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委会通知要求出班费给孩子班级买智能扫地机器人,说不用家长再搞卫生了,你怎么看?

美蛙英语


非常感谢“美蛙英语”老师来邀请我回答这个问题!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没有看到这个事件,我目前不知道是在哪里发生的事情,对于这个问题,我来谈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这件事说的是家委会通知要求出班费来给孩子买智能扫地机。家委会到底是已经出了这个通知,还是提出这个要求呢?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家委会?

家委会是“学校家长委员会”的简称。学校成立家委会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家长与学校的联系,如反映家长对教学工作的意见、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等。家委会只是由家长组成的一个组织。因此,所做的工作都是代表家长,是一个公益性的组织。


家委会的主要职责有:

  • 1、积极参与学校管理,了解学校的发展规划、工作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合理化建议。

  • 2、关心学校各项工作,参与学校各种重大教育、教学活动。

  • 3、积极争取家长的支持,充分挖掘家长资源,为学生服务。

  • 4、反映广大家长要求,让学校及时了解家长的心声。

  • 5、协助学校调解家长与学校、教师之间的争议和矛盾。

  • 6、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并能协助老师做一些准备工作。


从以上这些职责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家委会只能反映广大家长的要求,而不能自行作决定和通知。给班级买智能扫地机的事情,首先应该遵循所有家长的意见,并且根据家长的意见来决定。


我的看法是不需要给孩子买智能扫地机。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品质。

现在很多孩子在家里都是娇生惯养,很少做家务。父母要教育好孩子,除了教育孩子要好好学习以外,要让孩子知道劳动是生活中的一部分。父母要培养他们爱劳动的品质。如果孩子在家里不做家务,在学校里又不劳动的话,孩子基本上就丧失了劳动的能力。而我们培养出来的孩子只是一个会读书的“巨婴”。

我们小时候读书时,不但要学习,而且在家里还要做很多的家务活,在班上还要做值日生。扫地、拖地、擦桌子、擦玻璃窗什么都干,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的学习成绩。大家在一起劳动,还能培养相互合作的优秀品质,对自己也是一种锻炼。

因此我不建议给班级买智能扫地机,应该让孩子们自己去劳动,家长不要去包办。



二、家委会不能随便使用班费。

班级里的班费是不能随便使用的,是有规定的。班费一般会用在孩子的学习上或班级的公共活动、公益活动。它是由班级每位学生平均负担,用于班级学生的公共支出。比如,学生需要购买一些学习资料,复印、打印等等就会用到班费。班费是维护班级正常运转,保证班集体公共活动、公益活动的专项资金。来自于学生,服务于学生。班费的开支项目应本着公开、合理、实用、节约的原则。

如果用班费来购买智能扫地机,这明显是不合理的,这完全是不必要买的东西。不符合班费使用要节约的原则。无论从哪方面来说,家委会这样做都是不合理的。只有让孩子参与劳动,他们才会更加有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才能更加理解劳动的意义。



以上是我个人的看法。您有什么看法欢迎在下方留言。我是雨后山林静,一位正面管教讲师。感谢您为我点赞并关注我!


雨后山林静


关于教室卫生问题,高年级学生自然可以自己搞定,但是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把整个教室打扫干净确实比较困难。我儿子今年刚上一年级,他在家还是一个吃饭穿衣都需要大人照顾的小毛孩,也不怎么会扫地,而且有些比较高的地方,孩子们根本就够不着,更别说去打扫了,所以在学校做值日这个任务肯定是不能很好完成的。而一开始老师也是要求家长去帮忙做值日,我觉得这个也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扫地机器人价格不是很贵,分摊到每个孩子身上没有多少钱,又能很好解决教室的卫生问题,我觉得还是可以操作的。毕竟家长也没有那么多空闲时间天天去帮助孩子们做值日,一天两天可以,时间长了恐怕就难以坚持了。

题主既然提问了,应该是对这件事不是很赞同,是不是扫地机器人价格比较贵?需要每个孩子分摊不少的费用?我想如果家庭确实贫困,拿不出这笔钱,家长可以和老师沟通一下,看看老师能不能给予特殊照顾。对大多数家庭来说,这笔钱应该还是不成问题的,大家少在外面吃一顿饭,什么都有了。不知道朋友们都是怎么做的,凡是和孩子学习有关的花费,我是不会心疼的,几十几百甚至上千我都愿意出,只要真正对孩子学习有利,对孩子成长有帮助,我都会不遗余力去做。和孩子的成长相比,那点小钱又算得了什么?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孩子的年龄完全可以自己做值日,那我不支持班级买什么扫地机器人。虽然机器人可以免除孩子的劳动,但是也会不自觉助长孩子们懒散的坏习惯。我们一直讲究劳逸结合,孩子在学校上课大多数时间都是坐在凳子上,我们知道坐久了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不利。孩子在课余时间打扫教室卫生,适当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不仅能保障教室里干净整洁的环境,营造舒适的学习氛围,更能锻炼身体,增强动手能力,养成从小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益处多多。


小Z老师扎马尾


我儿子小学三年级,窗帘都要家长掏钱洗,一个学期最少一次200块,扫把簸箕卫生用品,需要买什么,都是家长委员会几个有官瘾却缺乏能力的人在经常提要求,美其名曰是为了孩子,其实是为了满足她们几个的私欲,在这里说的是不好的家委会,好的家委会成员还是有的


阿霞88497


我们就是一年级的一直是家长在打扫卫生,每个周我都会去,但是我这个人属于那种比较实干型的,有的家长去了是为了和老师套近乎拉拉呱,实话人家聊天的时候,我在带着孩子们打扫卫生,所以别的家长没干活却是給老师留了印象,我这个每周都去干活的,老师反而不知道,我觉得我是真失败。


手机用户59904973097


😂😂😂只能说现在的教育很奇葩,我记得我们小时候上学打扫卫生都是轮流来,学校不仅仅是学习知识,还有生存之道,打扫卫生这个是最好的锻炼不是,现在的孩子太娇弱,学习也是老师教育父母不懂,现在是父母辅道,要是父母会就不得送去学校了哦


佳虞儿


本来卫生就是应该孩子打扫,为什么越活越不会干活了?自己小时候班级卫生都自己班级同学一起搞,每周一次大扫除。每天轮流打扫卫生,还有那时候要参加学校组织活动上街捡地上垃圾,还发宣传单给路人十不准。

现在家长都怎么了?这哪是爱孩子,兼职就是害孩子。


笑晓媛媛


这打扫卫生也是一种学习方式,怎样跟同学合理安排好班里的卫生,还有责任感,你这叫什么事,我儿子幼儿园了,周五下午就腾一个下午的时候给小宝贝们打扫卫生,老师从中指导,现在干活麻溜,有了知识没动手能力,这是废人吗,太恐怖了,还扫地机……现在的幼儿园都知道垃圾分类了……


不愿透露名的黄瑜


您好,笔者认为,用智能机器人打扫卫生,不可取。

题主说,家委会发出通知,有家长共同出钱,购买智能机器人,进行卫生打扫,以后不用家长来搞卫生了。

看到这个问题,笔者很迷茫,也许是笔者孤陋寡闻,难道学校教室的卫生是由家长来打扫的吗

1.教室的卫生是应该由学生来打扫的。

学生上学,学到知识,考试考出一个好成绩,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因为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但是,学习并不是学生生活的全部,同时学习也包括要学习劳动能力,动手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如果连学生打扫卫生的任务,都有学生家长来代劳了,那我们的学生的劳动能力和劳动观念从哪里培养?这就不奇怪,高分低能现象,这也不奇怪了“博士巨婴”现象,我们培养的人才,是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个只会考试,只会做题的人,一个没有劳动观念,没有生活能力的人,就是废材。

2.请学校老师不要再给家长布置“花样作业”了

现在全社会都在叫苦:当学生家长太难了!老师留家庭作业,要通过微信发到家长的手机上,再由家长转达给学生,作业要由家长来检查对错;班级搞活动,要有家长赞助,要有家长参加;甚至连班级的卫生也要由家长来打扫。

学校能不能少搞些花架子?老师不要再给家长布置这些“花样作业”了,家长有教育义务不假,家庭长是负责家庭教育的,布置作业和检查作业应该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直接发生的行为,教室的卫生应该由老师引导,学生边好值日表,有学生来完成打扫任务,绝对不应该把打扫卫生的任务也分配给学生家长。家长也有权拒绝这样的指派。家长也是人,家长也有工作,家长也有其他的生活,老师把自己应该完成的工作任务分配给家长,这与垄断行业的霸王条款有什么区别?家长为了孩子,把怨气憋在心里,只能哑巴吃黄连。

3.家委会成员要科学规范的执行职责,不能乱作为

家委会成员是由家长共同选出的,值得信任的一个组织,是为家长服务的,不是用来溜须老师的,可是,有的家委会,变成了变相向老师行贿,向老师拍马的霸王机器,打着各种旗号,向家长索取钱财,变相送给班主任老师,求取班主任老师对自己孩子的偏心。

4.家长要勇于说“不"

有的家长怕孩子在学校里受气,怕老师给穿小鞋,就忍气吞声,对不合理现象,即使很不愿意接受,但是为了孩子,也不敢拒绝,免为其难,去博得老师的欢心。其实家长必须要团结起来,对不合理的现象,对丑恶的现象,要敢于说“不”,该揭发和斗争。

综上所述,家委会是为学生家长服务的,是老师和家长沟通的桥梁,但是家委会一定要发挥积极作用,不能乱作为。学校和老师也不要给给家长布置∥花样作业”,家长们早已难堪重负了。就打扫卫生这件事来说,应该由学生来完成,不能让家长去完成,更不用去购买智能机器人来完成。学生需要培养劳动观念,也需要学习和锻炼劳动技能。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图片来自网络,如侵立删。


诗林撷英


感谢题主提出的问题,如果你问我对这件事情有什么看法那么我会告诉你请不要纵容了家委会和学校的这种不良风气!

根据题主提出的问题我们可以分成两个方面来探讨一下

第一,家委会组织购买扫地机器人

第二,不用家长再搞卫生

首先我们来说说第一点,家委会。众所周知家委会的作用是辅助学校的一个职责,而不是对在校学生的生活进行干扰。家委会的家长心疼孩子们这我们都能理解,但是这也同样的扼杀了培养孩子们自己动手的能力

其次不用家长搞卫生,我就不明白了,孩子上个学为什么需要家长去学校里面做卫生呢?我们都是从小上学从学校里面毕业出来的,也没有哪个家长去学校里面给孩子做值日打扫卫生啊。

社会在进步我希望我们的思想水平也能够有所进步,不论是孩子家长还是学校。古语说得好,教书育人,不要光教书还要育人,现在社会的人心浮躁,只知道一味地赚钱而忽视了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思想来对待我们祖国未来的花朵们!


戒惰儿


前段时间听说有家委会筹钱装修教室、安装空调,筹钱给班主任老师买摇篮(女教师生了孩子),现在又要收班费买扫地机器人。我看要不了多久,就会众筹给班级请菲佣、请英国管家、买劳斯莱斯接送上下学。

且不说,智能扫地机器人在教室根本不适用——桌椅腿子太密集钻不过去,就算真的很有用(比如立式空调),家委会这样做,有没有征得所有人同意?有没有考虑其他家长的经济承受能力?以及,有没有讨论此决定的实际意义?

有些家委会委员认为:一项决议,只要多数人同意,就可以执行,家委会获得了全体家长的授权,家委会通过了,就相当于大多数家长同意。

这是对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的错误解读。


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有效的前提是,对某个事项的讨论是合理合法和无法避免的。比如,一群迷路的驴友走到岔路口,走左边还是右边,需要作出决定,在没有更多帮助决策的线索出现时,就应该遵从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因为在这时候,“向前行走”是合理的和无法避免的,必须作出选择。

但给教室购买扫地机器人,这件事的合理性存疑——不一定有用,合法性存疑——是否与学校的管理制度相抵触,并非无法避免——不买扫地机器人对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无显著影响。所以,这时候,并不适用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而其他表示质疑的家长,也不是质疑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而是认为家委会不应该把这件事提上议事日程。

提出此类建议的家长,一般经济条件较好。看到孩子们打扫教室时,灰尘乱舞,担心危及孩子的身体健康。有这种想法很正常,我也常为此担忧。但是,好一点的扫地机器人,价格昂贵,班级人数不多的话,分摊到每位家长,可能也要上百元。对于经济困难的家长来说,也会增加一些压力。特别是,今天是扫地机器人,明天是装修教室,谁知你哪天又要整出哪一出?比如装空调,价格近万元,即使众筹,也是笔不小的支出了。前段时间网上有个说法(估计是谣言),说某地有家委会提议众筹给老师买车。这就越发荒唐了,你敢买,老师绝不敢要。不过,也侧面看出,某些家委会成员,根本没有把家长的利益放在首位。

我不反对有钱的家长主动捐赠一些确实有益于孩子们身心健康的设备,当然前提是必须安全且不违反学校的管理制度,以家委会的名义绑架其他家长意志,是不妥当的。家长们尤其反感这点。

教室卫生,关键在于管理。教育学生不乱丢垃圾,每次打扫卫生要彻底,定期冲洗教室,平时用拖把而不是扫把。这样,教室里的灰尘并不多。

成立家委会的初衷,是让家校沟通更顺畅。家委会的职责,既是为了协助教育教学管理,也是为了对学校和教师进行监督。成立家委会的程序,应是学校组织,家长自主选举。但在实践中,大多数家委会成员都是自荐和老师指定,没有固定的章程,也没有明确的职责。以致,家委会不但不能代表广大家长和学生的利益,反而代表了学校和老师的利益。更多时候,是代为收取各种费用,以帮助学校和老师规避风险。这样的家委会,肯定会招致其他家长反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