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年輕人,喜歡詩詞的多不多?為什麼?

海邊的湖


自從中央電視臺中國詩詞大會開播以後,現代的年輕人,喜歡古詩詞的越來越多了。

中國古詩詞的文字簡潔,語言優美,有些詩詞可謂字字珠璣。古詩最廣為傳頌的是《詩經》和《唐詩三百首》。

最早的《詩經》分為風、雅、宋三部分,共收錄三百多首詩歌。詩歌的文字優美,語言朗朗上口。例如“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等。

《唐詩三百首》收錄了唐朝時期許多著名詩人的作品。有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李商隱、杜牧、岑參等。他們或者是浪漫主義詩人,或者是現實主義詩人,或者是田園詩人,或者是邊塞詩人。

詞,又稱長短句,最著名的是《宋詞三百首》。

《宋詞三百首》詞句優美,或婉約,或豪放。

收錄了蘇軾、辛棄疾、李清照等詩人的詞。

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喜歡古詩詞,也是因為央視每一年的《中國詩詞大會》節目。為了參賽,從幾歲的娃娃到社會上各行各業的人們,都在背誦古詩詞,並且越來越喜歡古詩詞。





梅清幽


總體上來說,不多。要知道原因,首先得把年輕人分為2大類,一類是校園裡的年輕人,另一類為走出校門的年輕人。

至於校園裡喜歡詩詞的人,為什麼不多,答案是顯而易見的。中國實行的是應試教育,每道題都有固定的標準答案,而一旦答錯就零分,偏離答案就要扣分。以至於把老師和學生,都把學生往固定的答題模式裡帶,所以老師教詩詞就容易按照標準答案來教,學生只能被迫地接受老師的思維。沒辦法,老師和學生都希望出好成績,而不是去欣賞詩詞的美。只是為了應試考試,自然無法欣賞到詩詞的美,自然喜歡的人就少。

第二類,走出校園的年輕人,為什麼喜歡詩詞的不多。我們來看下中國的人均閱讀量,2018年我國的人均閱讀量為4.67本,在這麼低的閱讀量裡讀詩詞的人恐怕不多。況且現在大環境下,大家都是碎片化的閱讀,很少能靜下心來去閱讀完整的一本或者一個流派的詩詞,自然體會不到詩詞的美,自然喜歡上詩詞的人就少!





精神食糧餵養者


當下,喜歡詩詞的人很多,包括年輕人。

喜歡新詩的人也很多,只是缺乏有效的統計。

這裡面有個概念要區分,喜歡詩詞,和喜歡寫詩詞,是兩個概念。

喜歡寫古詩詞的,目前以中老年居多。

移動互聯網時代,年輕人的娛樂方式與渠道,空前多元化,他們常常帶著古典詩詞的爛漫情懷,去玩兒別的了。

中國是詩歌的國度,許多傳世之作,與通曉名句,人們出口能誦。年輕一代也不例外。中央臺《詩詞大會》就是明證。

古詩詞的寫作,無論是嚴格按照格律詩規則,還是按照新格律詩(僅有其表)的寫法,大都只能是一種學習性、模仿性、娛樂性、遊戲性寫作。

其中,很多寫作可以說是一種偽寫作。

因為,時代已變,文化已變,生存已變。更重要的是,語言已變。

從這個角度看,年輕人不喜歡寫古詩詞,未必不是件好事。

詩的國度,詩的後裔,詩的傳統,只要詩的情懷還在,足矣。

何必非是舊詩詞。


吃瓜群眾代表雷哥


《唐詩宋詞盛今朝》

唐詩宋詞盛

今朝

盡將浮躁謝

塵囂

衣冠不符千

年貌

叟童吟扮大

詩豪

〈李恭覺~2019元月21日*臘月初十六日*11時18分於北京〉



漢子詩人


據我觀察,不算太多。不過中國詩詞大會讓年輕人喜歡詩歌的趨勢有所提升,這是一種很好的現象。年輕人從小學接觸詩歌,多為了應試。絕大多數人會背誦詩詞,自主創作的不多,或許是,創作需一定的文化底蘊和人生閱歷,而年輕人缺乏這些。建議我們學習優秀傳統文化,不應只停留在誦讀上,應在創作上進行積極的引導,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鑫林蘊水


不多

不僅僅是現在的年輕人,就是在詩詞文化興盛的唐宋時代,喜歡寫詞作賦的也是少數,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喜歡詩詞的人相對更少,這裡面有教育體制,教育目標的影響,和更多擾亂因素,但無可厚非只要詩詞文化依然被少數人熱愛,被少數人傳承發揚,詩詞文化就不會丟,畢竟人各有志,不能把喜好強加給別人。但我們的國家積極的去發揚優秀詩詞文化,調動大家的積極性,這本是應該的。


一林野客


喜歡

觀點如下

1.傳統文化和國學類綜藝節目比重越來越高,點擊率和播放量也有目共睹

2.自媒體創作內容也逐漸熱衷於中國傳統文學的輸出

3.我作為一名國學愛好者身邊的年輕人越來越喜歡詩詞歌賦,由不甚瞭解到主動學習都是最好的證明

4.現在的教育體系同樣越來越看重詩詞和古文的教育,課本中學習佔比逐步增加


短髮及耳的茶


現代年輕人喜歡詩詞的不多。因為古詩詞大多是類似文言文,比較難懂。不過中國詩詞大會節目開播後,讓年輕人喜歡詩歌的趨勢有所提升,這是一種很好的導向。年輕人從幼兒園、小學慢慢接觸詩詞,絕大多數人會背誦詩詞,自主創作的不多。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但創作需一定的文化底蘊和人生閱歷,而年輕人對文學知識缺乏積累儲存。文化強國是一個長遠戰略,我們學習優秀傳統文化,不應只停留在誦讀上,要在詩詞創作上進行積極的引導、灌輸、提升,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逐步提高。


付俊珂


說到詩詞,大概就會想到文人墨客,或者是偏偏公子之類的他們在一塊的談天說地,對人文,對自然,對眼前所見,對心裡所想發出內心真實的感慨,一起互相交流。可在現在的社會,人心過於浮躁,社會過於浮躁。在加上各種各樣的喧囂聲音的浮動,不管是內心的世界,還是眼前的世界都充滿了誘惑。從而導致人靜不下心來,感受不到周圍的世界。更別說去體會詩詞中古人的意境了,心態不同了,欣賞的角度也不同了。還有,現在的年輕人都是一種跳脫的性格,愛玩,愛瘋,愛刺激,可唯獨不愛安靜,因此,對於詩詞這塊,很難去喜歡。。。。個人,感悟[呲牙]


瘦猴plus


比較多的,因為很多人們從小就開始學習語文。

1、而詩詞歌賦在語文課中佔了很大的成分。就算有的學生學習不好,他也能知道的詩詞的意思。

2、我國的旅遊景地,多少都有詩詞歌頌。為什麼說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就是因為在旅遊的時候也看到了很多文化。

3、中國的文化知識普及率高。現在很少能見到文盲,詩歌中傳達美的情感被人們所能理解接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