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日本在亳州犯下的罪行

87年前的今天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軍國主義悍然發動侵華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前所未有的災難從1931年到1945年大半中國被日軍踐踏930餘座城市被佔4200萬難民無家可歸抗戰期間

小日本在亳州犯下的罪行


日本侵略者把戰火燒到了亳州城

亳州城曾經兩次淪陷在侵略者的鐵蹄之下

抗戰中的亳州

1938年 亳州首次淪陷

1937年,日本全面擴大了侵華戰爭,大片國土相繼淪陷,即使是身在中原腹地的亳州城也不例外。1938年5月,國民黨劉汝明的68軍進入亳縣,接替湯恩伯防守亳州,很快就完成了佈防。5月24號開始,日本侵略者從現在的譙城區大寺集方向開始進攻亳州。

小日本在亳州犯下的罪行


一開始,侵略者來的人並不多,同來的還有一些偽軍和漢奸,但就是這樣一些魚龍混雜,戰鬥力並不強大的侵略者,卻在一天的時間裡就打到了亳州城外,這大大的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防守的國軍撤退,但是不屈不撓的亳州人民卻並沒有向侵略者屈服,很多農民都自發的組織了起來,抵抗侵略,保家衛國。“特別是張店、泥店那一塊的民眾,首先起來反抗,自發的組織起來抗日的隊伍。”譙城區原黨史辦主任張炳先說。但是缺乏武器彈藥和戰爭經驗的民眾很難阻擋正規軍隊的前進,在炮火掩護下,日軍強渡渦河,期間不斷增強兵力,向縣城發起進攻,後來,日軍衝破防線將縣城四面包圍,並且用重炮轟城,步兵爬城,30日夜,日軍步兵攻入城中,雙方展開巷戰。

1938年的5月31號,部分守城的士兵和老百姓眼見侵略者已經攻入到城裡,自己已經沒有辦法將他們打退,才決定撤退,然後日軍佔領了亳州城,亳州在歷史上第一次落入到了日本人的手中。淪陷後,日本人燒殺淫掠,兇殘至極,居民們慘遭蹂虐,財產被掠奪一空。

1939年 亳州再次淪陷

亳州第一次淪陷之後,侵略者在亳州燒殺搶奪,無惡不作,激起了很大的民憤,此時的亳州一共有兩股主要的力量在跟侵略者戰鬥。“一個是自發的抗日力量,一個是咱們安徽省組織的,以餘亞農為首的,叫抗日民主自衛軍。”譙城區原黨史辦主任張炳先說。

小日本在亳州犯下的罪行

1938年9月,由於戰事緊張,日本人撤走了在亳州駐紮的大部分日軍,只留下一些偽軍在維持秩序。看到這個戰機,1938年的9月8日,安徽省抗日人民自衛軍第五路總指揮餘亞農,率3個大隊會同在亳駐防的第3支隊進攻亳州,並很快收復了縣城。這時離日軍第一次佔領亳州僅僅過去了100多天,收復之後,國民政府把縣政府也設在了亳州,可這個時候,防守亳州的國民黨軍內部卻出現了裂痕,當時亳州地區的負責人其實有兩個,一個是領導軍隊收復亳州的餘亞農,另外一個就是亳縣的縣長,叫熊公略。

 內部的分裂極大的削弱了抗日的力量,給日本人留下了可乘之機。1939年4月25日,日軍兵分三路向亳縣進犯。26日,日軍在重型炮火的掩護下逼近城郊,炮轟縣城,薛閣塔被擊中,死傷30餘人。就在守城部隊準備作戰的時候,又有不少偽軍加入進來,開始向他們的陣地進攻,守軍被迫撤退。

 至此,亳州第二次淪陷為日本的佔領區,相比較於第一次佔領,捲土重來的侵略者更加殘暴,實行了更加嚴酷的統治。同時日本人還大興牢獄,使用老虎凳、辣椒水、電刑、狗咬等各種慘無人道的刑罰,從此亳州人開始了長達7年的悲慘生活,一直到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

亳州淪陷期間,

日寇不僅在亳州燒殺擄掠,

還大肆推行奴化教育,

強迫亳州百姓改變習俗,

進行文化侵略,

看看日寇在亳州都幹了啥?

1938年5月,亳州淪陷,但由於兵力不足,不到四個月,日寇就棄城而走。1939年4月下旬,日寇再度攻陷亳州,至此直到抗戰勝利,亳州都在日寇的鐵蹄蹂躪之下。在先後兩次、長達六年零八個月的淪陷時期,日寇在亳州燒殺擄掠,無惡不作,亳州百姓災難深重。日寇欲砸破房門逞兇

日寇進城之後,隨意搶劫商號和居民家,滿大街尋找“花姑娘”,一個十五歲的少女被侮辱後又被日寇刺死,父母被活活氣死。百姓孫亭等人被日寇抓去挑水,看了一眼日寇的手榴彈,就被活埋在院子裡,石人坑也活埋過我同胞六人。日寇吃變蛋,見蛋黃髮青,認為有毒,立刻將賣變蛋的人刺死。邵某被抓去當苦力,日寇將其裝進麻袋,用刺刀刺,再用腳踢,邵某疼的在麻袋裡打滾,日本兵就在一旁拍手大笑。

日軍記者拍攝的日寇暴行,日本軍方嚴禁對外公佈

1939年5月26日,日軍去劉集掃蕩。一路上燒殺搶掠,劉集許多青壯年被殺,多名婦女遭強姦,甚至兩位六十多歲的老大娘也遭毒手。有一家丈夫剛被槍殺,妻子正在哭泣,又遭姦殺。1941年春節前後,日軍進攻古城集,先放火燒了縣政府、學校和部分民房,再進村姦汙婦女。

小日本在亳州犯下的罪行


日軍燒燬平民房屋

日寇殘殺我亳州百姓的方式有灌辣椒水、坐老虎凳、抽鋼絲鞭、刺刀挑、狼狗咬、過電、活埋等,手段之殘忍,令人髮指。西關一位老大娘回憶說,“電影上演的日寇暴行也沒有亳州的厲害”。日寇一入城就在亳州組建“新民會”,宣傳“中日親善”,消磨中國人民的民族反抗意識,做日本的“順民”、“良民”。新民會的重點是毒化青年,下設青年訓練團,一共“訓練”了六批亳州青年。青訓團訓練時要講日語、唱日本歌、做日本操,學習的主要內容是“東亞共榮”、“中日提攜”等。

 日偽還將魔爪伸入到普通學校教育中。1942年,偽軍軍長張嵐峰創辦渦北中學。渦北中學開設日文課,還開設“精神講話”科,教師由“新民會”人員擔任,每週宣講一次,主要內容也是“中日親善”。

 日寇還粗暴地強制亳州百姓改變生活習俗。以浴室洗澡為例,亳州在淪陷前沒有女浴室,女子一般在家洗澡。但日本人的風俗卻是男女共浴,所以日本女人就直接去男浴室洗澡,搓背也找男服務人員。開始亳州百姓認為有傷風化,不願去洗澡。但無澡可洗確實折磨人,時間一長,亳州男人只得硬著頭皮去洗,這樣亳州就出現了“男女共浴”的景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