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同六小龄童是最接近作品原型的演员吗?

马弋戈


他不是最接近原型、是表演最出色!


21eb2c-OKC


2015年年末,临近春节之时,最具热度的话题便是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网友们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方向,几乎都是关于六小龄童。作为86版《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扮演者,大家很期待六小龄童能扮成孙悟空的模样,出现在春晚舞台。

六小龄童

毕竟,2016年是中国农历猴年。要说人类扮演猴子的能力,谁还能比得上六小龄童呢?让六小龄童扮成猴王孙悟空出现在大众眼前,给猴年讨个好彩头,实在再合适不过。

不过,最终因为诸多原因,六小龄童最终没有出现在春晚舞台。六小龄童针对此事回应道,如果春晚需要,他将义不容辞。

彼时的六小龄童,鲜少出现在公众的视角,至少在网络上很少有他的声音。他被认为是很低调的艺术家,同时也是中国观众记忆中永远的经典,受到大家的一致喜欢。

直到2017年,六小龄童的口碑呈急剧下滑趋势。事情起因于86版《西游记》导演杨洁去世,一段六小龄童参加追悼会并在现场宣传其新片的视频流出,给六小龄童招惹了极大的争议。

视频截图

大家认为六小龄童“灵堂卖片”的行为十分不道德,毕竟杨洁算是六小龄童的恩师,彼时尚且未能入土为安。然而,谁都没有想到,“灵堂卖片”只是一个开端,一些关于六小龄童近些年的言行开始流了出来。

他批评周星驰饰演的《大话西游》中的孙悟空扮演方式,并就至尊宝和白晶晶的恋情强调“改编不是乱编”;他在讲座上称自己是国际巨星,随后冷漠随意卖书;《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故居挂上了六小龄童的照片……

吴承恩故居的六小龄童照片

原本的“灵堂卖片”只是星星之火,可是就是这点儿火星子,让六小龄童的口碑呈现燎原之势。网络上更是掀起了对六小龄童的群嘲,什么“文体两开花”、“中美合资的《西游记》”等如井喷之势,网友们将这一系列的嘲讽称之为“六学”。

原本还是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经过2017年的这番态势,六小龄童彻底改变了自己在大家心目中固有的“孙悟空”形象。如今,只要在提起六小龄童四个字,除了孙悟空以外,大家还会不由自主的想起“六学”。

网友调侃“六学”

六小龄童口碑呈现断崖式的下滑,客观看待这件事情,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六小龄童本人和网友。六小龄童颇有“恃成就而骄傲”的嫌疑,网友们也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

无论是非,其实都已经翻了篇,重新回到六小龄童本身,他的确堪称艺术家,尽管他最出名的作品只有一部《西游记》,但这并不妨碍六小龄童在艺术上的成就。

86版《西游记》剧照

必须要说明的是,六小龄童最高的艺术成就,其实并不在于《西游记》,而在于“猴戏”本身。为什么这样说呢?

《西游记》的成功毋庸置疑,作为中国几代人共同的美好回忆,《西游记》的质量有口皆碑。但《西游记》的成功,绝不是六小龄童一个人的功劳,而是整个团队的共同努力和付出。

86版《西游记》拍摄现场

的确,六小龄童在其中扮演的孙悟空很出色,人物形象丰满,角色很接近原著。但他的光芒,还没有达到掩盖其他人的高度。比如迟重瑞扮演的唐僧,温文儒雅,颇有君子风范;比如马德华扮演的猪八戒,憨态可掬,把猪八戒简直给演活了……而这样的演员,在《西游记》剧组,简直数不胜数。

经典一幕

86版《西游记》之所以艺术成就高,是整体的出色。如果是因为六小龄童一个人的原因,那绝对是不公平的。最客观的说法应该是,86版《西游记》的所有演员,都把自己所饰演的人物演绎得相当出彩。

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六小龄童的成就,其实并不能和86版《西游记》的成功划等号。他真正的成就,还在于自己的专业——“猴戏”。

六小龄童出生于“猴戏”世家,从小耳濡目染,对猴戏十分痴迷,加上他的努力,的确让他成为猴戏中的一代宗师。

六小龄童在86版《西游记》中扮演的孙悟空,无论是外形、人物性格、人物内涵,和吴承恩在小说《西游记》中塑造的孙悟空,简直一模一样。

而演过孙悟空这个角色的演员,除了六小龄童之外,还有很多。比如《大话西游》中周星驰饰演的至尊宝、TVB版《西游记》扮演孙悟空的陈浩明、《西游伏妖》中扮演孙悟空的林更新等。

林更新饰演的孙悟空

他们演得好吗?当然演得好,至少表达出了这些特定背景作品中孙悟空的内涵。但不得不说,和六小龄童饰演的孙悟空还是有差别。六小龄童做到了形神兼备,而其他演员则更侧重于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当然,这只是在猴戏这个领域的差别,并不是在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上有高低,更不能因此就判断一部作品或者一个人物形象在艺术上的高低。比如能将《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和《大话西游》中的孙悟空划等号吗?毫无疑问,那是两个故事,两种人生,两种精彩。

很无奈的是,六小龄童没有懂这个道理,他在认知上至少有三个问题。一是觉得孙悟空是自己的专属,只有自己扮演才不算辱没这个人物,别人扮演的都是不出色的;二是自己在塑造塑造孙悟空这个人物方面,已经超越了吴承恩;三是86版《西游记》的成功,大部分甚至全部归功于自己。

除此之外,更让娱评君感到匪夷所思的是,六小龄童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影响力。按说他已经是猴戏的宗师,更有86版《西游记》艺术成就的加持,其影响力已经毋庸置疑,如果真的有什么新片,还需要他这样宣传吗?

要知道,他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一直都是无法超越的存在,就像他低调了那么长一段时间,观众对于他上春晚的期待依旧十分浓烈。所以即使有什么中美合拍的《西游记》,不用他开口,自然有一大票忠实观众。

不过,正因为六小龄童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迫切地想要提升存在感,采用了一些有争议的言行,反而引发群嘲,口碑也直线下跌。

不可否认的是,六小龄童绝对是名演员,是公认的猴戏艺术家。然而,因为一场雪崩式的“六学”,让艺术家这块碧玉上有了一些瑕疵,的确让人十分感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