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碩勳烈士紀念亭:英烈忠骨永流芳

李碩勳烈士紀念亭:英烈忠骨永流芳

李碩勳烈士紀念亭。 蘇曉傑 攝


海口市勳亭路39號是李碩勳烈士紀念亭。3月的太陽暖而不烈,陽光輕輕灑下來,照在亭前烈士的半身雕像上。

1931年,年僅28歲的李碩勳永遠地倒在了革命的道路上,今天,駐足在他的雕像前,他被執行槍決前那句“中國共產黨萬歲!”言猶在耳。

此刻,鄧小平同志在其雕像基座上題寫的“李碩勳烈士永垂不朽”九個大字在太陽底下閃閃發光,蒼勁有力,雕像下的綠草伸展著腰肢,迎接新時代的盎然春意。

一片丹心 愛國少年決心從戎

1903年2月23日,李碩勳(又名李陶)出生在四川省慶符縣(今高縣)。

李碩勳的少年時期,正值國家日益衰敗、頻頻“捱打”之時。愛國的火苗從少年心裡躥起來,李碩勳決心從戎。在成都省立一中讀書期間,李碩勳接觸到了《共產黨宣言》《階級鬥爭》等書籍,從此心中的火苗被染成了共產主義的紅色。

在革命思想引導下,讀中學的李碩勳就和陽翰笙等人在成都創立了四川社會主義青年團,組織學生運動,並在成都《國民日報》上發表宣言,提出“作階級式的鬥爭”,“推倒萬惡抓錢抓權的軍閥”。後遭軍閥通緝,李碩勳離開成都。幾經輾轉,李碩勳入讀了上海大學社會學系,1924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成為一名黨員後,李碩勳以自己的行為踐行了對黨的承諾。”海口市委黨史研究室徵研科主任科員周琪雄說,1925年五卅運動期間,李碩勳積極參加反帝愛國鬥爭。1926年7月,第八屆全國學生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任大會黨團書記,當選為中華全國學生總會負責人。1926年10月,任中共武昌地方委員會組織部長。同年冬任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湖北省委員會書記,後被派到國民革命軍第4軍第25師任政治部主任,率25師主力部隊北伐,在河南上蔡戰役中大敗奉軍,戰鬥結束後,又班師回鄂,與他部共同平定了夏鬥寅叛亂。

1927年,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後,中國共產黨決定舉行南昌起義。“李碩勳又率領25師主力部隊衝破敵人層層阻撓,到江西省南昌市參加起義。”周琪雄說,李碩勳的部隊南下南昌時,恰逢8月酷暑,“李碩勳不但和士兵們一樣行軍,還在隊伍中來回宣傳教育,鼓舞士氣。”

南昌起義震動全國,蔣介石迅速調集大批軍隊撲向南昌。為了保存革命力量,共產黨決定大部隊撤離南昌,由周士第、李碩勳率領第25師負責掩護。在這過程中,第25師與敵軍在會昌激戰。按照規定,時任師黨代表兼政治部主任的李碩勳無須衝在前頭,但他卻巍然屹立在槍林彈雨中,指揮我軍衝鋒,最終取得勝利。

有勇有謀 臨危受命擔起重任

1928年,在江蘇省工作期間,李碩勳有一次得知省委秘書處辦公地點被捕探發現,擔心我黨的秘密資料落入敵手,李碩勳不顧自身安危,匆匆趕到秘書處收取我黨秘密文件,不料卻被敵人發現,不得不冒險跳到鄰樓,方才脫險。之後,李碩勳並未直接離去,而是留在附近路口,向不知情的我黨同志提供信息,避免我黨同志誤入已被敵人掌握的秘書處。

“李碩勳是風雲人物,很多人都認識他,其中一些人當時已經叛變了,所以他長期待在街上是非常危險的。”周琪雄說,然而,李碩勳卻全然不顧,仍然留在路口,不斷傳遞信息,以一身之力保護其他同志安全。

1928年,由於浙江省委婦女部長石愛雲被捕叛變,浙江大批共產黨員和暴動領導人被捕、被害。李碩勳臨危受命,前往浙江任中共浙江省委常委。

在浙江,李碩勳和其他常委深入到各地指導恢復和發展黨組織。很快,全省10多個縣建立了縣委,20多個縣恢復或成立了黨組織,浙南、浙西建立了特委。

在長三角的白區工作期間,李碩勳還策動了數十次起義和戰鬥,僅1930年一年時間,他在江蘇就先後組建起中國工農紅軍第14軍、15軍和17軍,並組織了一系列農村暴動,有力打擊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囂張氣焰。

1931年5月,李碩勳被任命為中共兩廣省委員會軍委書記。“瓊崖工農紅軍獨立師(第二獨立師)成立後,海南的土地革命達到了第二次高潮,他被委派來瓊崖領導革命。”周琪雄說。

鐵骨錚錚 不畏折磨死守秘密

天不遂人願。1931年8月13日,剛抵達海口不久的李碩勳便因被叛徒出賣而被捕,被關押在瓊山縣警察局。

“我是共產黨員。”面對敵人,李碩勳只反覆說著這一句話。為了撬開李碩勳之口,敵人無所不用其極:坐老虎凳、灌辣椒水、抽皮鞭,甚至是用鐵絲把他綁起來吊在半空中……李碩勳的皮肉被打爛了,腿骨被打斷了,但卻始終不透露黨的秘密。

不僅如此,備受折磨的李碩勳甚至安慰獄友說:“要革命,就不要怕艱難,就不要怕死,要努力奮鬥,黑暗終究過去,勝利將會到來!”李碩勳還利用各種機會,向同樣受盡折磨的獄友們宣傳革命,穩定人心。

死活不鬆口將面臨怎樣的結果,李碩勳自然知道,於是他在獄中提前給妻子趙君陶留下絕筆:“在前方,在後方,日死若干人,餘亦其中之一耳……”

1931年9月5日清晨,敵人用籮筐把無法行走的李碩勳抬到東校場,執行槍決。“這裡就是東校場。”周琪雄指著眼前的李碩勳紀念亭說,“他就義時,兒子只有3歲,他在遺書中提到‘善育吾兒’,其實那時他的妻子已經懷上了第二個孩子,在他犧牲次年,女兒才出生。”

烈士已逝,黨和人民卻沒有忘記。環視烈士雕像,其基座兩側分別刻著無產階級革命家李一氓撰寫的“李碩勳烈士傳略”和李碩勳寫給妻子的“遺書”。紀念亭的後面,一道黃牆綠瓦長廊上嵌著10塊大理石,分別鐫刻著緬懷李碩勳烈士的題詞、題詩和題跋。

“黨沒有忘記李碩勳烈士,人民也同樣懷念他。”周琪雄說,每逢清明節和“七一”,許多人會自發來到李碩勳烈士紀念亭,為他獻上鮮花,寄託哀思。


溫馨提示:更多相關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中華英烈網(ID:zhonghuayingliewang)

投稿須知:投稿請將作品以附件形式(建議將郵件主題命名為“作品形式+標題+投稿人姓名/單位/地址/聯繫方式(手機/QQ/微信)”)發送至郵箱[email protected],詳情請點擊 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