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下跌對A股的影響


美股下跌對A股的影響


本文創作參考:上海證券研究報告

【美股近期走勢】

美股下跌對A股的影響

原因分析:

從根本上說,美股大跌是美股長期牛市趨勢終結的結果,疫情作為催化劑加劇了趨勢反轉時的市場下跌慘烈程度。

美股持續10餘年長期牛市的基礎始於2003年的"去股權化"(上市公司的回購甚至是私有化)趨勢、美國引領全球信息產業的優勢地位。前一基礎在2017年就基本結束;信息產業的領先優勢,雖然在芯片等關鍵零部件環節還保有領先優勢,但在下游終端消費環節已受到中國華為嚴重衝擊,並在下一代技術5G發展方面,落後於中國(為此美國千方百計彈壓中國,對其而言是正確之舉)。當然,目前看,美國仍在信息產業領域保持領先優勢,難以被其它國家和地區在短期超越。

同時ETF等大量的同質化交易,牛市形成的市場普遍預期一致,加速了市場推到頂部的動力,一旦受到分歧的衝擊,外加經濟基本面的負面預期引發的資金賣出行為,就更加劇了股市下跌的力度。一旦下跌,同質化交易引發的踩踏事件會助跌。

疫情爆發:

美股下跌對A股的影響

美股下跌對A股的影響

【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美股下跌對A股的影響

貿易渠道方面,進口減少,出口在替代性需求增長和外貿通道受限的雙重影響下,存在不確定性,但中國作為全球製造鏈最齊全的國家,在海外疫情爆發導致一些產業停工停產後,對中國是偏有利。

投資方面,對外投資和海外投資兩方向都會下降,不過這對當期經濟影響不大;政策渠道方面,這次應該不會再像2008年那樣跟隨擴張。目前分析政策看,主要是通過環節梳理來完成企業實際融資成本降低,沒有直接選擇降息。

整體來看,海外疫情對中國影響有限;從市場競爭環境看,反而給了中國有利的調整機會。海外疫情對中國資本市場的影響,主要通過資金流動、心理影響和匯率變化三途徑發生。

對中國金融市場的影響:

美股下跌對A股的影響

預期傳染的心理影響則比較大,是當期市場波動性的主要根源。對於匯率影響渠道,匯率變動還是以我為主,在美國經濟必受疫情衝擊、FED聲望下降下再放水,趨勢上必有利人民幣聲望提升,後續穩中偏升態勢可望得到實現。

海外疫情衝擊下海外金融市場動盪,股災已發生,但料不會演變為全面的金融危機,因為存款類金融機構是主要的信用創造者,基本不持有交易性股權資產,主持為債券,而債券此輪波動中受益。相較於海外動盪金融形勢,中國"安全島"態勢突出,對海外資金吸引力大增。

與2007年不同的是,2007年金融市場崩潰主要是債權資產下跌,即次級按揭貸款風險暴露導致銀行信貸資產風險暴露,及建立在其上的證券化資產(各類ABS\\MBS等衍生產品)信用風險暴露。而存款類金融機構大量持有這類資產。

一般而言,銀行等存款類金融機構由監管限制和傳統經營習慣,很少持有甚至幾乎不持有權益類資產,尤其是股票,即使在上世紀90年代全球自由化風潮後。即具有創造信用功能的銀行資產大部分是自己熟悉的信貸資產和高等級的債權資產,而當時由"兩房"擔保的各類次級按揭的ABS被認為是高安全性的。

目前要觀察的是資本市場的波動對銀行等存貸款機構的風險傳導,如果風險敞口是可靠的,那麼資本市場一些機構在極端情況下的爆倉或者倒閉,不至於讓整個金融體系崩潰。

【對A股的影響】

在本次國際資本市場的動盪中,境外資金被迫回補流動性,甚至黃金這樣的避險資產也被拋售。對A股的一些優質資產被迫賣出,引發了市場的短期流動性不足,加上恐慌情緒發散,從而產生快速的殺跌效應。但隨著資產拋售的結束和國內疫情的控制,影響正在逐步衰減。

美股下跌對A股的影響

在大幅流出之後,目前北上基本企穩,開始有迴流,短線如果歐美繼續波動,還有再撤離的可能。但影響已經不如3月上旬。

而情緒上,一旦A股市場短期開始企穩後,繼續再向下殺跌,但空間我認為已經不大。何況,當前的市場上已經大量的優質資產超跌形成黃金坑。從整體市場估值看,也是歷史底部。

所以,我認為A股投資者應該抓住下跌形成的機會:

美股下跌對A股的影響


文中的信息僅供參考,不構成具體的買賣建議,不能作為投資決策的唯一依據,對於本文所提供的信息而導致的任何機構和個人直接或間接的投資盈虧,本人將不承擔任何責任。

本文發在本人的自媒體平臺,僅僅記載本人的觀點與見解,不代表任職機構的立場。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