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生產可能性邊界?

GTV滕林季


生產可能性邊界:在生產要素和生產技術既定的情形下,經濟能夠生產出的產品組合。假設某經濟只生產兩種產品——汽車和計算機。汽車行業和計算機行業一起將經濟中的所有生產要素消耗完。如果經濟將所有資源用於汽車行業,它能生產1000輛汽車和0臺計算機。如果它將所有資源用於計算機行業,它能生產 3000 臺計算機和0輛汽車。生產可能性曲線的兩個端點分別表示這兩種極端可能性。一般來說,經濟將它的資源用於兩個行業而不是一個行業的生產。例如,它可以生產600輛汽車和2200臺計算機。或者它可以將某些生產要素從計算機行業移動到汽車行業,這樣它可以生產 700輛汽車和2000臺計算機。由於資源是稀缺的,不是每種想象出來的結果都是可行的。例如,不論資源如何在兩個行業之間進行配置,該經濟無法生產圖中C點代表的汽車和計算機組合。在汽車和計算機生產技術既定的情形下,該經濟的生產要素數量不足以生產C點代表的產出水平。受限於它擁有的資源數量,它只能在生產可能性邊界上或者在這一邊界的內部的點上進行生產,生產可能性邊界之外的點是它無法生產出的。生產可能性邊界說明了經濟學十大原理(面對權衡)。一旦我們達到了邊界上的點,增加一種產品的唯一方法是減少另外一種產品的生產。例如,當經濟從A點移動到B點時,社會多生產了100輛汽車,但這是以少生產200臺計算機為代價的。

擴展資料:

生產可能性邊界可以用來說明潛力與過度的問題。生產可能性曲線以內的任何一點,說明生產還有潛力,即還有資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存在資源閒置;而生產可能性之外的任何一點,則是現有資源和技術條件所達不到的;只有生產可能性邊界之上的點,才是資源配置最有效率的點。生產可能性邊界凹向原點說明隨著一種產品的增加,機會成本是遞增的。也可以說,是機會成本的遞增決定了生產可能性邊界凹向原點。機會成本的遞增是由於某些資源適於生產某種產品,當把它用於生產其他產品時其效率下降(即單位資源的產出量減少)。這種現象在現實經濟中也是普遍存在的。參考資料來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