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作为农业产业化主导产区

<table> 将作为农业产业化主导产区

九龙镇金鸡村垦造水田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0%,正在进行田埂及路沟渠的收尾施工。

/<table>

“一辈子务农,从没耕过这么规整、这么宽阔的农田。”在英德市九龙镇金鸡垦造水田施工现场,金鸡村党总支部书记陈观水感慨道。

自复工复产以来,金鸡村重新传来机械运作的轰鸣声,这是英德市垦造水田项目之一,也是单个行政村面积最大的项目。通过平整土地、改良土壤、修建灌溉排水工程及田间道路,将旱地盐碱地打造成高标准农田。项目自去年5月份开始推进,建设规模为2070.73亩,工程总造价1.24亿元。目前已完成项目的80%,正在进行田埂及路沟渠的收尾施工。

2000余亩旱地盐碱地变良田

金鸡村位于九龙镇东部,是九龙镇规模较大的一个行政村,有36个村小组,近5000多村民,耕地面积3000余亩,垦造水田面积占全村耕地面积一半以上。

“村里年轻人都出去打工,土地很多丢荒了。”陈观水告诉记者,这片地在改造前大部分是旱地或盐碱地,肥力很低,加上没有沟渠和机耕道路,无法灌溉和机械化耕作,即便还在耕种的也仅是旱地作物,经济价值不大。

同时,该地块有一部分用来种植砂糖桔,受近年黄龙病影响,砂糖桔收成锐减,因为尚未替种农产品,发病的砂糖桔果树无人打理,成片成片地丢荒。

经过近一年的垦造,这片昔日的荒山变成了一个“田成方、路成框、渠成网”的现代化高效农业生产区。“通过改良不仅增加土壤肥力,还可以进行机械化耕作,修好水渠和机耕路后,村民们不用再望天吃饭。”陈观水说,土地整合改造后准备引进技术先进、有实力的农业企业,发展特色农业项目。目前,已经有一些颇具实力的农业龙头企业主动上门洽谈。

党员成为工程“助推剂”

由于垦造水田项目占金鸡村耕地面积近一半,涉及28个村小组、数千人,各种矛盾纠纷纷而来,而党员则成为工程推进中的“助推剂”。

去年5月以来,九龙镇专门成立垦造水田项目工作领导小组,镇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工作组和驻村干部、村干部积极动员村民整合土地,进村入户动员宣讲政策。

“项目推进过程中,面临最大的难题就是坟地拆迁和村与村之间的界线问题。”陈观水介绍,为更有力推进项目,金鸡村优化基层党组织,将原有的五个支部整合成两个支部,党员带头开展实地测量和现场无偿提供服务,协调村与村之间、村民与村民之间的纠纷及青苗补偿等,工作组用了不到三个月完成这些工作,去年8月迎来正式动工。

目前,施工方已租赁大巴车前往湖南、贵州等地接返劳务人员,弥补湖北籍劳务人员空缺,施工人员到岗率达到100%,项目预计本月底全面完工,进入验收阶段。

计划打造2000亩水稻基地

“2000亩土地的垦造,将为九龙镇全域旅游再添一个亮点。”九龙镇党委副书记姜万河表示,近年来,九龙镇正大力推广全域旅游和农业产业化,这片改造后的土地将作为农业产业化主导产区,同时也作为全域旅游一个附加功能,发展旅游同时带动当地产业化发展。

如今,九龙镇已经打造了6000亩桑芽菜基地、3000亩芭乐果基地、5000亩粉蕉基地及1000亩的坚果基地,再打造一个2000多亩水稻基地,将多层面打造全域旅游格局。

通讯员 黄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