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协发布"限薪令",面对这个情况,送孩子踢球的家长或将减少

国人是极其聪明极其精明的,功利的家长不会让自己孩子走一条出路不多机会成本太高的路,只有实现了最基本的财务自由的家庭才可能愿意尝试。其他国家很少有中国人的这种上进心,所以踢球的少年多些。一个大伤能让孩子练了十年的足球生涯gg,更何况孩子要不是那块料,踢不出来还受了那么多苦,真不如念书实在。反过来,你送他去国内正规足球学校,只要他一直走足球这条路,他这辈子还能跟高考、大学扯上关系吗?所以很简单,在中国,教育和体育,基本是分开的,而健康发展的体育制度,或者是素质教育制度,教育、体育、艺术都是不分开的。

足协发布

中国篮球这几年的逐渐衰弱已经说明问题,之所以在亚洲还能有优势地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部分国家更重视足球的发展,民众也更喜欢足球,所以相比起来篮球的差距没有像足球一样拉得那么大。同理,在各国开始重视女足女篮发展后,中国这两项也被慢慢甩开,再同理,为何中国拿金牌的奥运项目都是世界范围内的冷门项目。

足协发布

如果是指踢球的人,那必然是跟教育、人口、文化等问题分不开的,如果是足球场地,又会涉及到房地产行业的问题,可以说,职业化需求程度最高的运动项目足球,这个运动的人才是呈金字塔型的。好的梯队建设有些时候与职业化的资本角力是有冲突的,两者需要做出些权衡,也希望足球能做出些有用有效大胆的改革,让这项运动在咱们国家越来越好。中超裁判员目前判罚尺度太严,导致一有身体接触球员就倒地,一倒地就吹哨,不仅流畅性降低,也导致球员逐渐失去摆脱能力。一到亚洲赛场就完。

足协发布

国内裁判吹哨过多,是因为他们把很多正常身体对抗(比如上身躯干的挤扛导致一方倒地,欧美裁判甚至对一些不明显的上肢动作都不会吹哨)当成犯规来吹停,这使得本土球员养成非常不好的两个习惯:一是前锋一遇对抗就倒地(想当年马拉多纳被铲得跌跌撞撞都要追上皮球),二是倒地就等着裁判吹哨(世预赛对卡塔尔一战有这个情况,差点导致丢球)。

足协发布

中国人眼中在世界人民面前站起来的三大铁律:主办奥运会金牌榜第一;中国公民获得诺贝尔奖;主办世界杯(随时可以) 夺冠(永远不能)。所以中国人永远有一大批足球迷,但奥运情结和诺奖情结已经快没了,所以,主办世界杯,成为中国人必须要做的事,而这件事却最好在中国能自己再次打入世界杯后,也能有实力世界杯小组出线之后。因为主办是主办,有资格参与才是勉强的第三步站起来,哪怕不能夺冠。问题是,两者之间,落差太大了,谁也没说中国足球一定要站在世界之巅,进个世界杯当年给疯狂的,问题是现在踢的水平相比之间,差太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