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出“幸福井”生活有盼頭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劉躍兵 通訊員 陳健林 任澤旺

3月23日一大早,江永縣夏層鋪鎮馬蹄村湖廣界自然村的村民們在澆水翻地,田間地頭一派繁忙。

夏層鋪鎮負責人介紹,村民用於春耕生產的水,可來之不易。

湖廣界自然村自然條件差。因常年缺水,以前村裡只有部分耕地能種下莊稼。全村26戶76人,在2014年底,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43人。

為改變缺水狀況,多年來,村民們可沒少花心思,但沒有成功。

怎麼辦?2017年,江永縣委黨校幹部、駐馬蹄村第一書記周名傑決定改變思路,帶領大家到附近山上找水源。

當時,正值盛夏,扶貧工作隊帶領村民披荊斬棘,爬遍附近山嶺,1個月後,在離村5公里遠的山上找到一處水源,流出來的水有一根筷子大小。

大家商量,村裡人口不多,把水蓄起來,日常生活也夠用了。於是,駐村扶貧工作隊爭取40多萬元資金,建好蓄水池,鋪好管道,把水引到村民家中。

去年6月起,湖廣界出現連續乾旱,到10月,以前找到的水源也乾涸了。

辦法總比困難多。周名傑請來水利專家,經一個多月現場勘察,決定重啟鑽井找水,確定了3處鑽井點。

今年1月3日,鑽井隊進村作業。鑽井30米時,出現鑽頭空轉,以為鑽到暗河了,結果卻是一處乾枯的暗河,大家空歡喜一場。

在第二個鑽點,鑽到110米時,鑽到堅硬的花崗岩層,又失敗了。

還要堅持下去嗎?周名傑與水利專家商討,認為只要有一線希望,就不能放棄。

1月20日上午9時,鑽井機在第三個點鑽入125米時,一股清泉噴湧而出。再往下鑽5米,水量更大。經水利專家現場測算,出水量達到每小時30立方米。興奮之餘,大家把這口井稱作“幸福井”。

安裝潛水泵、架設水管、清洗蓄水池……村民們爭著搶活幹,一天多時間就把井水引入原來建好的蓄水池。1月21日傍晚,汩汩清泉流入村民家。村民日常生活用水和生產灌溉都不愁了。在扶貧工作隊努力下,200畝香芋南瓜訂單也落了地。

村民何國軍“一口氣”種了40畝香芋南瓜,他高興地說,今年收入至少會比去年翻一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