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您家庭的財務免疫力合格嗎?

此次疫情就像一場考試,對於我們身體,財力的綜合考試。在疫情中,有的人感染了病毒,有的人卻沒有。而同樣得了“新冠”,有的人可能比較快地就恢復了,而有些卻成為了重症患者。其中的差異就於,每個人的免疫力不同。


面對疫情,您家庭的財務免疫力合格嗎?


我們家庭財務狀況也是一樣。 在無法開工的情況下,有些人已經熬不下去,現金流匱乏,債務累累。因為他們儲蓄量不多,收入結構脆弱並且單一。 而有些人就很從容,即便不工作不收入,也照樣可以維持生活。


一場疫情,暴露了沒有存款多麼可怕。

讓我們意識到了現金流的重要性,

每一個安穩的生活方式,

都需要強大的資金作後盾。


所以說疫情在考驗每個人的身體、心理免疫力的同時也在考驗每個家庭的財務免疫力。


面對此次疫情,你的財務免疫力是否合格呢?一起跟小編來從節流,開源和應對這三個方面來拷問下自己:


節流


家庭每個月的生活花銷是多少?最省錢的情況下花銷是多少?


目前是否有貸款?每個月還款金額要多少?


家庭中長期的剛性支出,例如子女教育、父母贍養、退休儲備等有多少?

開源


目前主業收入、副業收入、被動收入分別有多少?是否長期可持


各類資產大約多少、變現週期大概多久?


哪些資產能快速變現提供緊急現金流、金額多少?


當風險來臨時的應對


如果短期內收入降低或斷流(例如:待業),手邊資金能支持多久的生活開銷?


如果風險來臨(例如:重大疾病、大規模金融危機等),有多少緊急現金流能應對大額資金需求?


如果長期沒有主動收入,被動收入是否能支持最簡約情況下的生活花銷或剛性支出?


看了以上問題,你可能會問實際生活中家庭財務又該如何配置呢?小編這就給大家一些建議:


短期流動性儲備


一般建議配置3~6個月的生活花銷,加上短期內的既定支出,例如還貸、大型物件的購置金等等,這部分可以以利用貨幣管理工具,如:銀行存款、貨幣基金等儲備。


降低重疾或傷殘衝擊


此次新冠疫情,喚醒了很多人對風險的保障意識。倘若不幸遇上重大疾病或傷殘,除了緊急醫療費用外,出院後的康復支出,以及靜養期間的收入損失補償才是大頭。


其中,康復支出,包含術後的營養品,甚至是看護費用。很多人可能會想,真要如此,家人能照顧。但如果需全天照護,有多少人能輪替、能照顧多久、照顧者原本的工作該如何兼顧?


此外,在養病期間,家庭剛性支無法減免,但收入卻大幅減少或斷流,這時候就會產生焦慮與恐懼。因此,配置醫療險+重疾險,就是提高身體狀況出現變化時,家庭財務的免疫能力。


遺愛家人


若家庭經濟支柱英年早逝,除了失去了情感上依靠,經濟上也會出現巨大缺口,除了長期的固定生活開銷,後續子女教育、父母贍養、配偶(尤其是全職太太)的退休儲備,都是挑戰。


可以配置一些終身壽險,來解決這個問題。若能平安度過此生,最終也能做為指定傳承的資金,把努力一生積蓄,給到你愛的人。


善待自己


隨著人均壽命的提高,長壽風險是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的挑戰。預想退休後希望的生活水平,再打個折計算能接受的底線,這就是最簡約情況下的養老支出,然後找一個能長期產生穩定現金流的工具與之匹配,讓這份被動收入做託底的生財工具。


年金險就是為此設計出的產品,能提供我們與生命等長的現金流。尤其在中國經濟降速的背景下,長期利率趨勢下行,站在未來看現在,趁著現今利率還在相對高位,配置一些鎖定長期利率的年金險,是對未來年老後的自己,最好的保護與關照。


大額資金缺口的週轉


如果臨時有大額資金缺口需要週轉,此時壽險與年金險的貸款功能就非常便捷,一般保險公司承諾三個工作日資金到賬,並能循環使用,而且貸款期間,不影響保單增值的效果。


資產隔離與保全


通過對壽險與年金險合理的架構設計,還能夠發揮資產隔離與保全的效果,將企業主的債務風險控制和縮小在一定的範圍之內。建立起家與企業間的防火牆,避免企業經營風險牽連家庭成員的基本生活。


當風險事件發生,有人能安然度過,有的人則直挺挺地倒下了。所以每一次風險,就是在考驗每個家庭的財務免疫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