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抗疫一线生命“摆渡人”

他们不是医务工作者,没有妙手回春的医术。

他们不是电影中的超级英雄,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

然而在疫情来临之际,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冲锋在第一线。

争分夺秒的转运患者、奔波劳碌的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勇敢乐观的为医院隔离室做保洁工作……

今天我们来认识三位坚守在抗疫一线的生命“摆渡人”。

“只要我们还在跑,武汉就不会停下来”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武汉人民的社会生活一度被按下“暂停键”。为了配合政府战“疫”,武汉民众按照要求在家隔离,各个社区也纷纷实行封闭式管理。

在这样的情况下,穿梭于城市大街小巷的快递员、送餐员成了这座城市运行的“摆渡人”。

吴辉是一名普通的外卖骑手,疫情爆发后,他也感到害怕,打算不再送外卖,大年三十开始在家里休息。

“大年三十晚上,我一边吃火锅,一边刷着微博,看到一线工作的医护人员只能吃泡面,心里头很不舒服,觉得自己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

除夕一过,吴辉就开工了。第一单是是中南医院呼吸外科订单,第二单是武昌医院发热门诊,两单都是在同一家餐馆定了鲍鱼饭。

“医生在救人,但他们吃饱了才能救人啊”。吴辉虽然心里有些打鼓,但仍毅然带上口罩,奔赴抗疫前线。外卖送到医院时,看到一切井然有序,吴辉也放下心来。

给医护人员送过很多次餐,其中有一单让他印象很深刻。订单备注里写:妈妈做的饭给爸爸送去,爸爸是前线医生,辛苦外卖小哥了。

“看到那个备注,我差点哭了,我在心里对那个孩子说,我马上去,你爸爸马上就能吃到热饭菜了!”

致敬抗疫一线生命“摆渡人”

“当谁都害怕的时候,警察不上谁上!”

1月23日凌晨1点半,武汉市硚口区公安分局局长张晓红的电话响了。

“两个小时以内组织300警力,赶往天河机场,执行交通管制的任务!”

接到上级命令,张晓红立刻调动警力,连夜赶往天河机场进行道口管控工作,他意识到,一场艰苦卓绝的武汉保卫战已经打响了。

从元月23日开始,武汉市硚口区分局1500名民警,不分昼夜,战斗在防控一线,承担了武汉的社区封空、医院守控、道口检控和服务群众等各项工作。

“这场疫情令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基层民警身上体现出的警察精神!”张晓红说道。

在方舱医院守控期间,有6名党员民警写下请战书,申请驻守方舱,28个昼夜不曾回家,与医护人员一起帮助患者、安慰患者。

开警车护送患者去医院的民警,被感染机率也很高。“上周,宗关街有一名患者突然发病,要去医院,接到报警后,宗关派出所24岁的民警易鑫赶到患者家中,从六楼把病患背下楼,在下楼的过程中,患者因身体不适,吐在了易鑫的背上,易鑫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一步一挪的将患者背到车上,送去了肺科医院。”张晓红说道。

“谁都有害怕的时候,警察不上谁上”,疫情在前,警察当先,这是警察光荣而艰巨的使命!

致敬抗疫一线生命“摆渡人”

“外地人都来帮我们,我怕什么呢?”

张春香是武汉经济开发区一名普通环卫工人,1月28日,她接到公司通知,需要一批人去协和医院做保洁。

“遇到这种事情,总有人要去做,我做环卫工人十几年,有经验。孩子都成人了,没有什么负担,我要站出来,第一时间报名!”张春香说。

家人得知孙春香去医院做保洁的消息后,非常担心,尤其是她的老伴。

“你这么大年纪,抵抗力不强,很容易感染,还是别去了!”老伴劝她。她告诉老伴,自己本来就是搞环卫的,这些事情总要有人做,而且身为武汉人,自己人不去帮忙,哪里说的过去?

在进入病区前,张春香接受了专业的防护培训,在思想上也做足了准备。当看到北京专家、黑龙江专家为病人治病,其他省为武汉支援物资,张春芳更加坚定了与疫情斗争的信心:“外地人都来帮我们,我怕什么呢?我们武汉一定会好起来的!”

抗疫期间,张春香为病房里的每位患者加油打气。一次,她看到一位婆婆的便盆满了,主动帮她倒掉,并冲洗干净。婆婆向她表示感谢,她说:“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您只要配合医生,很快就会好起来的!”安抚了老人的情绪,也帮助她建立了战胜病毒的信心。

致敬抗疫一线生命“摆渡人”

千千万万个平凡的人,默默地为阻击疫情而战,为迎接春天的到来而发光发热,用不平凡的付出点亮了战胜疫情的希望之光。他们是生命的“摆渡人”,是这个时代真正的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