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援助意大利專家回國,意大利疫情是否得到緩解?

瓣瓣瓣瑪瑪


緩解不了,意大利這幫人太自由散漫了,政府也拿這些人沒更好的辦法,中國專家組的幫助,只能延緩疫情過快曾長,徹底治癒還需要當地人的,無私的,奉獻跟配合!


狐遺忘


準確的說是第一批援助意大利的9名專家回國了,第二批援助意大利醫療人員還繼續在意大利奮戰。

(第一批專家成員)

也許有人會問了,這些專家回來了,是不是意味著意大利疫情得到緩解?

答案是肯定的。

意大利現在雖然每天都有大量的確診者,但是從新增確診數量來看,確診人數是在不斷下降的。

從新增確診病例數據優勢圖來看,意大利已經處於拐點後的狀態,只要繼續堅持目前的防疫措施,那麼意大利的疫情就會不斷的得到緩解。


從圖中其實可以輕易的看出,意大利在3月17號的時候新增病例達到高峰,當天一共發現6759例子。

在 18號是4207例。

在19號是5322例。

在20號是5986例。

在21號是6557例。

在22號是5560例。

在23號是4789例。

在24號是5249例。

在25號是5210例。

從數據優勢來看,這幾天新增的病例都已經穩定下來,沒有大規模攀升的趨勢,只要不出意外,意大利再經過幾天的檢測,控制更多潛在的傳染源頭,那麼意大利的的疫情就會變的很明朗。

(第二批)

中國援助意大利的第一批專家在這個日期回國,其實也是很合理的。

因為這批專家雖然可以臨床操作,但是他們去意大利的任務並不是趴在醫療室裡救人,而是去幫助醫療建立整體的疫情防控體系與救助體系。

經過十多天的實地考察與論證,這些專家找出了意大利防控疫情與醫治病患的不足之處,給他們提出了相關針對以及完善的地方,而意大利方面能接受的也都接受了,能改變也改了,這些專家的任務也就完成了,所以他們回國。


一號風手


日前,中國首批奔赴意大利災區的醫療專家已經回國,對此很多網友表示不理解,如今意大利正處於爆發期,為什麼他們卻在這個關鍵時候回國了呢?



其實這批醫療隊伍主要的目的是去宣傳防疫工作,說白就是告訴意大利的醫療團隊,怎麼抄我們的作業,分享新冠肺炎的防疫方法和診療經驗,並不參與一線救助患者,而且在之前的報道中可以看到醫療專家面對記者的採訪,發表了自己的看法,為何還要距離扎堆,為何不戴口罩之類的事情,非常感到惱火,疫情如此嚴重,很多人還不當回事。



雖然我國首批援助意大利的醫療專家回國了,但是還有第二批醫療團隊駐守在意大利,第三批專家也於25日到達米蘭機場,這些醫療專家可都是要上一線,與病毒對抗的英雄。



對於他們的回國,表示熱烈歡迎,英雄歸來!是祖國的驕傲!很多網友對於他們其實都表示擔憂,畢竟意大利目前的情況比我們要嚴重得多,能夠平安歸來是非常幸運之事。也有網友表示意大利貪得無厭,覺得中國援助他們是理所當然,甚至還要中國接手他們的ICU病房,而且一開始對我們援助的物資充滿了嘲笑,甚至有些意大利網友還說我們把病毒帶到了他們國家,當然這只是一小部分。如今只希望他們能夠在意大利保護好自己,平安歸來!


排球boy


英雄平安歸來,舉國都應同慶!3月25日下午,我國第一批援助意大利的9名醫療專家,從米蘭馬爾彭薩機場乘坐飛機,返回了祖國。在為期2周的援助工作中,我國9名援助專家對意大利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我國專家的幫助下,意大利新冠肺炎疫情得到了緩解。意大利新冠肺炎確診新增人數已經在降低,疫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

意大利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為74386例,死亡率為7503人,死亡率超過了10%,一日新增為5210例。首先,意大利新冠肺炎新增最高峰在7000多例,已經下降到新增5000例的區間,說明其疫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其次,意大利新冠肺炎疫情死亡率為何居高不下,節節攀升?在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新增降低的情況下,重症患者缺乏足夠的醫療資源進行搶救,必然導致死亡率升高。特別是,意大利非常缺乏呼吸機。在沒有呼吸機的情況下,很多重症患者根本來不及搶救!所以,新增確診人數下降,重症患者不斷死亡,才會導致意大利新冠肺炎死亡率節節攀升。

我國第一批援助意大利醫療團是在3月12日抵達羅馬,在意大利進行了為期兩週的工作。在意大利期間,醫療團成員不僅與當地專家交換了防疫與治療經驗,還為意大利帶去了血漿治療法,挽救了很多意大利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生命。特別是,在我國專家的建議下,意大利開始建設了方艙醫院,極大的緩解了病床資源不足的難題。在意大利期間,9名醫療隊成員足跡遍佈了疫情最嚴重的倫巴第地區,在一線瞭解意大利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治情況。意大利紅十字會主席羅戈親自到機場送別醫療隊成員,並對他們表示了感謝。

3月25日,第一批醫療隊成員回國以後,第三批醫療隊成員也抵達意大利。第三批援助意大利醫療隊成員來自於福建省,共計14人,乘坐東航MU7041包機航班飛赴米蘭!除了14名醫療專家以外,醫療隊還攜帶了30萬個醫療口罩、20000個N95口罩、30000個隔離面罩、30臺呼吸機與3000套防護服。這些都是意大利急需的醫療物資,相信在我國醫療專家的幫助下,意大利必然能夠最終戰勝新冠肺炎疫情。意大利加油!中意友誼經得起疫情考驗!

歡迎大家討論,你認為意大利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否已經得到了控制?


美國觀察室


在當地時間25日的下午,我國第一批援助意大利的醫療專家組,一共9人,踏上了回國的路。

之所以回國的原因就是他們是專家,是分享經驗的,不是去治病救人的,分享我們對抗病毒的經驗,一行人在為期兩週援助當中,足跡踏遍了意大利疫情最嚴重的地區, 他們每到一處都宣傳我們抗疫的經驗,以及如何治療重症患者的經驗,對意大利的抗疫,是有很大幫助的。

右上角關注幫忙點一下,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識的文章給您!

第一批援助意大利的專家回國,是因為他們的目的已經達到


我國會陸陸續續對意大利進行多批次的援助,目前打算派遣一個超過百人的團隊,有專家,有護士,也有其他在武漢一線工作的醫護人員。

之所以第一批專家回國,主要的原因就是派遣當時就有明確的目標,是為了分享經驗而去的,不是親自參戰的。當初計劃就是為期兩週,專家組們也圓滿達成了計劃,況且因為當時行程比較匆忙,並沒有攜帶過多的防護用品,意大利如今疫情態勢十分嚴峻,沒有防護用品無疑十分危險,而且後續醫療團隊也就是第三批醫療隊,馬上也要前往意大利,這次前往不僅派遣專家,還有一線的抗疫醫護人員,這次可能會直接接管一些患者,所以第一批專家此時在意大利已經沒有太多的作用了,回國休息準備再次前往才是真的。

意大利疫情緩解不會兩星期就看到苗頭的



第一批專家組9人在意大利一共援助了兩個星期,目前意大利的疫情發展的還是很重,兇猛程度甚至一度超過了我們,但因為專家去的時間比較短,意大利也沒有像塞爾維亞一樣完全照搬我們的經驗,封鎖的也沒有那麼嚴,因此疫情短時間還不會向好的方向發展。

前幾天專家組接受當地新聞採訪的時候說,看到意大利的公交系統還在運營,感到很吃驚,公共交通是最容易感染的地方,疫情發展到如此嚴重的程度,所有公共場所都應該關閉,只保留基本的生活即可。


個人認為,意大利想要迎來拐點,起碼還要半個月之久,很多樂觀的意大利官員認為意大利局部地區的拐點已經出現,可現實是每天增長的數字都很恐怖…

我們控制的如此好,抗疫都持續了兩個月,更別提意大利這才剛剛開始,未來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啊!

喜歡的話,幫忙點一下關注,點個贊,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識的文章給您!


養拉布拉多的老中醫


如何看待,我也只能談下粗淺看法。

一,三個專家組,四川為主的,浙江為主的,以及安徽福建為主的,加起來大概有五十多人。回來的應該是以四川籍專家為主的專家組。

二,許多人不理解專家組赴意的意義所在,為什麼要摻和外國人的事兒?確實我們現在處於“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時機,國內的疫情防控也很重要。但是,你不能否認,中國是國際大家庭的一員,我們疫情嚴重的時候,許多國家也給了我們寶貴的支持。而我們的疫情第一個平復,也取得了第一手最直接最有效的經驗,應該與他人分享。意大利疫情最嚴重,我們有難時,他們也在汶川伸出援助之手。而我們連續派出三個專家組對意大利的疫情顯然是意義重大,我們的經驗是他們最需要的,而“袖手旁觀”也不是我們的作風。

當然,我們也不用到一線的重症病房,危重病房直接治療病人,這個不是我們醫療隊價值所在。


南雷霆峰


大家只看到了首批援意醫療隊回國,但是卻有很少人注意到,距離派出第二批援意醫療隊已經過去了7天時間。如今,第3批援意醫療隊也已經抵達意大利。

▲醫療隊在意大利

首批醫療隊是哪裡的專家?他們到達意大利是要開展哪些工作?

其實,自中國派出首批援意醫療隊之後,國人不僅牽掛著援意醫療隊的安全,還在討論這批專家團隊的工作是什麼?

中國首批援意醫療隊是由四川華西醫院的兩位主任為主力軍,一同前往的還有中國紅十字會的副會長。到達意大利之後,華西醫院重症小兒科ICU護理科主任唐夢琳用日記的形式,記錄了他們在意大利的工作。

根據唐夢琳的日記,首批援意醫療隊抵達意大利之後。先是看望了從武漢來意大利旅遊的一對夫婦,兩人在意大利突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一度進入重症狀態,好在最後被搶救了回來。

在這之後,首批援意醫療隊先後奔赴羅馬和帕多瓦,後來又轉戰米蘭以及倫巴第大區。援意醫療隊不僅直接進入ICU,考察當地病人患病情況。還把中國的抗疫經驗,和當地的衛生部以及紅十字會分享。

自3月12日抵達意大利以來,如今已經過去了14天時間。在這14天的時間裡面,不僅工作緊,任務重,還面臨著被感染的風險。如今,這批英雄終於能回國了。

首批援意醫療隊之所以能夠回國,一是因為確實應該休息了,畢竟已經連續工作14天時間。高風險、高壓力時刻讓醫療隊人員緊繃著一根弦,時間長了不利於健康。

二是因為我們在3月19號派出了第二批由浙江專家團隊組成的援意醫療隊。如今,由福建專家團隊組成的第三批援意醫療隊也已經到達意大利。

仔細分析這三批援意醫療隊,就能發現國家選人不是胡亂選的,而是有深入思考的。比如說派出的首批援意醫療隊,是由四川華西醫院的專家組成。

原來,上世紀80年代,意大利曾經給四川援建了一座當時最大的醫療急救中心。2008年汶川地震的時候,意大利也是首個派遣醫療隊來華的歐洲國家。在綿竹地區,救治了很多傷病人員。

因此,首批援意醫療隊由四川醫療隊組建合情合理。那麼後來為什麼又派出了福建和浙江的醫療隊呢?原來,在意大利有著非常多來自福建和浙江的華人華僑。

隨著第二批和第三批援意醫療隊醫療隊的出征,首批援意醫療隊終於從前線退下陣來,回到祖國好好的喘口氣。因此,這並不能說明意大利的情況有所好轉。

截止到發稿時間,意大利累計確診74,386例患者,相較於昨天增加了5210例患者。如果有持續關注意大利病情的朋友會發現,意大利最近一段時間的增長幅度都在5000例上下。

相對於美國來說,雖然增幅只有美國的一半。但是從意大利的現狀來看,這5000多例患者有可能是意大利檢測能力的上限。眾所周知,自疫情發生以來,意大利的死亡率已經突破9%。

這代表著,意大利的醫療承載能力已經被擊穿。在這樣的背景下,每天檢測人數可能還沒有傳染人數多。因此,意大利當前疫情仍然是不容樂觀。


史之策


一,援助意大利的第一批專家確實回國了。

根據意大利的央視新聞報道在當地時間3月25日下午,我國援助意大利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首批醫療專家組一行9人順利完成任務,從米蘭馬爾彭薩機場乘機回國。中國駐意大利大使李軍華、駐米蘭總領事宋雪峰及意大利紅十字會主席羅卡前往機場送行。

二,意大利疫情得到緩解了嗎?

我認為還沒有呢!現在意大利已經累積確診接近7.5萬新冠肺炎病例,並且新增病例還很多,這兩天都是每天增加五千多例呢。而意大利目前已經有7503人因為新冠而死亡,同時治癒的人只有九千多人。



我們來看看意大利這個新增確診病例的趨勢圖⏫

有的朋友說意大利的新增病例下降了,從原來的接近七千降到五千了。但是,我認為這個下降還可能存在一定的波動!這兩天意大利新增病例人數確實是有所下降,但是降的也不多啊!並且,它這個下降並不是一直往下降,這兩天三天新增病例都還是在五千例左右。什麼時候能證明意大利疫情形勢有所緩解呢?

我想最重要的就是這個每天新增確診病例在下降!並且一天比一天少,不會反反覆覆,這個趨勢一定是往下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說意大利的疫情緩解了,有所控制了。

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評估指標,那就是現有確診人數要慢慢的往下降!什麼意思?可以這麼理解,那就是每天新增的病例比每天治癒的病例多,並且越來越多。這個結果就顯示為現有確診病例一天比一天少,這就可以說意大利的疫情逐步得到控制!
⏫大家看,目前意大利的現有確診人數還在爬升!所以,我們現在不能說意大利的疫情形勢有緩解,更不能說已經控制了。


骨科木匠劉醫生


好,趕緊回來。意大利的疫情應該主要由本國主導,我們能幫一下就很好了,不能答應他們的不合理要求。

特朗普又憋大招呢。


駿鷹S


我國首批援助意大利的9名專家在圓滿完成了支援意大利的任務後已經啟程回國。

這九名醫護專家都來自於四川省,為什麼選中四川省的專家前往意大利?主要是因為在建國之後,意大利對四川醫院的建設出了很大的力,在我國處於貧困的時候,意大利醫學專家多次支援四川建設醫院,付出了汗馬功勞,他們有困難我們理應幫助他們,所以才選中了四川隊來報恩。這就名醫護專家在意大利進行緊急工作已經持續兩週身體都已經疲憊不堪他們是從三月十二日到達意大利到現在已經接近兩週。為了讓他們能緩解疲勞,國家決定接回他們繼續派出醫療專家前往意大利替換他們的工作。

到目前為止意大利的疫情形勢還不容樂觀。這些英雄是我國的驕傲,由於我國專家的幫助意大利新冠肺炎疫情得到了很大的緩解,新冠肺炎確診人數也在不斷減少,疫情得到了初步的控制。截止目前意大利新冠肺炎疫情不容樂觀,累計確診病例已經達到了74386例,僅次於我國死亡人數居全球第一,死亡人數為7503人,死亡率竟然超過了10%啊!由於意大利政府在前期不重視在後期,因為確定人數的急劇增加導致醫療資源嚴重不足,而且意大利是世界上人口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所以必然導致死亡率升高,這是不需質疑的,而且意大利特別缺乏葉克膜呼吸機。因為缺乏這種呼吸機導致很多重症患者根本來不及搶救失去最佳的搶救時機導致死亡人數不斷增加。

這批專家為我國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他們在意大利期間不僅與當地的專家交換防疫經驗,還為意大利帶去了血漿至療法搶救了很多的意大利重症病人,而且在我國專家的幫助之下,意大利開始建設方艙醫院,解決了很多患者不能及時救助的難題。在意大利期間這九名醫療隊成員親自前往疫情嚴重的地區比較緩解了當地疫情的緊張局勢。

以上是我的一些拙見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參與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