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老人常说:“屠夫不传代”,为什么?有没有道理?

新大风歌


我觉得这话说的还是有道理的!!至于原因大概是因为杀生太多导致的。给你讲两个真实的屠夫,我们农村一般叫他们“杀猪的”。

屠夫甲:当了有30多年的职业屠夫,每天的工作就是,买散户的猪→屠宰→卖肉,我们十里八村小有名气,每当过过节都赚不少钱,可是就在2015年,经历了人生中三大痛苦之一“老年丧子”,年近60了,就一个儿子,据说娶得媳妇儿也是村里经常说的“不是正经人”,据说还是职业的,仔细品。

儿子认识好多社会人士,后来被人sha了,有传闻是儿媳结交的社会人做的,也有传闻是欠账追账的人做的,我觉得第一种传闻比较准,因为父亲做了几十年的屠夫,钱还是有一些的。后来屠夫甲就再也不做这个了,一下老了好几岁。

屠夫乙:屠夫乙有两个儿子,开始带着老二做这个,屠宰技术很受村里人认可,结果老二结婚时做了倒插门,生了个孩子随母亲姓名,老二也在没多久因为交通事故离开人世。后来老大做了一小段时间,他家就再也不做这个了。屠夫乙也经历了人生一大悲剧,中年丧偶。阿弥陀佛!!

以上的两个故事涉及到的人物、故事、来源于生活,屠户不是不传代,是真的没有人可以传啊,劝世人,万物皆有生灵,一心向善!况且现在都是机械化的,屠户也真的不需要这类职业了。


男幼师大雪


记得,我在农村读书的时候,每次学生们比较调皮,我的语文老师被气得不行,就会说我上辈子估计是杀猪的,这辈子才投胎来当老师。因为上辈子杀猪的不好,所以,这辈子才做老师受气。或者,学生不听话,读书不用功,老师也会说,不好好读书,以后就回家养猪去。

还有,一部电影名叫《雪花秘扇的》的,里面的一个女主角,原本家境是千金小姐,可因为她的脚没有裹脚的很小,很好,所以,最后只能嫁给了屠夫,她闺蜜很是心疼。说这些故事,是告诉大家,屠夫,养猪,杀猪的,古时候,在农村,都带有一种贬义的意思。


那么,在农村,老人常说“屠夫不传代”为什么?有没有道理?答案,因为,屠夫是指宰杀牲畜或整理牲畜肉准备出售的人,多指杀猪宰牛羊的,他们是杀生的,是血腥杀害无辜者的人。所以,觉得是做坏事,屠夫不是在做积德的事情,所以会不传代,也就是生不出儿子。至于道理,生为21世纪的我,虽然是农村来的,但是,还是觉得,这也许是一种巧合和迷信!

我的农村老家,就有一位屠夫,娶了个老婆连续生了三个孩子,都是女儿,老人们就会说,屠夫不传代。虽然,屠夫这个职业,还是比较吃香的,自己家吃饭不会没肉吃,还能赚钱,但是,他每天不知道杀了多少条生命。损阴德的行为,这屠夫后面就想要个儿子,就真的改行了,改去开拖拉机,可真是不巧,第二年,她老婆还是给他生女儿,老人家就说,之前杀太多了,估计一辈子都传代不了了。



最后这屠夫没办法,就去买了一个儿子回家养。你们说,这是道理还是巧合?用生物学来说,就是精子的问题,是x染色体或是y染色体的问题。用农村老人来说,就是屠夫不传代,那么,你是怎么想的呢?

在此,感谢大家来围观,期待大家去扩散和关注一下我嘛!大恩不言谢啦!


农村来的作家


问:在农村,老人常说:“屠夫不传代”,为什么?有没有道理?

因为屠夫经历了这个行业的辛苦,不想让下一辈再受此类苦。

我是阿坤专注三农,点击关注更精彩。



在以前,所谓“屠夫”指的是在农村,靠着杀猪杀羊杀牛为谋生手段,维持生计的一类人,说老实话,“屠夫”一词在汉语中,稍微带有贬义的成分,在名著《水浒传》中便有“屠夫”镇关西,在《三国演义》中也有“屠夫”张飞,全是给人一种地位地下,飞扬跋扈满脸横肉的影响,足以说明无论在明史典故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屠夫是这个行业是不太受人尊敬的,进而也能想到屠夫们所面临的现实状况。

老话讲“屠夫不传代”,它的意思是,屠夫这个行业不会一代一代传,在现实中这种情况确实存在,所以阿坤认为这句话有道理,阿坤认为有以下原因。

一,屠夫行业太辛苦,老一辈不希望下一辈继续辛苦

屠夫这个职业十分辛苦,不像外人所看到的那样轻松,往往天不明就要起床,离家较远的活,往往需要三四点就起床,就拿杀猪来讲,屠夫杀猪的作业量十分大,首先要准备好工具,火灶、刀具、架子、绳索、热水等等,杀猪前的工作准备好,天往往就开始亮了,然后杀猪放血分肉等等工作,一天忙下来一般人受不了,所以我们看到,干屠夫需要膀大腰圆有力气才行,不然没力气是干不下来这个工作的。像在春节期间活多时,将近两个月的时间不间断工作,巨大的工作量十分伤身体,只能靠喝酒吸烟解乏,这也是众多屠夫酗酒的原因。



总之相对于其他行业,干屠夫算是比较辛苦的,老一辈干了屠夫,已经经历了这个职业的辛苦,那指定不像让小孩子继续受苦,无论怎样都会让小孩子干其他行业,起码不像自己这样辛苦,所以屠夫的下一辈往往就不干屠夫了。

二,屠夫行业已经没落,干屠夫比较有经济压力

屠夫这个行业在古代比较多,主要是那时候生产工具不发达,宰杀牲畜比较繁琐,所以才出现了职业干杀牲畜的屠夫,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人力进一步被机器所代替,许多需要力气的工序,已经可以被机器程序化,进而社会对屠夫的需求大大减少,屠夫这个行业也就不吃香了。



以前干屠夫比较挣钱,活多工钱足,不光给点辛苦费还会给猪血和大肠,而农村散养猪减少,屠夫平常活不多,挣的钱已经不能维持生计了,所以只好让下一辈改行业,干其他可以收入高一些的行业,所以屠夫的下一辈再干屠夫的就非常少。

欢迎大家点击关注《阿坤乡野说》,持续获取更多三农趣味知识,我是阿坤,感谢您的支持!

阿坤乡野说


屠夫,就是我们常说的“杀猪匠”。许多屠夫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后代继承自已的“手艺”,这就是所谓的“屠夫不传代”。

那么,为什么许多屠夫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后代继承自己的“手艺”呢?

我的同学就干过杀猪的行当,当我向他问起不愿意将“手艺”传给后代的原因时,他告诉我说:

一、太累人

杀猪卖肉要想赚到钱,不能雇人,必须自己和自己的家人来做。否则,除掉雇人的工钱后就赚不到多少钱了。而以前农户家养的猪,一般都有二三百斤重。要想杀掉这么重的猪,是要花费许多力气的。因此,凡是干过这一行的人到老的时候都会落下浑身毛病。鉴于此,他并不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够再干自己的职业。于是,就不会将自己的“手艺”再传给后代了。

二、社会地位太低

屠夫是人们对杀猪匠含蓄的称谓,其实,许多人都想称杀猪匠为“蠢夫”的。因为许多人都认为杀猪匠都属于那种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才干的活儿。所以,在背地里有许多人都看不起杀猪匠,社会地位很低。鉴于此,他也不希望后代再干自己的职业。

三、太脏

用他自己的话说,杀猪匠的手整天都油乎乎的,从来没有洗干净过。而且,自己的衣服、被褥上都有一股“脂肪味”,很难闻。曾有许多同学都不愿意到他家里去玩,其主要原因就是嫌弃他家里的卫生状况不好。鉴于此,他不想让下一代再过自己的生活了,所以,他希望下一代千万别干杀猪匠这一行。

四、太血腥

杀猪毕竟是杀生。猪也是一条鲜活的生命,然而,杀猪匠一刀下去却结果了一条鲜活的生命。有时候在做梦的时候都会“听到”猪的惨叫,让人不寒而栗。有时候做梦都会梦到杀猪时那血腥的场面,让人惊悸不已。鉴于此,他不希望自己的后代再继承自己的手艺。

这就是许多屠夫不愿意再让自己的后代继承自己“手艺”的真正原因。

至于说有没有道理,让我们心平气和地想一想后还是感觉非常有道理的。

好啦!就说这么多吧!总而言之,杀猪匠的活儿不是什么特别“舒服”的活儿,因此,许多杀猪匠才不愿意让自己的后代再干自己的行当呢!


老胡说三农


更多农业养殖知识和种植技术,请关注三农他那个广讯,诚邀您的关注,共同探讨三农知识。

对于在农村里,几乎都会有几个屠夫,毕竟村里面有几个屠夫都是比较好的,以前在农村里谁家要是宰猪之类的就是要找村里的屠夫去,村里的屠夫以前也是个 比较好的行业,像在我马上老家这里,家里要是宰猪了,那么就要请屠夫来家里掌刀,有的时候村里的屠夫都是一个村里也是不好意思收钱,那么在宰猪之后,村民为了表示谢意,都会把猪的下水给了屠夫,屠夫要么就是自己带回家去吃了,要么就是去集市上卖了,反正以前的屠夫都是有油水的,但是作为屠夫来说,他们有着一个规定就是“屠夫不传代”的说法,那么有没有道理呢?

虽然说这句话有着一定的道理,但是并不是完全的正确,比如我们村里的姓赵的屠夫,宰了一辈子的猪,后来的手艺也是传给了孩子们,有的时候有的规定并不是那么准确的,毕竟在以前宰猪的屠夫这个行业也是很好的,毕竟在农村里有点手艺也是饿不着的,所以说有的屠夫怕孩子以后没有什么生意,也是把手艺传给了孩子们,但是还有一部分的原因不把手艺传给孩子,主要是有几个原因的。

第一,对于说屠夫这个行业也是以前比较吃香的行业,但是最近几年由于屠宰企业比较多,加上个人不允许宰猪了,所以说这个行业也是面临着将会失业的困境,所以说,村里的屠夫也是越来越少了,像一些人也是为了不让孩子们失业,所以也是不让孩子学习这些技术,最终还是因为孩子没有生意做。


第二,屠夫是个体力活,毕竟在宰猪的时候,都是要好几个人一起帮忙,现在很多人都是嫌累嫌脏,所以不愿意去做这个行业,加上屠夫这个行业也是天天有造业,以前由于生活不好,所以一些人学点手艺傍身,现在有的生活好了,不愿意做这个行业了,所以说还是不让自己的孩子学这个行业,毕竟屠夫的因果不好,很少人在去做这个行业了。


三农堂广讯


这个屠夫的职业在过去农村算是一个非常吃香的职业,每逢过年过节或者谁家结婚谁家过寿,都会找村里的屠夫来屠一只猪,一般一个屠夫屠一只猪会收取200左右的费用,也有的直接就给猪肉,反正这个屠夫的职业在农村是富的流油的职业,但为什么说屠夫不传代呢?下面小农人就给大家讲讲其中的道理。

一,屠夫不长寿

过去农村卖猪肉的话都需要起早3点多就去猪场抓猪,然后来回来进行屠宰,一般屠宰一头250-300斤左右的猪需要1个半小时左右,而且全程都是体力活,最主要的是农村杀猪的地方卫生都不太好,长年累月不是身体吃不消就是身体有毛病,一般都很少有长寿的屠夫,因此,一般做过屠夫的都不想让自己的子孙干这个行当。

二,屠夫技术要求高

屠夫在宰杀牲畜的时候,必须要求是“一刀流”,如果反复反复的话,不仅自己累,牲畜也痛苦,这对于屠夫是一个大忌,所以一定要技术好。但想要学技术,就得多干,多学习,这种屠戮的事情说的好听点是帮牲畜解脱,说的不好听就是在杀戮,所以很少有屠夫让自己的后代干这个造孽的活,一般都是传给自己的徒弟或者想学习的人。

三,屠夫行当慢慢消失

现在农村的猪基本都是需要进行卫生检疫,然后进屠宰场统一宰杀,这也是为了能够有效防止一些病猪流向市场,给消费者造成损失,这样的话很多屠夫就会接的活越来越少,几乎接近失业,所以一个没有前途的行业,一般很少有人传给后代的。

通过以上这三个原因,大家是否对这个“屠夫不传代”有所了解了呢,其实小农人从小就不是很喜欢屠夫,一般的屠夫都是浓眉大眼,面露凶煞,给人一种很讨厌的感觉,但大多数屠夫都还是好的。


布衣小农人


在我们老家河南农村,没有“屠夫”的说法,一般会把屠夫叫做“杀猪匠”或者“杀猪的”,俗话说“行行出状元”,杀猪匠行业里能人也不少。在以前农村杀猪匠很吃香的,几乎每村都会有一两个杀猪匠,不然过年吃猪肉都很麻烦,还要去外村聘请。



在以前农村确实有“屠夫不传代,厨师不换班”的说法,这个就很奇怪的了,一般的农村手艺人,都会有传承给自家后人的习惯,有的还有传男不传女习俗对不对?比如现在的某些农村非遗文化传承人,一般很多都是男性,就像洧川那个麻绳提豆腐的绝活,也是传男不传女的。为啥唯独屠夫不传代的呢?有杀猪匠透过底,说这一行的饭并不好吃,一是脏苦累,二是经常干杀猪活身体不好会有职业病,三是杀猪多造孽容易给后代带来坏处,四是有职业性歧视,在以前是为了吃饱饭才干这一行。


其实农村老话说明“屠夫不传代”也不绝对,在有些地方的农村,还偏偏是代代相传的,其实在三四十年前,杀猪匠可真的是一门令人羡慕到嫉妒的职业,在农村绝对吃香,而且很多人还乐意给杀猪匠帮忙。以前的农村生活节奏缓慢,人们吃过饭后没有啥事儿,就喜欢凑热闹看,尤其是杀猪的场面。很多农村劳动力会无偿地帮助主家和杀猪匠的忙,目的是为了免费抽烟和吃一顿猪肉饭。既然杀猪匠那么吃香,为啥那么多农村人不去学怎样杀猪当手艺?学过庖丁解牛的都知道,杀猪也不是很容易的事儿,也要技术,起码动物生理学和动物解剖学的的知识要懂,不然出啥事的除了丢人还会失业。


在我们村,杀猪匠几乎快失传了,一是老一辈杀猪匠已经手无缚鸡之力,拿不动杀猪用的工具了,中年一代杀猪匠沦为无猪可杀的境地,年轻一代没人学,问题就出在一是农村很少养猪了,二是不让私自屠宰了。不过很奇怪的是,我也想讲出来,不是说思想不端正,确实觉得奇怪,一是老一辈杀猪匠是个老光棍,一辈子无亲生儿女,晚年才娶到一个老伴儿;二是中年杀猪匠早年老婆跑了,自己当爹又当妈把孩子扶养大,三是有个杀猪匠喝酒后犯糊涂做下坏良心事儿被判刑坐过牢。总觉得他们的下场不是太好,也有可能作为老话“屠夫不传代”的一个侧面注解吧。

现在各地农村乡镇都有定点屠宰,农村杀猪匠也算是历史遗留问题职业了,现在的农村人很少再学杀猪匠这门手艺了,因为平时也无猪可杀了,除了过年杀年猪的时候才有人聘请。具体到我们乡镇,现在的集镇卖猪肉的,也大多都是外地送来已经屠宰好的猪肉,只管上架卖也不管杀猪了,不过有个认识的卖猪肉的,还在坚持自己收购农民手里养的猪,听说现在也不收不杀了,专门上架卖,估计这也是一种资源整合。


社会在前进,总会有一些以前时兴的行当会走进历史长河,没有什么可留恋和追忆的。比如农民养猪,在我们老家早些年,几乎家家必养一两头过年卖掉或者自己吃肉,但现在很少有农户养了。农村以前的打铁匠,也很难再见到了,记得我的一个老邻居,把打铁的手艺传给自家二儿子,现在二儿子在城里当焊工,也不打铁了,所以说不仅仅是“屠夫不传代”,有的传着传着就没有了。


农村老俗话


在农村里面,大部分农民都是从事农业生产种植活动,只有极少数部分会学一门手艺。而且在过去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一般情况下,一个村子或者几个村子才会有一个木匠,因为多了的话,竞争就会激烈,导致最后大家都没有活干。在农村的一些手艺活中,有一些是会世代相传的,但是有一个职业肯定不会父传子子传孙,这就是屠户,也就是农村人通俗的叫做杀猪佬的职业。农村有一句俗语叫做“屠户不代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杀猪佬这个职业不会父亲传给儿子呢?

第一,屠户不好干

表面上来看,很多人想当然的认为杀猪佬在农村里面是一个挺好的职业,因为一个村子或者几个村子可能才一个屠户,过去屠户杀猪一般不收工钱,而是以猪肉代替。那个年代农民家庭都比较穷,只能是以物来换物,或者是以物来抵工资。所以很多人认为屠户家里常年不缺肉吃。但实际上屠户杀猪是一件很辛苦的活,过去家里养一头猪,至少得养一年,一般都有两三百斤重杀猪的时候,屠户都要请家里人帮忙,否则的话一个人干不了。记得我们小时候,每年家里杀猪时,父亲都要叫邻居帮忙过来捉猪脚。但是主要的活还是由屠户来干,杀一头猪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也是一个很辛苦的体力活。更重要的是杀猪是一个相对血腥的事情,很多人可能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接触。甚至在我们小时候家里杀猪时,父亲都要把我们关在屋子里,不让我们看。

第二,屠户命不长

这不是所谓的封建迷信,其实农村里面很多屠户的寿命确实不怎么长。因为屠户杀猪是一件辛苦活,耗费的力气比别人多,用农村人的话说叫伤身。与此同时,很多屠户常年会吃一些高脂肪的肉类,有时候还会有很多的猪下水。跟农村一般人家相比,屠户家的肉类制品肯定要多一些,这也会造成他有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因为高脂肪确实对人的身体没有什么太大的好处。当然还有人说,屠户毕竟是杀生的行业,一般人不到万不得已,都不会愿意选择这样的职业来为生。而作为屠户,本身更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子女来继承他们的手艺。

第三,屠户不挣钱

屠户这个职业跟其他的职业还不一样,因为他一年四季中只有在冬天腊月的时候才比较吃香,平时的时候基本跟农民没什么区别,很少有人杀猪,所以他们也没有什么工钱。因为家家户户都有杀年猪的习惯,所以屠户最忙的时间只有一个月左右,其他时间都很清闲。相对于比较贫穷的农村,依靠手艺来吃饭的人,这样的工作肯定不是一个好工作。更关键的是前面已经提到过,过去农村比较穷,没有人直接拿现金来给工钱,很多时候都是让屠户自己割一块猪肉。记得我们当地好像是在2000年以后才慢慢的开始给屠户工钱,在此以前都是直接拿肉来抵工钱。所以可想而知,屠夫辛辛苦苦杀一头猪,最后拿一块肉回去。

因为过去农村家里家家户户养猪,屠户自己家也有猪,所以他本质上来讲不是特别缺猪肉吃。而且过去农民买猪肉的情况也比较少,就算屠户手上有猪,想要卖给别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作为屠户根本就不算车上,是一个好的职业。这是很多屠户不愿意让自己的子女来继承这门手艺的重要原因。

所以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讲,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也折射出了过去农村比较贫穷的现状,对于很多手工艺者来讲,其实生活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农民的收入提高了,而现在农村的屠户也慢慢变少了,甚至这个职业都快要失传了。因为现在基本上不允许私人屠宰,有专门的屠宰场来代替人工。

以后也许就看不到农村的屠户了,除了上面所讲的这个原因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现在农村养猪的太少了,几乎很多地方都不养猪。没有需求,谁愿意干呢?大家说是不是你们当地农村现在还有没有屠户?欢迎您在下面留言说说你们当地的情况。


山九


这句话确实存在的,原话是“屠夫不传代,厨子不换班”,意思是屠夫只会做一代,不会将手艺传给自己的下一代。厨子则会一直延续下去,不会把手艺交给别人。这句话可以说是老农民对以前职业的总结,其本身还是有着一定道理的。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其中的原因。

1、屠夫非固定职业

在农村通常来说,屠夫只能在冬月、腊月挣到钱,平时请他们宰杀牲畜的农民还是很少的。屠夫职业不固定,使得其无法获得固定的收入,完全是靠着市场行情吃饭。

2、屠夫比较累

即使在农村,屠夫也是比较累的一门职业,一般情况下都是两三个合伙。咱们农民又都是养殖的能手,每年宰杀的年猪起码在三百斤以上,相当于一个人承受一百多斤,可以说是很辛苦。而且牲畜也并非一杀了之,还得按照主家的要求进行分割等,一般一头年猪等要一个小时。

3、屠夫短命

这其实和屠夫的日常生活习惯有关系。为了能够赶上杀猪饭和多挣点钱,屠夫一般天不亮就起床,晚上则要做完所有的活才能休息。同时屠夫食用的大多数都是脂肪含量较高的肉类等食物,晚年时也会有高血压、高脂肪等疾病。

4、屠夫的技术要求较高

如何捉猪、如何避免弄脏猪肉等都需要一定的技术,可以说屠夫看起来吃力气饭,但其实更多考虑的是屠夫的技术含量。我们这里以前有新手屠夫,杀猪时没有掌握好按压猪的力度,直接被猪一蹄子给踢飞了,还好人没啥事。

正是因为屠夫以上四大劣势,所以当过屠夫的人都不希望自己的后代还继续做屠夫,由此才会有“屠夫不传代”的说法。当然现在农村屠夫没有以前那么辛苦,我们这边有屠夫合伙花费几千购买了专业的宰杀设备,二十分钟一头猪,可以说是比以前轻松了许多,证明机器的运用有利于农村传统行业的发展。


爱茶者九号


你好,我是小钱,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在农村每到年底或者有重大事情要杀猪时,有三件事情必须要做。一是选日子,二是通知乡邻,三就是得请屠夫杀猪,请吃饭。

当然做一个杀猪匠除了必不可少外,也十分的赚钱。笔者所在家乡有个屠夫,手艺非常高超,谈到王屠夫十里八乡的都知道,因此生意非常兴隆,如今日子过的是红红火火,要车有车,要房有房。

可就是这样一个行业,村里老人却常说:“虽然赚钱,但这一行业却从不传代,只能说有人愿意学,才传给徒弟!”那到底是为啥呢?后来和长辈聊了之后才知道:

第一,技术要求太高;在外人看来屠夫是一个没啥技术含量的活,但懂的人都知道,这一行业其实最考验技术,他会以最快的速度让猪毙命,因为在农村对杀猪有许多讲究和忌讳,如果杀猪匠一刀没把猪毙命,或者一刀下去猪挣脱众人跑了,又或者鬼哭狼嚎的乱叫唤,那么主家心里就会十分不高兴,甚至对其埋怨。这样一来很少会有人再找他了。

第二,麻烦又劳累。除了是一个考验技术的活外,更是个繁重而又劳累的活,二三百斤的猪,要扯腿,拽耳朵等的费事活不说,最主要的是,村里的杀猪匠通常都是早起的,五点多就起来去人家里杀猪的,去到抽着烟就干活了,忙完一天回家累就床上睡觉的。这种日夜颠倒的生活,加上长期睡眠重量不足,饮食不规律。也导致许多屠夫身体看起来健硕,但老了之后身体会有许多毛病。

第三,传统观念;在大多数农村人的观念里也认为,屠户地位不怎么高,不太受人尊敬,不是真到了没有办法时,才选择去当屠夫。而且屠夫在大家的眼中都是不好说话。还有就是当了几十年的屠户,给人的感觉不吉利。就是在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屠夫一般情况下不会把这项技术传给下一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