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族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考研真题及详解

[全套]2021年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全套资料


中南民族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考研真题及详解_才聪学习网


目录

说明:本全套共包括7种电子书、7种打印版(赠品)。

1.历年考研真题

  • [电子书+打印版]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2.指定教材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 [电子书+打印版]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
  • [电子书+打印版]陆晔《当代广播电视概论》(第2版)笔记和典型题详解

3.指定教材配套题库

  • [电子书+打印版]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4.新闻与传播硕士考试专用教材

  • [电子书+打印版]2021年新闻与传播硕士《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试专用教材

5.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题库(含兄弟院校考研真题及详解)

  • [电子书+打印版]2021年新闻与传播硕士《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章节题库+模拟试题】(上)
  • [电子书+打印版]2021年新闻与传播硕士《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章节题库+模拟试题】(下)


中南民族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考研真题及详解_才聪学习网


考研真题及详解

第一章 新闻传播史

第一节 中国新闻传播史

一、中国古代报纸

1.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起始时代

中国的报纸开始出现于唐代,最早的报纸是在封建官僚机构内部发行的政府官报。这些经由进奏官传发给各藩镇、用来介绍朝廷政事动态和各项消息的书面报告,是最早的官报的雏形。所以,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起始于唐朝。

2.中国古代报纸的诞生

中国最早的报纸是在封建官僚机构内部发行的政府官报。唐代中叶以后,开始实行藩镇和节度使制度,各藩镇节度使纷纷在长安设立办事机构,称上都知进奏院,简称进奏院,也被简称为留邸或邸。进奏院的负责人简称进奏官,有时也被社会上泛称为邸使或邸吏。唐代的进奏官是由地方派遣的,因此只对派遣他们的藩镇长官负责,不受朝廷的管辖。这些进奏官们既为所代表的地方藩镇呈递章奏,接受和代转朝廷下达的文书,也为地方了解、汇集和通报各项政治消息。

经由进奏官传发给各藩镇、用来介绍朝廷政事动态和各项消息的书面报告,就是最早的官报的雏形。这种雏形状态的官报,在当时并没有固定的名称。当时人称“进奏院状”、“报状”、“留邸状报”等,这种原始状态报纸的出现便标志着中国古代报纸的诞生。

3.中国古代报纸没有演进成近代报纸的原因

中国古代报纸,从唐至清,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先后出现“邸报”、小报和报房京报等类报纸。办报者从官员扩展到私人,并进而成为社会上的一种行业,从以官办为主到以民办为主,从类似信件的手抄品到活字印刷的小册子,从非卖品到沿街叫卖收费订阅,总的趋势是逐渐进步的。但是,它却没有能够演进成近代报纸,最终走上了没落之路。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方面。在封建专制统治中,古代报纸被严格定位在有利于专制统治的框架内,内容长期囿于朝政信息,停滞在抄传官文书的简单状态,不能在质上取得变化和发展,而始终只能充当封建专制的体制内事物。封建专制政府倒台后,这种与之相适应的古代报纸形态也必然走向终结。

(2)经济方面。古代报纸是与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相适应的。纵观世界新闻发展史,近代报刊的产生是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步的,是在商品经济的基础上产生的。中国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不可能产生近代报纸。

(3)鸦片战争后外报的进入从客观上切断了中国古代报纸自主演变为近代报纸的可能。鸦片战争后,封建的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打进中国市场。近代化新式报刊开始出现,兼有新闻、评论、广告和文学作品等多方面内容,可读性较强、信息量较大、新闻时效性较强,中国古代报纸根本无法与其竞争,必然走向没落。

总之,中国古代报纸是不可能演进成近代报纸的,因为它是中国封建统治者的信息传播工具,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皇权至上的君主专制制度的具体反映,它只能陪同封建制度走向终结。

二、中国近代报刊

1.外国人在华办报

(1)外报产生的历史条件

18世纪60年代后,资本主义国家随着对华贸易量的日益增长,更迫切地企图打开中华帝国紧闭的大门,多次向清政府提出放宽限制、扩大贸易交流等要求。为了打破清政府闭关自守的局面,抢占广阔的中国市场,英国率先采用传教、办学、行医以及出版书报等方法进行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渗透,以配合其经济和武力侵略,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跟进,外报就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产生。

(2)外报能够一度在中国报业中占据垄断地位的原因

①中外新闻传播发展环境和程度的差别

a.中国长期处于封建专制统治之下,以农业小生产为本,商品经济不发达,新闻传播发展迟缓,没有成为独立的社会行业。直到19世纪,邸报、京报等古代报纸仍然是主要的新闻传播媒介。

b.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报刊,处于相对先进的国家制度和文明的社会环境里,受产业革命的推动,迅速实现近代化和大众化,具有先进的办报方法和印刷设备,在报业中运用近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经营管理方法,报刊面向社会大众,报业成为独立的社会行业之一。中国古代报纸相形见绌,竞争力低下,同时,国人自办的近代报纸还未出现或形成相当的实力,所以,此时外报能够一度在中国报业中占据垄断地位。

②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和殖民统治的建立为外报的刊行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在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英国,开拓商品市场与进行殖民扩张的势头正旺,一批又一批的商人、传教士、政客、冒险者来到东方,来到中国。他们带来了鸦片和各类商品,还有西式的学校、医院和报馆,也带来了他们的文化观念和宗教意识。这些以提供情报和新闻信息为主的外报,就新闻业务而言,采、写、编、评各方面都达到了较高水平。

③外报中的中文报刊多为传教士创办,编辑熟悉中国语言文化,报刊迎合中国人的性格和阅读习惯,儒学与宗教结合,大量引介先进的科学知识,拓展了国人的视野,吸引有识之士的目光。通商口岸的开放,外商云集,外文报刊也大量出现。

(3)在华外报网的形成过程

鸦片战争后,除香港、上海外,来华的外国传教士、商人以及其他各界人士还在广州、宁波、福州、厦门等通商口岸办起了一批近代报刊。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更多的城市成为通商口岸,外国人在华办报活动开始从东南沿海逐渐扩展到中原腹地。

①鸦片战争后广州、澳门的外报

在办有外报的城市和地区中,广州是仅次于香港、上海的重要基地。鸦片战争后在广州出现的第一份近代报刊是《广州探报》;1860年,台仁特主编的英文《中国之友》从香港迁往广州,为鸦片战争后在广州出版的第三份近代报刊。19世纪60年代在广州出版的外报,还有《中外新闻七日录》和《广州新报》。19世纪70年代后,广州报业较大规模地发展起来。

澳门是中国近代报业的发源地之一,其报业在鸦片战争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日渐衰减,但仍有所发展。第一份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较大影响的澳门报刊是1893年7月18日创刊的《镜海丛报》。

②近代报刊在其他东南沿海城市的出现

③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报在中国腹地的扩展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数汉口和天津两地的报业最为发达。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天津成为中国北方的贸易中心,英、美、法等国先后在天津设立租界。外国人在天津积极开展办报活动,一部分原因是天津毗邻朝廷所在地北京。

④法、德、日、俄等国在华办报的兴起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法国、德国、日本、俄国等开始了在中国的办报活动。

(4)在华外报的历史作用与影响

在华外报的历史作用,即在华外报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①外人在华办报活动是一种殖民主义文化侵略活动

a.在华外报的出现以及由东南沿海向中原腹地的步步深入,是与西方殖民势力的入侵和扩张同步进行的。鸦片战争前后来华的外国人企图打开中国封闭的大门,他们宣传基督教和西方文明,企图以西方模式改变中国人的头脑。这种做法实际上就是将中国逐步推向殖民地的道路。

b.从在华外报的政治倾向来看,鸦片战争之前,大多数外报,特别是英文报刊,都积极为英国倾销鸦片政策辩护,鼓吹对中国实施武装侵略。鸦片战争以后,又为新的侵略扩张行为制造舆论。一些外报特别赞扬西方殖民主义统治下的印度,鼓吹中国应走印度的道路,其殖民主义的立场是十分明显的。

②外报的出版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a.从《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开始,外国人办的中文报刊就已经把自然科学知识向中国读者作了通俗化的介绍。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实用科技方面的介绍越来越多,这些都使中国读者大开眼界。在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b.外报中还大量介绍世界各国的地理、历史和现状,宣扬英美等国政治开明、社会繁荣,介绍西方的富强之道。从19世纪70年代以后,外报又陆续介绍了西方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于是,自由、平等、博爱等资产阶级革命的口号在中国也逐渐深入人心。外报所宣传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对长期处于封建思想禁锢下的中国读者具有深刻的启蒙作用。

③外报的实践有助于中国民族报业的发展

a.外报的实践使得中国近代报刊得以产生。近代报刊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体现了民主主义观念,如果不是西方殖民者在强行进入中国之时将近代报刊也带来中国的话,在严厉的封建统治之下是不可能产生近代报刊的。

b.西方的办报经验为中国报业发展开辟了一条捷径。

鸦片战争以后,对外国人办报活动的限制已经解除,他们可以像在本土一样自由自在地进行采访、编辑、出版,并且雇用中国文人当助手。通过外报的办报实践,西方的新闻采访与编辑业务、新闻事业的管理方法和发行、广告、印刷等技术也陆续为中国人所掌握。西方的办报经验为中国报业发展开辟了一条捷径。

c.外报为中国培养了第一代新闻工作者。当时著名的报人王韬、钱昕伯、蔡尔康、何桂笙、高太痴等,都是在外报的办报实践中成长起来的。


原文地址:http://ccw.100xuexi.com/EBook/173677.html


考生首选官网,请收藏才聪学习网,可获取更多相关考试资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