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思维:90后就在那儿,为何代理人搞不定?


线上思维:90后就在那儿,为何代理人搞不定?

“我就想要抖音/公众号上推荐的那款产品。”

“我会上网查资料,然后再找人问,或者找人问了之后再上网确认。”

“我不喜欢陌生人打电话跟我讲保险,我自己能找到渠道去了解。”

这便是90后对于保险的想法和态度!显然,他们具有更强的主动性和个性。这种特性,使得不少70后、80初的代理人不知如何跟90后讲保险。对于此类问题,我们的建议是:回归销售的基本动作——KYC(了解你的客户),先了解客户,再谈产品。

那么,90后究竟是怎样一个群体呢?


1现状


他们是一个矛盾的共生体:渴望自由,却囿于生活。

01一边“丧”,一边努力

“我简直是条咸鱼”、“感觉身体被掏空”……“丧文化”不知不觉渗透到90后的工作与生活中,成为宣泄负面情绪的一种形式。

但是诙谐的吐槽下,依然坚持着未变的奋斗方式:刻苦学习、努力工作。最早的一代90后,已经开始成为职场主力。

02补救式养生:对“初老”的抗争

在“养生”这件事上,90 后一点也不马虎。夜要熬、奶茶要喝、酒也不能放弃,这是对生活追求的最后一点倔强。然后再用“补救式养生”,希望远离皱纹、血压、体重等“初老症状”。

03逐渐强烈的家庭责任感

日趋成熟的他们,逐渐承担起照顾家庭的责任——父母健康、孩子教育,都成为了他们奋斗的动力。尤其是父母,有报告显示,96.03%的90后认为父母比另一半重要。


线上思维:90后就在那儿,为何代理人搞不定?

所以,别再问90后先救媳妇还是救老妈这个问题了。事实面前,说谎伤脑筋,说实话伤感情。

小编寄语:现状隐藏着问题,我们能够看透多少现状,就能发现多少问题。


2顾虑


“补救式养生”可以暂时缓解 90 后的“间歇性焦虑”,但显然不能解决他们的长期性忧虑,例如:

1职场亚健康:没有看体检报告的勇气

根据数据,90 后最担忧的健康问题是皮肤状态、焦虑/抑郁、肠胃问题、睡眠不好……明明还是个宝宝,为什么身体散发出“中年人”信号?

线上思维:90后就在那儿,为何代理人搞不定?

2父母健康:年龄增长,负担加重

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的健康问题日益明显,照顾父母的精力和父母的健康支出。逐渐成为 90 后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也愿意为父母健康做出实际行动,但在发现父母已经很难购买到合适的保险后,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保障问题。

3经济压力:超前开支,暗藏风险

在长辈看来,90 后花钱貌似有点“大手大脚”。但是,从小有着较好生活条件的他们,“实用”、“划算”的消费观念还不足以打动他们,追求品位也重视品质,消费有主张,绝不为了省钱而将就,乐于为“喜欢”买单的消费观,让 90 后更能、也更懂得花钱。

线上思维:90后就在那儿,为何代理人搞不定?

然而,“超前消费”的习惯,让 90 后光鲜的背后,承担着不容忽视的风险,一旦发现突发性支出,只能通过对外借贷解决,这无疑进一步增加了还款压力。

小编寄语:所有的问题都将转化为需求,发现的问题越多,就越能精准地挖掘 90 后的需求。


3所需


在追求精神独立和自我认同的同时,90 后个人的家庭和社会角色所发生的转变,让他们更渴望获取“可触摸”的安全感。

1事业与家庭

根据《90 后保险态度》,“赚更多钱”、“家庭”、“努力工作”成为 90 后获取安全感的主要来源。相较于上一辈的任劳任怨,90 后在在事业、家庭上有了更加科学、理想的思维模式,并不提倡不以牺牲家庭为代价,获取事业的发展。

线上思维:90后就在那儿,为何代理人搞不定?

2用保险抵御风险

面对生活的压力和健康的威胁,90 后开始意识到:要“优雅”地生活,如何抵御未知的风险是关键——而保险成为了很多人的选择。

线上思维:90后就在那儿,为何代理人搞不定?

数据表明,在过去一年购买过保险产品的 90 后中,购买门诊医疗险达 7.91%,购买重疾险达 27.91%,购买健康险已进入众多 90 后的健康投资范畴。90 后风险意识的觉醒,让他们对保险保持较高的接受程度,并以更理性的态度,去了解、选择保险。

小编寄语:安全感来源于有效的解决方案,我们能帮 90 后解决什么问题,就能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安全感。


小结:


90后是充满活力、个性化、多元化的群体。如今,家庭和社会责任让他们负重前行,亟需保险“降压”。面对变化,代理人应该走近90后,了解90后,继而帮助90后。而这,即是顺应市场趋势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线上思维:90后就在那儿,为何代理人搞不定?

系列专题,续篇更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