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扫北河北一带谁是幸存下来的?有何依据?

石门一二三


我是河北沧州的,我小时在我们村南边的坑里,由于村民取土挖出来好多青砖垒成都砖穴每一个都很大,有四五米深,砖穴和砖穴之间有地道相连,面积很大。砖穴里有灶台,有粮食还有一袋袋的铜钱。里面的死人都手拉手坐着围成一圈,骨头都酥了。据老人们说那就是燕王扫北的时候人们藏在里面出不来了,闷死在里面了。可惜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人们也没有文物保护知识,全给破坏了。我们那时天天在那围着玩,现在想想真是可惜啊。


宝儿的爸


据说,燕王扫北,所到之处男女老幼一人不留,全部杀光。据传说,在一个地方把所有人杀完后,往村子里和路上撒上银子,过几天回来看看,如见撒的银子少了,说明还有漏掉的,再仔细搜查。真是够绝的。

我是河北省沧州东部沿渤海的海兴县。本人姓孟,据我孟姓家族谱书记载,我们族先是洪武初年从亚圣老家邹县(现邹城市)来到我们现居住地。在燕王扫北时,我们孟姓是怎样躲过那一劫,谱书无记载。


育麦乐凡信147


我是河北隆尧县安中村的,据说我们村当时是打仗死了的士兵埋到我们村了,光绪以前叫安冢村,我们村南至今有一片农田还叫做忘帽地,听老一辈讲当时是朱棣打仗的时候把帽子掉哪里了,村东有一村叫做皇家大营,据说是朱棣的军营安扎在哪里了,光绪年间改为黄家营村了,村东有一片地叫马刨泉,相传当时行军打仗的马口渴了就用马蹄子刨了几下水就出来了。


电梯圈的顽主


诸位都评论的什么呀,不懂别瞎说,燕王扫北,说的是燕王,不是说造反,首先,朱棣的封地是北平,前朝元大都就在北平,众所周知,那时候北方一带鞑子众多,说的就是在前元朝统治的时期其服从衷心前朝的人众多,但大多都是北方鞑子,燕王扫北杀的是鞑子,不是汉人,也就是说,汉人基本上都存活了,驱除鞑掳为的是巩固边疆,跟造反没关联


入戏太深任角太重94110859


我们河北省沧州黄骅每个村庄都有老庄子的遗迹,俗称乱葬岗,听老人们说全是燕王扫北时杀光老弱病残,剩下青壮年给他当兵,所留下的遗迹,唯独有一个村没有乱葬岗,也就是没受烧杀,幸免于难。原因是当时燕王经过时正下大雾,没看到这个村,这个村有幸得以保全,后来取名奇加雾,就是现在的齐家务村!


真情诗感


我是水煮汗青,我来回答。

“燕王扫北”是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时候,从北平一路杀向南京,途中受到地方官员和百姓的阻拦,于是大开杀戒,造成河北人口急剧减少。

燕王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他本来是驻守在北平的地方藩王,后来因为侄子建文帝削藩,为了保全自己,决定揭竿而起,与侄子大干一场。

其实朱棣在起兵之初也是有顾虑的,毕竟建文帝才是正统皇帝,封建社会的百姓特别注重这个。史料上记载,姚广孝在鼓动朱棣造反的时候,朱棣还心存顾虑,问了一句:“民心向彼,奈何!”意思是现在百姓都是站在建文帝那边的,我们现在起兵是不是太冒险了?

最终朱棣还是起兵了,果然如他所说,大军所到之处都受到了当地官民的强烈抵抗。《南宫县志》、《刑台县志》都记载了当时的情景,燕王大军到了,各个州县当他们是逆贼,纷纷进行阻拦和抵抗。

朱棣此时眼中只有南京城中的那张龙椅,哪里顾得了民心,面对地方官民的抵抗,他选择了“屠城”。“每攻一地,便屠其城,赤其地,残无人道地屠杀百姓”,史书对当时惨状的描述为“青燐白骨,怵惊心目”。

“燕王扫北”后河北有幸存者吗?

燕王扫北距离现在已经过了六百多年,有传说在朱棣建立永乐朝后,为了被充河北一带的劳动力,要求山西洪洞县转移一部分人到当时的真定府、南宫府。现在河北民间还流传着“要问祖先来何处,洪洞县里老槐树”的说法。

那么那一段时间里,河北当地有幸存者吗?从一些地方家谱记载上来看是有的,但这些资料收集起来很困难,而且中间还隔了一个清朝,当时在河北设立了很多八旗驻防点,导致燕王那段历史痕迹被冲得更淡了。

结束语

朱棣的靖难之役给百姓带来了很大的伤害,而这一切都是朱元璋分藩留下的祸根。历史上削藩都是非常困难的,往往会因此带来战争,比如西汉的七国之乱,西晋的八王之乱,清朝的三藩之乱等等,都是因为削藩引起。


水煮汗青


导语:

民间传说叫做燕王扫北,而明朝官方则称之为靖难之役,这两者之间,其实没有多大区别。就是朱棣为了权力,强行造反夺取了朱允炆的皇位。

那么为什么民间会称之为燕王扫北呢?所谓扫就是扫荡的意思,也就是说朱棣的大军,将整个河北地区全都给扫荡了一遍,所以被称之为扫北。

但凡是造反起义,必然是流血的,所以朱棣这一场靖难之役,也是一样。传说河北地区被朱棣杀得寸草不生,几乎没有生还之人,这是真的吗?那么有什么人性存续下来吗?

01燕王之所以要扫北,主要是因为民心向彼造成的。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据说不是马皇后所生,是庶出。所以他是没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但是朱棣不甘心,小侄子朱允炆都能做皇帝,为什么他不能?

恰逢朱允炆要削藩,各地藩王兄弟们都表示很烦躁。这个时候他的机会就来了,因为朱棣是藩王当中,兵权最大的藩王之一,所以他发动了靖难之役。

及太祖崩,惠帝立,以次削夺诸王。周、湘、代、齐、岷相继得罪。道衍遂密劝成祖举兵。成祖曰:“民心向彼,奈何?”道衍曰:“臣知天道,何论民心。”乃进袁珙及卜者金忠。于是成祖意益决。阴选将校,勾军卒,收材勇异能之士。燕邸,故元宫也,深邃。道衍练兵后苑中。穴地作重屋,缭以厚垣,密甃翎甋瓶缶,日夜铸军器,畜鹅鸭乱其声。---《明史》

当然,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和魄力才行,因为以一地的力量对抗整个朝堂,无异于以卵击石。所以朱棣在发动起义之前,思考了很长时间。

朱棣感到最麻烦的一个问题,其实就是民心的问题。所以他曾经向姚广孝提出过疑问,民心在朱允炆那边,这该怎么办?

  1. 民心是夺取天下最重要的东西,朱棣和姚广孝当然都很明白。可是姚广孝为了鼓励朱棣造反,直接告诉朱棣,民心根本不重要,天道才是最重要的。
  2. 所谓天道,根本就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朱棣看不到,同样姚广孝自己也看不到。不过这么一来,朱棣就下定了决心谋反。谋反的路上当然是要得罪大量百姓,这些人都是大明子民,当然是认为南京的朱允炆才是他们的皇帝。
  3. 朱棣这个乱臣贼子自然是得不到这帮人的拥护,既然得不到拥护,朱棣索性就按照姚广孝的意思,将河北地区的老百姓几乎全部诛杀。

在他眼里,这帮老百姓根本就不是大明子民,他们就是帮助朱允炆来对抗自己的,关键时刻,甚至会为朱允炆大军提供粮草,朱棣杀了他们还可以夺取他们的粮草,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02朱棣屠杀了哪些地方?这要看他的行军路线图了。

朱棣南下当然是有很准确的作战计划,他的军师姚广孝已经为他计划好了所有行军路线,也就是说他所屠杀的百姓,基本就在这些路线之上。

  1. 第一次南下的时候,朱棣走的是北京到雄县,再在真定府遇上了耿炳文的部队,在这里大战一场后,返回北京。
  2. 第二次南下的时候,朱棣走的是北京到沧州,转而大战济南府。结果朱棣在这里遇到了硬骨头铁铉,多次攻城无果后,朱棣只好返回北京。
  3. 第三次南下的时候,朱棣在河间府与李景隆的部队相遇,结果李景隆大败回到德州。而朱棣大军乘胜从沧州地界直奔东昌府,转而在德州与李景隆部队再战。
  4. 第四次南下的时候,朱棣刻意绕过了济南的铁铉,从北京直奔鬲城,再由鬲城远赴济宁府,经过沛县、灵璧、扬州等地,直奔南京而来。

由此可见这四条路线中,大河北地区的村庄,基本上都被朱棣的大军给洗劫了。也就是说这些地方的百姓,差不多都被朱棣给杀了。

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明朝初年,经历了战争以后,河北地区在朱元璋的努力之下,才稍微恢复了一些元气,朱棣南下这一趟,又将这一成果毁于一旦。

所谓民心向彼,其实就是朱棣的一个借口。他是地方政权,想要谋反,就必须要大量的财力作为支援,没有钱士兵是不可能跟着你拼命的。

夜缒壮士击伤南兵。援师至,内外合击,斩首无算。景隆、平安等先后败遁。成祖围济南三月,不克。道衍驰书曰:“师老矣,请班师。”乃还。复攻东昌,战败,亡大将张玉,复还。成祖意欲稍休,道衍力趣之。益募勇士,败盛庸,破房昭西水寨。道衍语成祖:“毋下城邑,疾趋京师。京师单弱,势必举。”从之。遂连败诸将于淝河、灵璧,渡江入京师。---《明史》

朱棣所采用的方法,那就是靠抢掠。因为在夺取天下之前,这些百姓根本就不是他的百姓,所以他也不需要怜惜,抢来的就是自己的,他有什么做不出来呢?

说是民心向彼,其实是他向百姓落下屠刀的借口罢了。百姓懂什么呢?他们只知道给朝廷交税,自己再过好日子好了,谁当皇帝他们真的不在乎。

03燕王扫北,有没有留下活口?当然是有的。

按照朱棣的做法,烧杀抢掠,根本不利于他后期稳定政权。所以朱棣要做就要做到斩草除根,在他所经过的这些村庄里,基本没有留下任何活口。

长兴侯耿炳文以三十万众军真定。玉进说曰:“潘、杨勇而无谋,可袭而俘也。”成祖命玉将亲兵为前锋,抵楼桑。值中秋,南军方宴会。夜半,疾驰破雄县。忠、松来援,邀击于月漾桥,生擒之。遂克鄚州。自以轻骑觇炳文军。还言:“军无纪律,其上有败气,宜急击。”成祖遂引兵西,至无极,顾诸将谋所向。---《明史》

既然要抢掠人家,就不要留下口实,这就是朱棣的手段。面对朱棣的杀戮,百姓们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的,只有挨宰的份。

  • 不过他们虽然不能抵抗,却能够躲避。有不少百姓躲在了自家的暗道之中,在当时的确躲过一劫。可是因为长期缺少食物,这些人基本也都在后期死掉了。
  • 提前得到消息的百姓,自然不会甘于待在原地等着被死神审判,打不过你,难道还逃不了吗?所以他们会提前逃走,这帮人也是活下来的。
  • 还有一帮人,主动加入了明朝军队的行列之中,与燕王朱棣公然作对,这当然是比较少的,更多不想死的,是进入到了燕王的队伍当中,做了炮灰。

不过整个燕王扫北的过程,使得河北地区的人口严重缺少。后期朱棣登基以后,是通过移民的手段,用山西地区的人口,补充了河北地区。

总结:朱棣谋反,完全是为了一己私利。

所谓靖难之役,根本就是一场邪恶的战争。朱棣为了个人的利益,根本就不顾天下百姓的死活。他为了战争的胜利,狠心杀害大量百姓,抢掠他们的粮食。

为了能够保证这件事无人知晓,所以狠心斩草除根。可是他忘了,帮他执行的那些士兵是有良心的,他们也是老百姓的儿子,他们也会心痛。

所以朱棣不管怎么隐藏都无法隐藏他的恶毒。在他登基以后,大肆清除了朱允炆的旧臣,动不动就是诛灭九族、十族的,杀戮太盛。

可是后来居然有人称他为一代明君,难道治国有方就可以掩盖他的罪恶吗?如果你们家是他刀下的百姓,你还会这么称颂他吗?没办法,人类社会是胜者为王的社会。


江湖小晓生


燕王扫北在真实的历史上是不存在的,是小说评书演义戏曲杜撰的。历史上真正到现北京当时叫大都析津府来与元军作战的是朱棣后来的老丈人徐达,朱棣当时还是个娃娃待在南京的皇宫里,还没有封王。朱棣后来当嘞燕王之后倒是发动嘞一场“扫南”的靖难之役。


YCC文化传播王徕福


燕王扫北,朱元障都金陵后,只给儿子燕王朱棣三千老弱残兵去往封地,一路上遭当地居民惨杀。永乐元年,朱棣继明大统,定都北京,以北方民族不服王化为由,大肆杀戮,君王之怒,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至今河北中部不时发现古代残砖烂瓦,有毁村痕迹。沧州市辖区有狼洼村可佐证。由村民躲在狼洼地里,逃过一劫,后建村取其名,以铭后人。



妖大就是仙


燕王扫北我们这一带老百姓是大灾难。以至到现在民间口口相传还有很多故事。

我们县在滹沱河南岸,与正定古城隔滹沱河相望,相距30公里。古皇道从县城通过,属兵家必争之地。正定附近发生了靖难之役的一次大战,所以我们这里受害特别严重。

据老人们传说,燕王扫北过后,明朝初年我们这里村庄房屋破坏严重,连县城也破败不堪。到处是荒草,很少见到人烟。老百姓因战死,飢荒,逃难所剩无几。以至于后来洪洞大槐树移民村占了大多数。

至于说到誰是幸存下来的,已很难考证。因为就是那些不是大槐树移民的村庄,也不一定就是原来的村民。如柴姓为主的东,南,北柴村是原来村庄的名字。柴姓是我们这里古时的望族,柴武是西汉名将,至今尚存墓地柴武台。而今三个村子已无一柴姓村民。其它保留村子也有这种情况。

而移民村庄,历史大都比较清楚。很多都有家谱记载,如我们这个村庄,原来就有家谱。记载弟兄三人从大槐树移民至现址,弟兄三人分别分到三个地方。各自开荒种地。600多年来,我们这一支已繁衍近千人。另两支各有几十人。

我们这一带土地肥沃,交通方便。遇到战争人口流失严重,现在已很难分辩谁是幸存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