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码互通互认,高科技打通复工复产“最后一公里”


健康码互通互认,高科技打通复工复产“最后一公里”

健康码始创于浙江健康码始创于浙江,这个创新性举措,在一定区域内打通了人员流动的“瓶颈”,为复工复产提供了便利条件。但各地有自自己的健康码,跨区复工的人员需要重新申报很麻烦,利用大数据、移动互联技术进行数字化防控疫情管理,用健康码分类指导人员出行,是各地纷纷推出的便民举措,但怎样便捷有效地以全国一盘棋思维为指导,用好这个“码”,还需要进一步统筹协调。

近日,长三角三省一市建立了长三角健康码互认通用机制,浙江与海南、河南、四川、湖南等地签署“健康码” 互认合作协议,京津冀也在积极推动“健康码”互通互认。因此,建议有必要在“机制相通、规则互认、数据共享”原则下,加速整合各地大数据资源,推出全国适用的健康码。

这样既能推动健康人群迅速“复位”,促进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快速恢复,又能避免重复研发带来的资源浪费,还能充分利用全国层面的大数据进行更精准的分析,从而更精准认定持有人的出行轨迹和健康状况。以便宜复工复产的大连条顺利运转,复工复产是一个链条,哪一个环节卡壳,链条都可能运转不畅,最终影响全局,而扩大健康码的适用范围,则关系着能否顺利打通复工复产“最后一公里”。互认健康证明,本质上是用大数据互通减少“重复劳动”,是打通复工复产“最后一公里”的务实有效措施。    

    

网友们纷纷赞此举甚好

A求北京与山东互认健康码啊,2月2号回北京 到现在两个月了没回去一次 想抱抱俩孩子

B湖北地区外出务工人员,太需要全国互认湖北健康码了

C出了几趟差,真是辛酸泪

D绿码通认对湖北的人出行会带来更多的便利,大力支持通认,加油

E全国一盘棋,以大数据为依托打通各地人员健康数据共享、互认,做到防疫、生产两不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