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脂球》:除了高贵的羊脂球,黑暗的"阶层",莫泊桑还想说?


《羊脂球》:除了高贵的羊脂球,黑暗的

1868年,居伊·德·莫泊桑(Henri René Albert Guy de Maupassant)出于现实的义愤写了一蔑视教会的诗,而被教会学校开除,"意外"考入了鲁昂中学,没想到如此居然被福楼拜"看上",开启了他文学创作之路。

彼时,18岁的莫泊桑还不知道仅仅不到两年,那场影响他一生创作"风潮"的普法战争悄然来袭,5年后,退伍开启公务员生活的他,开始正式拜入福楼拜门下,开始创作。

1880年,30岁的莫泊桑,在左拉周围的几个自然主义作家的"号召"下,以普法战争为主题,共同出版了《梅塘之夜》一书,而他的一部中篇小说《羊脂球》,也使他一举成名,被老师福楼拜称之为"不可多得的杰作"。

其后,大约十年,在莫泊桑早期的生活积累,以及长期的写作准备之下,使他的"灵感"犹如开闸泄洪之水,不断汹涌出了三百篇中短篇小说。

《羊脂球》:除了高贵的羊脂球,黑暗的

莫泊桑

而这部《羊脂球》的地位永远被莫泊桑视为自己的"骄傲":

一方面是因为,此文是他对当时文学世界的"叩门砖";

而另一方面,也是浓缩了他对战争的另一面"样貌"与阶层黑暗,最深刻的理解。

短短两万余字,就为读者描绘了一幅浓墨重彩的"战争百态图",在普法战争中,战败被迫逃亡的十个法国人,有贵族、有议员、有大商人、有修女、有民主党人,以及一个别名叫"羊脂球"的X女,共同开启逃亡之旅。

而期间,一次为"食物"低头的虚伪情节,一次为"继续走"暴露的前恭后鄙夷的无耻情节,更是凸显了所谓"高贵身份"人们的低下品性,以及赞颂"低贱身份"羊脂球的抗争精神。


《羊脂球》:除了高贵的羊脂球,黑暗的

但其实,以上简介只是被广为流传的一角,而这部《羊脂球》,在140年以来,还被读者们解析了多种属于自己的理解,人性的黑暗,阶级的荒谬,以及探讨何为高贵的灵魂等等。

但是,如果放大这个背景,作者莫泊桑以1870年普法战争的亲身经历的感受去解析的话,是否,能以此窥得一丝关于"战争"的种种模样。

以及,针对在"战时"人性中的牺牲与抗争的理解,是否不一样?


《羊脂球》:除了高贵的羊脂球,黑暗的

被马车浓缩的"战时社会"——最多的“贵族”,最少的“底层”

何为高贵?何为低贱?

年少时,很多时候会被老师、社会影响,而以"名气"大小去选书,于是大大小小的名著,看过许多。

但很奇怪,或许是经历增多,或许是时间的洗礼,这些名著每每放到现在,总是会读出与从前颠覆性的感受和解读。

一部分是因为阅历,但更多的是学会"放大",把作者经历和背景,以及小说创作的"大局"等因素,融合在一起,去理解这个故事。

《羊脂球》:除了高贵的羊脂球,黑暗的

于是这本《羊脂球》,以前只会当做一个讽刺人性黑暗,亦或揭露虚伪、无耻、自私的贵族资产阶级的故事,而现在放到战争的大背景下看,作者莫泊桑而立之年才"呕心沥血"创作出的作品,却更是一本探讨"身份"与"灵魂"之作。

有意思的是,身为没落贵族的作者莫泊桑,一面享受着"身份"带来的隐形优越感,比如有学识的母亲与曾经有贵族身份父亲的"人脉"与较高的教育。

但另一面却因此陷入一种对自己"灵魂"位置高低的认同感,多年的经历告诉他,自诩流着"高贵血脉"的法国人,天然把"人"分成了贵族、资本家、平民以及XX等森严而不可逾越的阶层与等级。

而于前贵族,现平民的莫泊桑,鄙视阶级等级划分的同时,需要一种"新"的划分方式,比如人灵魂的高与低,来实现对自我"价值"的认同感。

亲身经历的普法战争,给他带来了关于人的"高低贵贱"的评判,新的认识,于是有了这本《羊脂球》中被极限浓缩至一辆小小马车"战时社会"的大背景。

而"基因继承"轮回般的命运,又让莫泊桑被传承了浪荡父亲一般的做派,终日游走在各种女性的裙摆边,虚度着年轻的光阴。

但也因此,疾病缠身的他,对女性,对社会,对战争的认识达到一个不一样的高度,于是在《羊脂球》里,一反当时描写普法战争的种种"技法",诸如赞颂英勇人物,烘托英雄的机智聪明,或者写敌人的残暴、愚蠢等等。

《羊脂球》:除了高贵的羊脂球,黑暗的

而是巧妙地选取了一个处于社会最底层,"职业"天然受歧视的x女羊脂球,作为积极正面的人物,来反衬在战时,那些形形色色、道貌岸然的贵族、资产阶级、有着"大爱"的宗教人士,以及所谓的"民主党斗士"的真面目。

只用寥寥两个大场景(转折),一次分享食物,一次"劝解"献身,就为读者们展现了当时贵族资产等级社会的黑暗与荒诞。

何为高贵?何为低贱?

被"时代"普遍认可的"身份",真的就是评判的标准?

不,不是的,就看作者莫泊桑对"马车"里十个人"身份"的设计,贵族两人,"新"贵族(当时的议会,其实多数还是由贵族把持。)两人,资产阶级两人,这些其实才是当时社会的"少数派",但是在战时获得逃亡机会的,或者说获得"活着"机会的幸存者,他们却是占了多数。

而剩下的宗教派两人,"党派"人士一人,其实也是战时社会的少数派,却因为顶着"上帝"与"信仰",成为大几率的幸存者们。

到了最后才是唯一的"最底层",其实羊脂球们就是在战时最无力,但占了大多数,甚至"全部"的平民们,而他们在"马车"里,却永远被排挤到边缘。

《羊脂球》:除了高贵的羊脂球,黑暗的

作者莫泊桑之所以如此设计:

一来,是体现了当时真正的战时社会现状;

二来,更是狠狠讽刺了那些"高贵身份"人们的无耻行径。

也进一步阐述了他对于一个人灵魂高低贵贱的看法,是的,所谓"身份"只是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集体认同感,是建立在"少数派"的压迫与剥削之下的,但是关于"灵魂"的评判标准,则公平的刻在每一个人的道德准绳之上,无关人的"外在"。

其实放到今天也是如此,即使现在我们的社会任就不完美,但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也就是一种关于道德底线的评判,消费主义与拜金浪潮的人性席卷,卷地走一时的"恭维",但卷不走,人性心中关于高贵灵魂的向往。


正如最后,夹在《马赛曲》中羊脂球愤恨的哭泣:

"对祖国神圣的爱,快来指挥,支持我们复仇的手!

自由,亲爱的自由啊,快来跟你的保卫者一起战斗!"

即使"结局"悲惨,但每个人的"样貌"都被投射地清清楚楚,高贵的灵魂与低贱的身份,还是会被看见......


《羊脂球》:除了高贵的羊脂球,黑暗的

"羊脂球"和"十三钗"

战争下,关于牺牲的意义

其实现在重读《羊脂球》,在普法战争的背景下,会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严歌苓的《金陵十三钗》,以及同名电影,同样是在战争时期,一群x女们,为救"学生",可歌可泣的自我牺牲。

对《金陵十三钗》故事感兴趣的,可以"直接用今日头条app上方的搜索框输入"即可深入了解。)


《羊脂球》:除了高贵的羊脂球,黑暗的


无论是羊脂球也好,十三钗也好,她们其实都是在战时勇于牺牲自我,拯救"大家"的,拥有高洁品性,高贵灵魂的人。

但是,这种牺牲与奉献,即使在战时,被看到,被赞颂,还是无法改变世人对她们"身份"(职业)的看法。

是的,人类发展到现在,人们对"身份"高低贵贱的"标准"划分,依旧是看"外壳",贵族天然就是高贵的,而X女天然就是低贱的,没有"意外"。


即使如《羊脂球》般,如《金陵十三钗》般:

在战争时期也是一样,因为职业是妓女,所以"必然"对任何人提供服务,即使是敌人;

因为是风尘中人,所以"应该"牺牲自己,代替学生去服务敌人。

其实看《羊脂球》时,最悲凉的不是那些贵族们、资产家们道貌岸然的劝解,而是修女们以"几百个染上天花的士兵"去"威胁"羊脂球,以及民主党人科尔尼代仅仅以两句"可耻的!"的话,就试图掩盖自己懦弱的反抗与冷漠地无视。

如果说贵族、资产家们是出于无耻、虚伪的自私,那么利用羊脂球的对祖国和人们的"大爱"的修女们,甚至懦弱地用言语反抗的"革命者"们,是否显得更加伪善和卑鄙。

而《金陵十三钗》的故事,看下去更是一种从头皮到脚尖的冰冷发麻,学生是未来的希望,妓女就活该牺牲?

人与人之间,只因为所谓的"身份",就被如此理所当然地规定?居然还被赞颂?

即使故事的最后,只是写"赴宴会",但是那未尽的死局,只能是无人生还!

《羊脂球》:除了高贵的羊脂球,黑暗的

都说"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一场战争过后,那些抗争者被永远铭记,那些牺牲者被永刻心中,但是为何到故事的最后,她们的牺牲,却永远没有"结局"?

那么,在战争里,所谓的"牺牲",意义到底在哪里?或者说,意义到底是什么?

没有名字的"羊脂球",被统称的"十三钗”,她们付出了一切,但她们的"牺牲"始终还是被社会和时代掩埋,羊脂球被救下的幸存者们"耻笑","十三钗"被遗忘在"学生们"模糊的记忆里。

这一切的一切,只是源于一个"身份",或者说一个"职业"的天然鄙夷,世人共同认可的低贱观感,何其可笑!

人性最黑暗的一面,不正是如此,即使在残酷战争之下,所谓"身份"的高低贵贱之分,依然存在并可笑地相互鄙视着,即使以"正义"、"牺牲"以及"大爱"包裹,依旧被暗地"身份耻辱",何其可悲......



写在最后:

于《羊脂球》而言,本人最欣赏作者莫泊桑的地方,其实在于最后的意犹未尽,以及"高贵灵魂"的妓女羊脂球的人物设计,最"低贱"与最"高贵"的反差,不仅把人性展现地淋漓尽致,更是一种把对比运用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而以小见大的把普法战争的残酷,浓缩在小小的"马车"里,以及两次对比强烈的"心灵拷问"情节里,更是尤其讽刺。

关于战争里,牺牲的意义所在,更是一种颠覆性的留白思考,莫泊桑无愧于"短篇小说之王"!


《羊脂球》:除了高贵的羊脂球,黑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