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照片:“樱花”下“看落日” 看出了什么?

最近,今日头条在悟空问答中发出的 “抗疫期间,哪张照片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的提问,恰巧被我看到,说是“恰巧”其实也真不恰巧——我在申请摄影领域优质创作者,需要获得四个优质回答,于是在悟空问答中四处搜寻问题。

新冠疫情在春节期间突然而至,医务工作者不顾个人安危,逆行而上,救危重于命悬;其他省市一方有难四方支援,为武汉送上医疗用品、生活用品,确保了武汉生活供应;中国普通百姓自觉封闭隔离,守在家中几十天……所有的这些都无不令人感动,也无不让世界动容。

翻看期间的影像,在所有的照片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照片有四张:一是《武汉87岁老先生一个月没见过太阳,医生推着病床陪他看落日》,二是医务人员透过隔离窗望向外面;三是女医生相拥送别“逆向而行”男友;四是《援鄂医疗队返程,市民手捧国旗跪地送行》(可惜是视频画面)。

一、《武汉87岁老先生一个月没见过太阳,医生推着病床陪他看落日》。静静的透出浓浓的对生命的热爱与浓浓的人文情怀。

疫情照片:“樱花”下“看落日” 看出了什么?

武汉87岁老先生一个月没见过太阳,医生推着病床陪他看落日

这是一张十分安静的照片:阳光透过远处的楼房,静静地、暖暖地照在老人与医生的身上。如果没有医生身上的防护服,绝对没人没想到这是在武汉、这是在疫情中的场景。

正是这张十分安静的照片,这张有别与其他直面新冠疫情、紧张抢救场面的照片,却让人震撼到骨子里:

87岁老先生尽管在重病在床、尽管生命受到威胁,却想去看看落日,想去感受久违的阳光!这是何等的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又是何等的不仅为了眼前的生活,更是为明天更好的活。

面对一场场生命抢救,这位医生却还能满足一个老人“看看太阳”的请求,陪老人一同看日落。 在这张照片中,医生不仅关爱到了“生”,跟关注到了“活”。

一张照片不但彰显出了中华民族深入骨髓的直面危难、不屈抗争又乐观面向未来的精神,同时展示出了浓浓的人文气息。不禁让人想起了二战结束后日本废墟上传来的读书声以及德国城市一片废墟中窗台上盛开的鲜花。

可以不夸张的讲,这张照片很可能会成为2020年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ORLD PRESS PHOTO,简称“WPP”)反映中国抗击新冠疫情的获奖照片。

二、《医务人员透过隔离窗望向外面》。 坚毅,用生命守护生命。


疫情照片:“樱花”下“看落日” 看出了什么?

医务人员透过隔离窗望向外面

一张静静的画面:近景,黄色危险标志交代了疫情的极度危险;中景,方形的窗口,交代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医务人员穿戴的防护服交代疫情的高度传染性。

没有紧张的抢救场面,只有静静画面中那双望向窗外坚定的眼神透露出:我们是在用生命守护生命。

生理学告诉我们,当人遇到危险的时候,人们第一反应是自保抑或通过措施减少损失。新冠疫情的危险性,我想应该是所有医务工作者都已非常明了的,但他们还是毅然决然、义无反顾,从自身相对安全的不同城市“逆向而行”,走向武汉。防护面罩后面那坚毅的眼神似乎在告诉武汉、告诉所有的中国人:不用怕,我们来了,我们会用我们的生命守护每一个生命。

三、《援鄂医疗队返程,市民手捧国旗跪地送行》。感恩与感动,震撼人心!

疫情照片:“樱花”下“看落日” 看出了什么?

援鄂医疗队返程,市民手捧国旗跪地送行

3月20日,第四支返黔的贵州省援鄂医疗队返乡,鄂州可以出门的市民自发来送别医疗队,有市民激动得下跪感谢送别。

下跪,这是中国对他人表示感谢的最高礼节。在疫情期间,医务工作者用生命守护生命,感动市民。鄂州市民以跪地谢恩方式感恩,又何尝没有感动医务工作者?又何尝没有感动所有的中国人?

感恩别人,感动他人,这也是千百年来一个民族凝聚在一起的“硬核”。

今天,在我们国家疫情基本缓解的时刻,我国政府派出医疗队帮助其他国家“抗疫”,这就是一个大国、一个民族的担当,中国将感动世界。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大难面前,我们有太多的永远留存、永远感动我们的画面。

摄影在面临转型,它不应再是传统的一拍一摄,它不应再滞留于事件现场,而是需要趋向纵深,趋向照片背后浓郁的人文气息。只有这样,不管多少年以后,人们才能铭记住照片背后的那段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