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中醫診脈可以開發感應儀器來測脈,提供更精確數據。誰可以研發?

天子門豐


可以肯定的告訴你,這是個死衚衕。比如兩個人同樣的細脈,甲舌淡苔白膩水滑,乙舌淡苔少,怎樣辯證?儀器再精密,也沒有人精密。用不精密的去檢查精密的,得出的結論就是謬論。


讓美麗與健康相伴


這個確實不錯,也確實可以開發,中醫不是迷信,二十一世紀的中醫要與時俱進,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更好地發揚中醫。

脈診是通過脈搏的各種動向,脈象的節律速率以及強弱來判斷,這些當然可以通過儀器獲取數據的形式更精準地反映身體的狀況,中醫必須大膽開拓,在不違背醫理的原則上吸取西醫以及其它科技成果的精華,讓中醫如虎添翼,才能讓更多人接受,讓更多的良方妙藥展現給世人,真正做到博大精深濟世救人的輝煌成就



幾畫


中醫望聞問切,辯證施治,如果機機器人可以診病,綜合辯證,那科技才是真正的進步。社會學家,經濟學家,軍事家,企業家的事情都可以交給機器人了?豈知這只是對中醫幼稚的看法,自古上醫治國,中醫治命,下醫治病,中醫診病是站在宏觀戰略高度的,用藥如用兵,沒那麼簡單,孫子兵法不是按重量評估的,


易之緣838


中醫的脈像來自於血管博動的輕重緩急,來判斷一個人的氣血運行情況,可以參考心電圖進行對比作出對等數據!


小熊族人


看來你不懂中醫。診脈是一個系統診療的過程,男女,老幼,強弱,情緒……,脈象的滑,澀,機器怎麼來綜合考量?


為什麼這麼軸呢


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你的提議肯定會實現的。大力支持你[加油][加油][加油]


三伏天302


好像有個智能中醫館,你在頭條上面搜索一下,有個視頻,是個女孩去體驗的,其中有機器人診斷的部分,你可以聯繫該中醫館,順藤摸瓜。


楊青霖


可否認,我們相對於祖先正在變得越來越蠢!你是要用可愛又天真的想法給我們帶來快樂嗎?


用戶3342960667681


有很多電子儀器就是用脈動等指標檢測身體健康指數的!


資生緣大健康聯盟


有些東西是機器無法替代的,手工的布料遠好過機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