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自由的灵魂,是对生命最好的热爱

《海上钢琴师》|一颗自由的灵魂,是对生命最好的热爱

《海上钢琴师》是由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所导演的最著名的时空三部曲之一。电影主要讲述了天才钢琴少年1900充满传奇而又悲情的一生,他的一生从未下船,但他的名字却因他的钢琴曲而声名远播。

1900出生后便被父母抛弃在弗吉尼亚号,而后被老船长丹尼所收留。丹尼虽然只是一个贫穷的轮船工人,但他却给予了1900无微不至的关爱,他陪他疯玩,陪他闹,只要是他想要的,他都会尽全力去满足他。

受着老船长和其他工人们的照顾,1900在船上度过了他出生以来最为快乐的童年时光,他读书写字,学习玩闹,无忧无虑地生活着。直到丹尼死后,船长想把他送下船,但他却像人间蒸发一般,消失得无影无踪,船长找遍了他所有可能待过的地方,却一无所获。直到他又忽然出现,用钢琴声吸引了船上所有船客的目光。

《海上钢琴师》|一颗自由的灵魂,是对生命最好的热爱

他坐在凳子上,两只脚吊在空中,他的双手在钢琴上娴熟地弹奏着,美妙的音符随着他指尖的飞快跃动缓缓流出,大家都被这美妙的钢琴声听呆了,包括船长。谁也不知道他忽然而来的钢琴天赋是如何获得的,但不重要了,钢琴天才1900出现了。

可天才注定是孤独的,1900超高的钢琴天赋对于他来说既是幸,也是不幸,不幸的是他只能一个人承受站在高处的孤独,他因为对于钢琴的执念与超常规的付出,他的一生甚至没有一段真正的爱情,但同时,他又是幸运的,他通过钢琴结交了一个知心好友,迈图斯,虽然没有爱情,但他收获了这世间最为真挚的友情,对于他来说,他的一生有钢琴和好友已然足以。

这整部电影给人的感觉是非常孤独的,无论是那可以深入人心的绝美钢琴声,还是那个让1900唯一心动过的女孩,都给人一种孤独的感觉

我们通过借助艺术来寻找同感,在音乐声中找寻内心那些共同的情感,我们把它称为真善美,1900的钢琴声之所以美妙动人,除了他的技巧外,更多的是因为他内心的那一份纯粹,那种从来不被世俗污染,也从来不为了利益而让自己的音乐离开自己的纯粹。音乐就是他的生命,他将他的整个生命都用音乐表达出来了。

所以后来,他不肯下船,宁愿和船一起被炸掉也不愿走入俗世也就不难理解了。他的好友迈图斯在劝说他无果的情况下放弃,用自己的理解成全了他灵魂的自由与完整。

对于1900来说,活着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怎样活着。也许在常人无法理解,留得青山在,不在没柴烧,但对于他来说,肉体的存在不是他所要追求的最终目的,反而是一颗自由的灵魂,他宁愿牺牲肉体来成全自己自由的灵魂。

《海上钢琴师》|一颗自由的灵魂,是对生命最好的热爱

正如他在最后迈图斯所说的那段话:

“这些城市,你唯一看不见的,是他的尽头。拜托,让我看看这些城市的尽头,当我在舷梯上时,一切都很美完美,而我的大衣,也让我很体面,看上去帅气,而当时,我真心很想下船,但是那不是问题所在,阻挡我下船的,不是我看见的,而是我看不见的。在那些无限延伸的城市里什么都没有,唯独没有尽头。我看不见的,是这一切的尽头,世界的尽头。”

他无法选择地上的任何一条路,他害怕自己无法像在船上一样心无旁骛地弹奏只属于自己的钢琴曲,所以,他驾驭不了陆地那艘大船,但是幸运的是,他可以选择将自己的舞台设在这艘船上。

鲁迅先生曾说过,“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从这一点来看,天才钢琴师1900的消失对于这个世界来说,的确是一个悲剧,但对于他自身来说,却是一个解脱,一种自由。选择和船一起被炸毁,是他为自己弹奏的最后一曲绝美钢琴曲,用肉体成全灵魂的完整。

这部电影之所以可以成为经典,我想,除了1900这个饱满的人物之外,还有导演对于细节和环境的把控,大量地表现1900的内心世界,还有周边景物和个人内心世界的完美结合,外加绝美的钢琴曲,这些都让人念念不忘。

也许电影的最后,我们耳边会响起匈牙利诗人的诗歌:“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那是1900用生命弹奏的最华美的乐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