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帶孫子

‘’沒有孫子盼孫子,盼來孫子成孫子‘’。這是一首廣為流傳的帶孫子歌的前兩句,儘管有點戲說,恐怕也是現在不少爺爺的真實寫照。

按說退休在家,即可輕鬆、自由、快樂地安度晚年。但真能過上這種日子的人並不多,絕大多數爺爺被重新安排走上了帶孫子的崗位。並賦以安享天倫之樂。

孫子只有親手帶一段時間後,才能體會到其中的苦與樂。帶孫子的工作具體而繁雜,十分辛苦,很是累人,但老人們大都自覺自願,無怨無悔,並竭盡全力去把孫子帶好。當然,有孫子繞膝,活蹦亂跳,這也讓老年人的生活平添活力與樂趣。那怕孫子被子女臨時接回,三天不到,這爺爺奶奶們又想得不行,要麼視頻連線,要麼讓其送回來。這就是隔代人的關係。帶三天嫌累,走三天想人。既享天倫之樂,更有天倫之累。

爺爺奶奶們寵愛孫子這是真理。特別是爺爺,由於過分溺愛,無原則滿足,結果爺爺就被孫子‘’綁架‘’了,孫子說一不二,提什麼就得應什麼,要什麼就得給什麼,這大概就是‘’盼來孫子成孫子‘’的狀態。

帶孫子看似簡單,其實並非易事。累都次要,關鍵是責任重大,不可有一絲一豪的粗心大意。稍有不慎,比如孫子磕了碰了的小事,都會落下個‘’不經心‘’的差評結論。有一個爺爺因帶孫子不當最終搭上了性命。所以,爺爺奶奶們帶孫子,不論在家還是外出,必須牢記一個最基本的原則,那就是:孫子一時一刻都不能脫離自己的視線。

帶孫子的任務大體可劃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0__3歲。這個階段最關鍵,最難帶,最累人。天天重複著吃喝拉撒睡玩,每一天的工作量足讓人精疲力盡。更為重要的是這一階段是小孫孫智力和語言發展的黃金階段,是小孫孫行為、性格、人格發展的奠定期,是小孫孫的視、聽、嗅、觸、嘗和操作的初始階段。這就要求爺爺奶奶必須積極地做好早期的誘導、開發和培養。要精心佈置好小孫子立體式的生活環境,該掛的掛、該貼的貼、該擺的擺,做到有聲、有色、有型,以滿足小孫子初始價段對環境的要求和認知,以利於小孫子身心的健康成長。

第二階段:3__6歲。即學前期或幼兒園期。這一階段輕鬆好帶多了,主要任務是接送。其間,換個衣服呀,打個傘呀,換個鞋呀,甚至抱呀背呀,這都是常事。最要命是每到放學時,園門口馬路兩邊的小商店和街邊各種臨時小吃攤位前頓時熱鬧起來,只見一個個身無分文的小傢伙使著勁往前湊,有的要玩具、有的要零食、有的指著路邊的小吃大喊,吵雜聲一片。這個時候,為了息事寧人,多數爺爺選擇付款拿東西走人,也有個別爺爺特別是奶奶們就是不給買,你拉他不動,你勸他不聽,便有爺爺奶奶大聲訓斥,更有用力把孫子強行拽走。結果,大喊大叫的,大哭大鬧的,倒地不起的,甚至還有動手打人的。這樣的熱鬧場面幾乎天天上演著。回到家,還要和孫子一起做手工、畫圖畫、背兒歌。這一階段的幼兒具有以下特點:好動、好模仿、易受暗示、好奇、好遊戲、喜歡成功、喜歡合群。這也就要求爺爺奶奶必須在日常生活中儘量去引導並滿足孫子的這些行為意識。

第三階段:6__12歲。即小學階段。這個階段的常規任務就是負責接送,具體工作就是背書包、保安全。回到家裡,最讓人頭疼的就是每天晚上督促、檢查、指導孫子認真完成好各科的作業。與此同時,爺爺奶奶還須明確這一階段的重點,就是要培養孫子的良好品格。如誠實、謙卑、勤奮、負責、節制、體涼、仁愛、忠誠、節儉等。這些都是要通過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去啟發引導,幫助孫子逐步養成良好的品格。

第四階段:12__18歲。即初中、高中階段。這個時候,孫子長大了,一切都走向成熟,幾乎就是一個成人了。絕大多數自主獨立,來去一人,只有少數初中生仍需爺爺迎來送往。此時爺爺奶奶必須知道,接近成人的孫子卻又時不時出現這樣的情況:一是煩惱突然增多;二是孤獨感;三星壓抑感。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反應,需要爺爺奶奶特別是父母及時發現並耐心疏導去化解。


前段時間,在街上碰到一個老領導接上初一的孫子回家,右肩上揹著沉重的書包,他告訴我,這個書包他已經背了快11年。沒有想到是,孫子初中還未畢業,他卻突發心臟病離開了,也許,在這個崗位上倒下去的爺爺絕不僅僅就老領導一個人。

總之,帶孫子這個行業幾乎清一色的老年人,他們是被安排上崗的,這項工作的的確確很累。希望做兒女的能夠理解老人的苦衷並給他們留出更多的休息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