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圈》第67節:生物界的繁殖大有講究,袋鼠懷孕中竟還能懷孕

生物故事第8節~本節話題是繁殖,它是包括人類的絕大多數生物的本能。

《地球圈》第67節:生物界的繁殖大有講究,袋鼠懷孕中竟還能懷孕

1☞生物的繁殖週期,各不相同,人類定為十個月左右。一些昆蟲只要幾個月,而大部分哺乳動物要很久,如鯨週期12-16個月,大象要18-22個月,出生後都較大。高山蠑螈生長在阿爾卑斯山,平均壽命只有十幾年,但繁殖週期最長可達三年。世界第二大的姥鯊也如此,繁殖率如此低,人類又在捕殺,已在滅絕的邊緣。另外,生物界和人的正常繁殖年齡都有規定,除了少數人類六七十歲仍能繁殖後代的事兒,動物都遵守了。

生物一次繁殖幾個後代?人類一般1~3個,多的4~8個,世界記錄是十多個,著實稀奇。大象這類,固定一兩個。狗、貓、豬等,個數總是很多。當然,最多的數蜘蛛、海馬等生物,達成百上千個。整個食物鏈中能量的供給像個金字塔。越到高端,能量供給總體上越少,無疑節省能量才最經濟。所以,為了維持種群生存,越頂端就不得不更加嚴格地靠自身來限制數量,而食物鏈下游的生物,生存條件惡劣,為了,彌補弱勢,便進化出更強的繁殖能力,來通過數量的優勢,增加生存的可能性。

《地球圈》第67節:生物界的繁殖大有講究,袋鼠懷孕中竟還能懷孕

交配時間呢?最短的是長頸鹿,只需1秒。它們低頭的時候,心臟距離很遠,血壓比人類高很多倍,理論上來說,低頭喝水就會腦出血。但是為了適應這種進化,頸靜脈有7個閥門,可控制血液向下倒流,強大的心臟和更厚更緊的皮膚也及時完成腦部供血,才可處於高血壓中,所以交配必須快而有效。

長的則歸屬馬島縞狸,能持續交配8小時,雄性一旦無法滿足“雌性”需求,雌性便會另覓佳偶。

2☞一般來說,人類女性肚子裡有寶寶時,是無法再來一個的。因為在各種激素作用下,它們無法開始生長。但在非常極端的情況下,也可能會出現不可思議的“孕中孕”,經調查,至今僅有10例左右,且備受爭議。

《地球圈》第67節:生物界的繁殖大有講究,袋鼠懷孕中竟還能懷孕

可在生物界的袋鼠身上就顯得稀鬆平常了。袋鼠本身就自帶兩個子宮三個陰道。就像倒班一樣,可以輪流繁殖。這特殊的生理構造能力,在哺乳動物中是唯一一種。

哺乳動物在繁殖策略上,主要分為三大類。包括人類、貓狗豬牛羊馬在內的哺乳動物,是我們最熟悉的,通過一系列連接,從中不斷汲取營養和氧氣,並向外排出廢物,來完成後代生長。

而第二類則是最奇怪的單孔類哺乳動物,包括4種針鼴和鴨嘴獸。所謂單孔,指的是它們交配、繁殖、排洩、排遺都在同一個腔體內完成。第三類就是有袋類了。

《地球圈》第67節:生物界的繁殖大有講究,袋鼠懷孕中竟還能懷孕

絕大多數哺乳動物在繁殖完後代後都會有一個的停育期,這樣能有更多精力來照料後代上,並給身體足夠的恢復時間。

袋鼠則不同,生長成熟後就會馬不停蹄地進入繁殖模式,永不停止。

這種特殊的繁殖模式,也能讓袋鼠儘可能地擁有更多的後代。

所以,當一隻母袋鼠是非常辛苦的。它們經常在同一個時期內養育著三個獨立的後代——一隻是留在育兒袋內吸奶的袋鼠寶寶;一隻是已能在育兒袋外活動但仍需要喝奶的小袋鼠;還有一隻則是在子宮內等待出生的袋鼠胚胎。因此,我們還可以看到母袋鼠的育兒袋內一共有四個乳頭,其中兩個脂肪含量較低,供剛出生的小袋鼠食用,而另外兩個脂肪含量較高的乳頭則供稍大的袋鼠食用。

《地球圈》第67節:生物界的繁殖大有講究,袋鼠懷孕中竟還能懷孕

還可以通過抑制後代生長來暫停繁殖,等適合的時機到來,才會繼續生長,就像安裝了一個暫停鍵,實現按需調整交配和繁殖的間隔。這類哺乳類動物已超過130個物種。但此抑制能力一般不會太長,而沼澤袋鼠則能抑制長達11個月。直到大的斷奶後,休眠狀態的小的才會繼續發育。看來,生物界的繁殖也大有講究。

《地球圈》第67節:生物界的繁殖大有講究,袋鼠懷孕中竟還能懷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