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教育小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看到乞丐也要躲开。对不对呢?

柳侍墨


人之初性本善,育人先率己!

社会是残酷的,童年是美好的,这个阶段理性引导孩子真善美是塑造人生价值观。

家长的初衷是排斥外界,躲避危险,可是人生的道路到处都是荆棘和陷阱。如果说受罪和吃苦,早点接触没有坏处。反而处处小心,才是真正危险。

第一:

家长作为榜样,积极传播正能量!社区,亲朋,名人都有很多素材和影响力。让孩子近距离知道是非。

第二:

了解生活中的“坏人”和结果,危害。让孩子提升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在生活中很多教育故事范本都有,学会和孩子分享事件的总结。

第三:

勇敢走出去,对于人生不要受限,家长更是不能凡事保护,将来很容易成为“妈宝”。不利于孩子成长和身心健康。

第四:

对于如弱势群体,比如提到乞丐、弱智儿童、孤寡老人等,做的尊重和尊敬。多带孩子参与公益活动了解人生不同背景和环境人群缩影。

你是什么样的,孩子就会有你的影子,所以在关注孩子同时随时注意自身言行!!


母婴圈市场部


不对!成年人会有自己的社交群体,小孩也有自己的伙伴群体,参与伙伴相处中,孩子在不知不觉中锻炼着自己的社交能力。


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去交流,而不是要教育孩子不要和陌生人陌生人说话。

伟宏是家里的独生子,在家被父母呵护有加。父母常告诉他,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伟宏便习惯了别人以自己为中心,从不主动跟人表示友好的想法。

不论在学校还是去公园,伟宏从来不结交小伙伴。在与伙伴相处时,他们常常会忽略在一旁不说话的伟宏,以至于他越来越自闭。

宏妈察觉到伟宏的异状后,找到我,我告诉她:一定要教导孩子主动和他人交流!


她便按我所说,鼓励伟宏主动跟伙伴说话、主动说出自己的想法、主动参与到游戏中。

刚开始,伟宏不习惯,但当他体验到与伙伴相处的乐趣后,变得更擅长主动与别人交往了。

通过鼓励孩子和别人交谈互动,能够培养孩子的爱心。比如说,小弟弟的玩具掉了,你可让他帮助捡起来;小弟弟小妹妹摔倒了,鼓励孩子去扶;老人家要拿远一点的东西,鼓励孩子帮忙拿。他如果这样做了,好好表扬一下,让他知道这是很对的,是好的做法。


街边有个乞丐,小美和妈妈经过时,妈妈想教育孩子好好学习便说:“小美,你现在一定要好好学习,不然长大了以后会像他一样要饭,知道不?”小美狠狠的点了点头。

小斐和妈妈经过时,妈妈同样想教育孩子好好读书便说:“小斐,你现在一定要好好学习,等长大了才有能力帮助更多像他这样的人。”说完递给了乞丐5元钱,小斐狠狠的点了点头。

如果你带着孩子在街道上遇到乞丐,你会怎么做?欢迎关注我,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