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野踏青“喚醒”魔都文旅業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之初,上海文化旅遊業迅疾啟動“停組團、關景區、防疫情”工作。隨著全國復工復產有序推進,人群流動恢復常態,文旅業開始復甦,上海各大景點陸續重開。記者近期走訪滬上7大郊野公園發現,上海旅遊業正在化“危”為“機”,整裝再出發。

郊野踏青“喚醒”魔都文旅業

圖說:到郊野踏青 新民晚報記者 蔡瑾 攝

到郊外放鬆身心

  文旅業將成為支持充分就業的“壓艙石”,帶動經濟增長的正能量。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首席專家、中國旅遊協會休閒度假分會會長魏小安認為,疫後旅遊恢復類型有差異,“生態旅遊、鄉村旅遊、郊野休閒將率先恢復,特別是都市郊野遊將成為提振國內遊的重要抓手。”

  目前,上海7大郊野公園——長興島郊野公園、廣富林郊野公園、松南米市渡郊野公園、浦江郊野公園、嘉北郊野公園、青西郊野公園、廊下郊野公園陸續開放,踏青的遊人紛至沓來,尋找久違的自然氣息。松南郊野公園內一幢幢白牆青瓦,線條簡潔大方的明清風格農宅讓人眼前一亮,配以四周綠草、樹木、小河,就像一幅幅田園山水畫。春風醉人的天氣,這裡是騎行、散步、賞花的好地方。“走得遠一點,空氣好一點,人員也不聚集,所以選了來郊野公園玩。”遊客方女士在接受採訪時坦言,郊野的開闊是她當下出遊考慮的首要因素。

  為了滿足遊客的遊園需求,各郊野公園也展開了特色活動。上海郊野公園中面積最大的長興島郊野公園推出了一系列開園活動,有特色的農夫市集活動包含“暢玩郊野” “郊野鮮果”“郊野時蔬”“花開郊野”“郊野BBQ”等多個主題展位,提供豐富多彩的郊野特色商品與體驗,希望讓宅家許久的遊客玩得盡興。重新開園前三天,長興島郊野公園入園總人數已超2.5萬人次。浦江郊野公園目前正在舉辦上海奇蹟花園春季花展,萬株花朵爭相鬥豔,成為不少遊客的賞花首選。

  需要提醒的是,目前上海郊野公園遊覽均需提前預約,入園需要出示預約碼、“隨申碼”、測量體溫,配合工作人員進行入園檢查和相關信息登記。遊園期間需佩戴口罩,各大郊野公園也有遊客限流措施。

郊野遊迭代升級

  “疫後旅遊需要的不單是復甦,而是振興,”魏小安在接受採訪時也表示,疫情之後會出現旅遊消費的“反彈”,但更多的是旅遊市場的重大變化。從市場需求來看,推進“健康生活,品質旅遊”將是旅遊業新追求,“新業態、新消費、新生活”也將是產業轉型升級的選擇。從市場空間來看,城市居民,尤其是中老年朋友、自駕出行的家庭,最想去的地方是“空曠的山水田園地”,最愉快的出遊方式是“家庭、朋友自駕”。因此,迭代升級後的郊野遊產品將大放異彩。

  據悉,上海即將有新的郊野公園進入人們視野,漕涇鎮將建設面積60平方公里的郊野公園。作為金山區的第二座郊野公園,漕涇郊野公園位於金山區漕涇鎮,瀕臨杭州灣,規劃提出發展全域郊野公園概念,即整鎮域建設模式,接近於三個金山廊下郊野公園的規劃面積。漕涇郊野公園規劃提出“滄海拾貝”的概念,搭建“一園兩片”的總體結構:“一園”是指將漕涇鎮打造成為全域郊野公園;“兩片”是以滬金高速為界,分為南北兩大片區,北部為“水漾農園”片區,南部為“水木棲谷”片區。建成後的漕涇郊野公園將是集水上文旅、科普教育、創意研學、慢活養生、生態觀光農業等功能為一體的生態體驗型郊野公園。

  新民晚報記者 沈琦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