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号:用法最复杂的称号【2020语文提分】

5分钟带你学语文,我是南山有驴,一个大语文硬核宝藏老师。

我们讲过了谥号、庙号、年号、尊号。同学们终于长舒了一口气,总算是把这些麻烦的称号都学完了!对此,有驴君只想说两个字:呵呵。因为还有一个比那四个复杂一万倍的称号,就是封号。

【问题】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弟”,唐以前指同曾祖父不同父亲而年幼于己的同辈男性;唐以后指同祖父不同父亲而年幼于己的同辈男性,同今之“堂弟”。

B.“诸生”,是古代中国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呼,明清后又指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

C.“贵人”,皇帝妃嫔封号之一。东汉光武帝时始置,其位仅次于皇后,清代置贵人于嫔位之下,后世也把贵人当作对地位尊崇的人的尊称。

D.“崩”,古代对死的一种讳称,专指皇族的死亡。诸侯死曰“薨”;士死曰“卒”;士大夫死曰“不禄”;庶人死曰“死”。


知识点解析

现在一说到封号,常说的是某某被封号儿了,比如谁被肖战粉举报后封号了。今天说的“封”号,不是封禁,而是分封。

封,很明显是个动词,是【上】对【下】的一种赐予。通常是古代的帝王把爵位或称号赐给臣子。所以先区分一点,谥号、庙号、年号、尊号,都是给皇帝用的,而封号则是皇帝给别人用的。当然,也有那不要脸的皇帝,自己封自己。比如明朝的正德皇帝,有一回精神病犯了,封自己为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等于特朗普有一天撂挑子,不当美国总统了,非要去当国防部长。这就是大语文的魅力,总能增加一些奇怪的知识。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封号层出不穷,用法千奇百怪,别说5分钟带你学语文,5天5夜也讲不明白。我们这里只讲中学时最常见的,让你一看到试题,知道这说的是封号。

首先我们得理解,封号是干嘛的。本质上,这是表示身份和特权的称号。皇帝坐江山,但他就是哪吒,三头六臂,也不可能一个人管理天下。他必须分享他的权力,让许多人帮他一起治理天下。对于那些贡献非常大的人,光靠给钱、给官职,这是远远不够的。皇帝必须把自己的特权也分出去,让这些人都成为“特权阶级”,天天吃特供食品,人家才愿意卖命。

用现在的例子来说,你带着亲戚朋友创业,事业越做越大,你不光把要经理、部长的位置给打天下的兄弟们,还要给公司的股份。甚至干脆把湖北、武汉的分公司都给人家,封一个“湖北王”“武汉候”,以后只要公司还在,湖北分公司的利润就有他一份。这样人家才愿意帮你去经营公司。

这么说来,分封也算是一种股份制。封号就是股权持有证明。

如果你给的是你的儿子,在古代一般就是封【王】。比如著名的秦王李世民。是李渊封儿子为王。王是很大的分封,一般享有土地,享有政治和经济特权,甚至有一定的军事权力。我们通常说的“王爷”,就是这种。老皇帝的本意,肯定是希望自己的儿子们占住重要的位置,彼此团结一心,共同维持国家。不过历朝历代,王爷们造反作乱的也有的是。

如果你给的是那些一起打天下的兄弟,和你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一般是封【公侯伯子男】这样的【爵位】。中学生只要记住【公候】两个字就可以了,这是我们平时最常见的。比如提到“卫国公”,一般就指的是唐朝名将李靖,所以李靖也叫李卫公。《红楼梦》虽然有点架空历史的意思,但“荣国公”“宁国公”也是这种。而说到候呢,淮阴侯,就是韩信,留侯,就是张良,这已经成了文化常识了。

封侯几乎是古代中国人的人生最高梦想。《滕王阁序》里有“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就是说汉代名将李广这辈子都想封侯,这辈子都没封上。为啥这么热衷于封侯呢?因为侯爵不仅是荣誉和政治地位,也有经济特权。爵位伴随着“食邑”。有一个词叫“万户侯”。毛主席有诗“粪土当年万户侯”。这一万户人,都是侯爵的“食邑”,供他吃供他喝。古代生产力不发达,万户是非常惊人的。不过在今天,一个大型小区就有一万个家庭,万户侯可能一下子就变成xx小区区长了。

这里还要说明,第一,春秋战国时中国是分封制,后代是郡县制,公侯伯子男在不同时期,其权力义务都不一样。第二,西方的爵位,也翻译成公侯伯子男,但其内涵也不一样,不能用中国的爵位去套西方的爵位。

谥号、庙号什么的,女性拥有者不多,而封号里,女性则大放异彩,历史上很多女性都有封号。比如说杨贵妃,这个贵妃,就是封号。现在还有很多宫斗剧,延禧攻略、甄嬛传,里面这个淑妃那个华妃的,都是女性的封号。

但我们也要认识到,再尊贵的封号,也是男人给的,要看男人的脸色。现代女性,通过劳动,经济上能自食其力,不看任何人的脸色,那比什么贵妃娘娘都好得多。


参考答案

D【解析】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士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死曰“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