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菜,是家的味道?

潤楊的紅樓筆記


要說什麼菜才是家的味道,對我來說只有一道,白切雞!沒錯,我是廣西人!對廣西人來說,白切雞是逢年過節,紅白酒席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沒有這道菜,還叫什麼過節啊?沒有這道菜,辦喜事吃什麼啊?白切雞的做法很簡單,殺好的土雞在開水裡燙一燙,煮一煮,撈起來切塊、排盤就可以了。這麼簡單,怎麼會成了我們最難忘的最愛美食呢?

首先,當然是好吃了!雞要選閹割過的公雞,散養的時間不能短於7個月,體重在5-7斤之間,不肥不瘦,皮下帶一點點脂肪層剛好!殺好的雞,手提雞爪,放進煮沸的開水中汆燙三次,將雞皮收緊,再放進鍋中大火煮25分鐘,用筷子扎進去沒有血水滲出即可。撈出的雞趁熱塗上一層薄薄的花生油,保持表皮的油亮黃嫩。煮白切雞的火候要掌握得很好,肉要剛剛熟,皮要脆爽,骨肉之間還要略帶紅色的血絲,來顯示肉的鮮嫩。煮久了嚼不動,煮不熟整盆都是血淋淋的紅色,不敢下筷!用時髦的話說,算是八九分熟吧。咬上一口,滿嘴的肉香,原汁原味;雞皮色澤金黃,脆嫩有彈性;皮肉之間,肥油流出,滋味濃郁;雞肉鮮嫩,肉厚鮮美。說得我自己都流口水了!

好吃的白切雞,離不開美味的醬汁,應該說,醬汁才是白切雞的靈魂,是點睛之筆。白切雞的做法家家都會,戶戶相似,醬汁卻是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對我們來說,醬汁才是家的味道,媽媽的味道,吃到媽媽做的醬汁,才算是吃到了家裡的白切雞。常用的醬汁有蔥姜醬油味的,辣椒陳醋味的,酸甜檸檬味的,沙姜蔥油味的。我媽媽經常做的就是沙姜蔥油味的,我們全家都很喜歡吃。切好的雞塊,蘸上一點醬汁,口感變得更加豐富多元,雞肉的鮮味也被激活了。有時候光用醬汁淋飯,都能吃上一大碗。

我不知道廣西人吃白切雞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只知道我從小就開始吃,過年過節,一說殺雞就知道是吃白切雞,紅燒雞塊,辣子雞丁什麼的,我是上了大學走出山村,走進飯館才知道的。家裡的老雞,最多就是用高壓鍋燉了湯喝。以前從沒覺得白切雞特別好吃,只是覺得這是必備的菜餚,除了白切,我們也不會別的做法了。直到幾年前,家裡的兄弟姐妹都各自有事,沒回老家過年,曬年夜飯的時候,拍出來的照片,竟然不約而同的都有白切雞:廣東的四哥,福建的五哥,東北的二哥,身在江蘇的我們,老家的爸媽,伯父,我們都做了白切雞,而且都擺在了最中間的位置。那一刻,我真的是想哭,想家。雖然我們遠隔萬里,各居異鄉,但總有一種味道,讓我們知道我們從哪裡來!廣西人是貼在我們身上永遠的標籤,在哪裡買了房子,落了戶口,都不重要!

說了這麼多,最後還是介紹一下這道廣西名菜的做法吧,也許你吃了,也會愛上這個簡單樸實,原汁原味的白切雞!

原料:三黃雞 沙姜 蔥 姜 醬油

做法:1.首先將雞清洗乾淨,大鍋燒水。水開後,抓著雞腳,將雞放進熱水裡燙一下,提起,反覆三次,使雞皮收緊。把雞放入鍋中,水要沒過大半的雞身,蔥打結,姜切塊,放入鍋裡,小火煮25分鐘左右。不蓋鍋蓋。關火後要繼續浸泡十分鐘左右,讓雞吸飽湯汁。

2.準備一盆冰水,將雞放進去冰一下,讓雞皮爽脆彈牙。撈起後切塊排盤就可以了。

3.沙姜,蔥花,薑末,切碎裝碗,喜歡吃辣的,可以加小辣椒。花生油燒熱,淋入碗中,加醬油,雞粉調味。

一道簡單又美味的白切雞就做好了,都忍不住要給我點讚了吧,哈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