核認定,而是以工作時間和學歷來任命或指定為“專家”,這種是專家還是磚家不言自明。經過數十年來這些磚家的胡作非為,不僅讓文博機構喪失了公信力,更為嚴重的是造成了空前絕後的文物外流巨大災難……


圖文來源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