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尝鲜挖野菜要注意这些,你知道吗?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山间河畔都都萌出了新绿,各种野菜都长出来了,很多人都喜欢去乡村野外踏青,挖点野菜来尝尝鲜。野菜自然生长在野外,一般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有些甚至还有一定的药用和保健价值,因此通常被人们看成是优于人种植的最健康的绿色蔬菜。

可是你知道吗?挖野菜和吃野菜也是有很多问题要注意的,现在并非所有的野菜都是有机绿色蔬菜,也不宜把野菜当成主菜过量食用,并且野菜食用前的处理也非常重要。

春天尝鲜挖野菜要注意这些,你知道吗?

长在野外的野菜并不都是有机的、健康安全的

野菜,是指非人工种植在大自然中自然生长的可以食用的植物。大部分人都认为野外自然生长的野菜比人工种植的野菜和蔬菜营养价值更高,因为它是真正的纯天然绿色蔬菜,其实对于现代社会来说这个想法是有偏差的。随着社会农业和工业化的发展,各种工厂排污、汽车尾气排放、农药喷洒……很多邻近工厂、马路、甚至农田中的野菜都受到了污染,这些野菜就不再适宜采摘食用了。

春天尝鲜挖野菜要注意这些,你知道吗?

1、挖野菜的时候,尽量选择远离工厂、马路等场所的山坡野地,不摸情况的农田里的野菜最好也不要采。临近工厂、马路、污水排放沟渠等附近的野菜不要采,因为这些地方空气、土壤和地下水会有一定程度的污染,野菜中的有害物质也会超标。另外不熟悉的农田里的野菜也不要采,因为现在农民种田每年多用灭草剂来除草,喷洒农药来除虫害,而你不知道这块田地是否用过灭草剂,喷洒过什么农药。

2、不熟悉的野菜不能采。现在大家对野菜的热情越来越高,网上也常会看到对各种野菜的介绍、各种野菜的吃法等,禁不住就想去野外挖了来尝尝鲜。很多朋友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尴尬:天天在网上看各种野菜的照片,感觉自己已经认识了这种野菜,可是到了野外就傻眼了:自己挖的到底是不是?好像是,又好像不是。就比如最常见的荠菜,这可以说是大江南北最常见的野菜了,但是对野菜不熟悉的人挖起来也没那么容易。因为荠菜有好几个品种,外形上有所差别,并且还有几种野草跟荠菜长得非常像,但是却是不能食用的。如果误采了这种野草来吃,那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所以,并不是长在野外的野菜都是有机的、健康安全的。如果您对野菜并不熟悉,最好不要采摘食用。实在想吃,就去当地的农贸市场或者超市里购买。也许很多人觉得市场上售卖的野菜都是人工种植的,不如野生的有营养。其实不然,它们之间的营养含量差别不大,何况你也很难保证自己采到的野菜是有机的绿色的。毕竟安全第一,否则就得不偿失了。另外,我们吃野菜也就是尝个鲜,谁也不可能天天拿它当主菜当饭吃用来补充营养,对不?

食用野菜的一些注意事项

春天,鲜嫩的野菜确实很诱人,似乎带着春天的味道。它们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甚至还有一定的药用保健价值,这些无不吸引着沉闷了一个冬天的人们。但是从健康营养方面考虑,食用野菜也是有些事情需要注意的。

春天尝鲜挖野菜要注意这些,你知道吗?

1、野菜食用前最好焯水。很多人觉得吃野菜就得吃那股鲜嫩的口感和味道,而焯水会破坏掉它的口感,纯属多此一举。不得不说,绿油油鲜嫩嫩的野菜确实非常诱人,但是很多野菜中含有大量的草酸等抗营养物质,进入人体后会影响蛋白质及矿物质等营养元素的吸收,而通过焯水可以分解掉大部分的草酸。另外,焯水还可以去掉一些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所以不论从营养方面还是食用安全方面,野菜在烹饪食用前最好焯水。

另外,春天的野菜大多性寒味苦,焯水后可以在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可以去除部分苦味,降低其寒性,避免对脾胃造成过大的刺激。

2、不要把野菜当成主菜来吃。不可否认,很多野菜中含有丰富的营养,但是任何事情都是过犹不及,再好的东西吃得太多也会失去平衡。其实从某一方面来说,人们对野菜的热忱来源来一种情怀,而非它的营养本身。虽然野菜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但是这些营养成分在我们日常食用的蔬菜里大部分都有。人工种植的蔬菜经过了多年的选择和培育,其实是更符合人类的体质需求和吸收的。

3、小孩子、孕妇、特殊体质人群食用野菜要谨慎。很多野菜中含有一定的毒素或者致敏物质,对人体造成刺激或者伤害;又或者性味过寒或者过热,脾胃虚弱的人群多吃会伤脾胃,引发胃痛、恶心、呕吐等轻微中毒症状或者过敏症状。比如常见的马齿苋,大家都知道它具有一定的清热解毒,降血糖等功效,这几年颇受大众喜爱。但是马齿苋中含有大量的光敏性物质,若大量食用马齿苋后长时间接受日光照射,则有可能引起日光性皮炎。

所以,小孩子、孕妇、特殊体质人群食用野菜要谨慎,不要大量食用任何一种野菜,不熟悉的野菜不要吃。

春天尝鲜挖野菜要注意这些,你知道吗?

其实人们对野菜的热爱,更多的是一种对春天、对大自然、对乡村野趣、对童年生活的一种向往和情怀。在阳光明媚的春日,带着家人去野外踏青,呼吸一下新鲜空气,采挖一些自己熟悉的野菜,是一种乐趣。不过,如果是抱着食用的目的来采挖野菜的话,文中提到的这些事情还是要注意哦。尝鲜虽好,不要过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