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不灭"信仰与史前先民对于早夭孩童的"人文关怀"

导语:瓮棺葬最早出现是在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大地湾文化当中,而后随着人群的发展、迁徙、融合、扩散逐渐传播到其他地区

。海岱地区发现瓮棺葬的年代较晚,除了北辛文化以外,普遍出现几乎是在大汶口时期。所谓的瓮棺葬,就是指墓葬中常见的以罐、瓮、缸等大型陶器作为葬具装殓尸身,而后在其上扣一个盆或者碗,形成一个密封的形似木棺的葬具。瓮棺葬最早是作为儿童专门使用的葬具,即文献中记载的"以有虞氏之瓦棺葬无服之殇",发展到后来成年人也开始使用此具,但多数为二次葬使用,也就是待到尸身腐朽之后再将骨头收敛安葬。作为人类发展史上的独特现象,瓮棺葬无疑是备受瞩目的,甚至到了近现代还有些少数民族仍然以此作为本民族的葬俗。

海岱地区瓮棺葬的分布

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海岱地区发现瓮棺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北辛文化之中。到了大汶口时期更是形成了瓮棺葬发展的一个高峰,不仅发现瓮棺葬的遗址数量众多,不同遗址中瓮棺葬的发现数量在同时期所有墓葬总数中也具有明显优势。泰安大汶口、邹县野店、河南淮阳平粮台等遗址都发现有数量庞大的瓮棺葬。

根据尸骨与葬具的摆放关系,许宏将瓮棺葬分为了"

装入葬"和"非装入葬"两种。另外还有人依据出土材料将瓮棺葬划分为"完整陶器葬"和"瓦片葬"两种。从分类的具体差别上来看,这两种标准也有其共同之处。比如说,最常见的是用一件或多件组合器物早夭的未成年人尸身完整装入葬具中就称为"装入葬"或"完整陶器葬",这种葬式在邻近中原地区的豫东、皖北及皖西地区最为常见,也可以称之为"完整陶器装入葬";将葬具打碎,将尸身置于其上则称为"非装入葬"或"瓦片葬",这一类葬式同样发现较多,可以简称其为"陶片覆盖葬"。

大汶口文化遗物

海岱地区最为盛行的就是"陶片覆盖葬",这一点与瓮棺葬的主要传播区域——中原地区和江汉地区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差异。比如说,在中原和江汉地区最为流行的是在房间内或屋外附近挖掘竖穴坑房址陶器作为主葬具,放置幼儿尸骨于其中,上面再盖上一个穿孔的陶盆或者陶罐等,这种葬式就是"完整陶器装入葬"的重要形式之一。这种葬式在这两个区域常见,但是在海岱地区大多数遗址中却很难见到。

从瓮棺葬所选用的葬具类型来看,海岱地区也体现出极大的差异性,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鼎的使用频率明显偏高。鼎最为史前社会最主要的生活器具,到了商周时期更是成为了上层社会标示身份等级差异的器物,在周代还形成了一套严格的"列鼎制度"。在史前的海带地区,鼎作为葬具大范围出现,很有可能与当地盛行以鼎作为主要炊煮器皿的习俗有关。

列鼎制度示意图

一般来说,瓮棺葬中很少会发现有随葬物品,主要的随葬物就是组合成瓮棺葬的一套葬具。但是也有例外,比如在山东邹县野店遗址中就发现至少5座儿童瓮棺葬中随葬了除葬具以外的其它陶器,例如海岱地区常见的高柄杯、珍贵的象牙雕筒、獐牙等。通常来看,瓮棺葬使用的墓主人年龄较小,主要是以埋葬婴儿和儿童为主,少数埋葬青少年或是成年人,而一般后者通常以二次葬为主。瓮棺葬的分布位置,通常也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一般来说,在房间屋外附近就近分布,例如日照梁王城发现的一座史前房址下方就叠压着6座属于婴孩的瓮棺葬。这种将瓮棺葬就近分布的现象,很有可能跟死者特殊的年龄有关,当时人们信奉灵魂永生,在痛失幼儿的同时,也担心小孩独自安葬他们的灵魂无依,所以将幼童尸骨就近安放,让灵魂不会孤独惊惧。这种瓮棺葬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出先民们的人文关怀和信仰灵魂不灭的观念。除此以外,在海岱地区也发现有许多儿童瓮棺葬是与成人土坑墓混杂分布的,这些特点也与中原和江汉地区一致。

瓮棺葬

海岱地区瓮棺葬的出现时期相对于中原和甘青地区而言较晚,在距今6000多年前的北辛文化时期才开始出现,到了距今5000多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晚期才开始普遍流行。就目前发现的情况来看,多数出现瓮棺葬的遗址也是属于大汶口文化时期。到了距今4000多年的龙山文化时期,除了平粮台外,已经很少见有瓮棺葬的出现了。而就平粮台遗址来说,尽管它在地域上属于海岱龙山文化时期,但是从更为广阔的地理大背景来看, 它与中原龙山文化也非常相近,甚至从遗物情况来看,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中原龙山文化的影响。

平粮台遗址

从海岱地区瓮棺葬的发展特点来看,最早出现应该是在北辛文化时期,大汶口文化晚期达到顶峰,龙山文化时期迅速衰落。并且从分布格局上来看,瓮棺葬的分布也呈现出东西差别,在海岱地区的西半部是瓮棺葬发现的高频地区,而同时期的东半部则没有瓮棺葬发现,这种情况似乎也暗示了海岱龙山文化东西发展的差异问题。另外,即使是在西部地区,瓮棺葬的发现也呈现出很大的差异,越是邻近中原地区的区域,瓮棺葬出现的数量愈多,并且中原地区流行的"

完整陶器装入葬"也愈多。例如,尉迟寺遗址首次发掘报告中61组瓮棺葬中,"完整陶器装入葬"的比例占所有墓葬形式的50%以上,远远超过了"陶片覆盖葬"和儿童土坑竖穴墓的数量。而龙山文化时期,仅存的大规模发现有瓮棺葬的淮阳平粮台遗址中,16座儿童墓中就有13座为瓮棺葬。

瓮棺葬包含的葬俗和宗教信仰

葬制葬俗是古代埋葬仪式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民俗学观察中需要重点把握的内容,对于民俗学的意义,有人这样说道,"只有对民俗做微观研究,探讨它在特定背景、文化社会环境中的特定意义,才能清楚它的成因和本质"。由此可见,民俗学对于我们了解已经发生过的历史事件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作用。

氏族社会生活场景

一般而言,在某种特定的地理环境、历史条件下,加以某些偶然的因素会使得人们培养出相同的的心理状态、风俗习惯、审美观念等精神层面的特质。在史前族群的融合、交流活动中,生产技术是最容易受到外来因素影响并且发生快速转变的,但是风俗习惯、文化信仰却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生改变。作为精神文化中的重要内容,葬俗尤其特殊的文化背景和族群特征,是很难受到其他族群影响并且被他族广为模仿的。此外,"各个民族在各自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生存、发展,由此而产生了民俗传播的特殊性,但各民族又都面临着人类发展的共同问题,生存和发展,所以民俗文化中必然产生超越民族界限的普同性内容"。由此可知,我们在考虑精神文化内容的差异时,还应该关注其共同性,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考虑,才能够得出真实、客观的评价。

史前社会自然条件恶劣,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也不高,医疗卫生状况也极差,因此史前先民们平均寿命都不高,部族中早夭的现象也非常普遍

。正是这样,部族中如何对早夭的孩童进行安葬就成了必须面对的问题。史前时期世界各地,对于早夭孩童的处理方式有着很大的差异性,但也表现出一定的共同特点。既有简单的挖坑埋葬在房址周围的现象,也常见以瓮棺葬的形式集中或单独埋葬,甚至对于瓮棺葬上盖的穿孔现象,在世界上同时期不同地区也极为常见。与我国瓮棺葬上穿孔现象相同,玛雅人也寻在着以瓮棺葬埋葬孩童,并且在葬具上进行穿孔的现象,这种横跨大半个地球的惊人相似情况尤为发人深省。

玛雅文明

关于瓮棺葬的解读,通常是结合民族学和人类学材料,有着"亲子之情"和"灵魂不灭观念"及灵魂"转世"等说法。从民俗学的材料来看,新生命的诞生是一件非常值得庆贺的时期,关于生命诞生还有诸多仪式,对于幼子早殇,固然是一件值得悲痛的事情,但是人们更多的是想着如何将这种仪式继续完成,将对于生者的祝福转化为对于死者的抚慰。长江中下游地区新时期时代晚期的屈家岭和石家河文化中存在一种特殊的"瓮棺腰坑合葬墓",也就是在发掘中常见的在竖穴土坑墓葬中埋葬成人,然后在土坑墓下面,再挖置一个腰坑,腰坑中埋葬孩童瓮棺,一般而言这种埋葬方式被认为是亲子关系的体现。

由此可见,瓮棺葬是古代全世界人民认同的一种安置早殇的孩童尸骨的方式,也是寄托哀思,体现人文关怀及宗教信仰的方式。至于为何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出现瓮棺葬的方式,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瓮棺葬应该是各地区独自起源并且发展形成的;另一种说法则认为,瓮棺葬的习俗是一地起源并且随着人群的迁徙、融合和发展不断为世界各地的族群所接受并且采用的。

屈家岭文化瓮棺葬

我国史前社会中各地可见的瓮棺葬有人认为是多地区起源的,中原地区、甘青地区和海岱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应该是各自独立的发展系统。但是这种说法有着明显的缺陷,一方面,各个地区发现最早的瓮棺葬的时间有早有晚,在人群交流活动如此密集的古代社会,忽视人群交流带来的作用显然是不可取的;另一方面,各地区瓮棺葬的发展情况明显不同,海岱地区的发展明显不如中原地区及甘青地区一样具有明显的延续性,从这一点上来看,似乎受到外界的影响更大。

岩画中所见的史前生活

另外,从文化发展的因素来看,也可以佐证这一情况。海岱地区大汶口文化因素在一定时期经过东进和迁徙,以至于我们在豫西、皖北等地也能够发现具有大汶口文化因素的墓葬、房屋等文化遗存。这种交流显然不是单向输出的,山东尉迟寺遗址中同样出现了来自中原和长江流域常见的的连间排房和瓮棺葬形式等,甚至在一些陶器制作上,也表现出明显的受到外来文化影响的特征。

对于这种文化现行的解释,有人认为在几千年前的尉迟寺,居住一批来自中原文化区的使用大汶口文化陶器的人群。这些发现也可以进一步证明,海岱地区与中原、江汉地区的交流是有来有往、双向互动的。由此可见,瓮棺葬和其他文化因素一样,都是在中原、江汉、甘青、海岱等多个史前文化中心交融、互动之时传播发展而来的。这种"凡为我所用者,都被加以供奉"的文化包容的观念,正是瓮棺葬习俗得在海岱地区得以发展的深层原因。

瓮棺葬在传播过程中的演变

瓮棺葬并非海岱地区所有的本土葬俗,而是在古代族群迁徙、文化交流中来自中原和江汉地区的丧葬习俗。尽管瓮棺葬并非海岱地区固有的习俗,但是在长距离的传播及长时间的融合中以及产生了一些变化,并且逐渐形成了一些差异。葬俗产生的新变化属于文化变迁的范畴。外部刺激和内部整合被认为是促使这种变异的最为主要的两种因素。海岱地区的瓮棺葬就是在这种内部整合与外界刺激下的产物,尽管它脱胎于外来文化因素,但是在长期的发展中已经成为了具有自己特点和特色的文化现象。

扣合式瓮棺葬

海岱地区瓮棺葬中以"陶片覆盖葬"数量占据绝对优势,这种情况有别于其他地区的发现。"陶片覆盖葬"在海岱地区最初是作为埋葬未成年人使用的葬具,一般会以组合的形式出现。发展到后来,产生了一些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陶罐被打破,仅仅以零星的几件放于身上起到一个象征瓮棺葬的作用,甚至即使是体量足够的婴幼儿也不再整个装入瓮棺之中,而是以片陶遮身。这种有意的在瓮棺葬葬式上加以简化的形式,正是瓮棺葬传入海岱地区后自我发展并逐渐和中原等地发生分异的表现。

江汉地区瓮棺葬墓地

我们已经知道,海岱地区瓮棺葬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与中原、江汉等地分野,开始形成自己的特点。那么是什么因素促使了这些变化的产生呢?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一定的地域条件和自然环境下回培育出不同的民族性格和生计方式。这种环境影响人类行为的说法并不无道理。首先来说,海岱地区是一个面朝海洋的文化区域,和处于封闭内陆的中原地区相比,具有开放性和活跃性

。中原地区的文化因素具有长期稳定性,历经数百年不发生太大的变化,而海岱地区开发包容,且会善于改造和利用任何外来文化使之成为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另外,文化的发展变化也可以被视为是文化进步的一种表现,海岱地区这种有意识地简化葬俗的表现正是说明,在一定程度上他们放弃了繁琐的宗教仪式,转为更加实用主义的做法

结语:瓮棺葬是一种古老的葬制和葬俗,它的产生体现出世界范围内文化的交流传播和文化发展的相似性。同时瓮棺葬最初作为一种专门埋葬未成年人及婴幼孩童的葬制,体现出在史前社会中先民们对于幼童的独特关怀,也反映出先民们的"灵魂不灭"信仰及原始宗教观念。从海岱地区瓮棺葬习俗的发展和变化来看,瓮棺葬并非海岱地区本土生长的葬制和葬俗,在吸收过程中也经历了从完全相似到逐渐脱离中原文化影响的路径。这种文化上的若即若离,正是文化包容性和多样性的体现,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华文化自古以来的兼容并蓄和与时俱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