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華清宮》 唐(杜牧)

其一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其二

新豐綠樹起黃埃,數騎漁陽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來。

其三

萬國笙歌醉太平,倚天樓殿月分明。

雲中亂拍祿山舞,風過重巒下笑聲。

《過華清宮》 唐(杜牧)


【註釋】

⑴華清宮:《元和郡縣誌》:“華清宮在驪山上,開元十一年初置溫泉宮。天寶六年改為華清宮。又造長生殿,名為集靈臺,以祀神也。”

⑵繡成堆:驪山右側有東繡嶺,左側有西繡嶺。唐玄宗在嶺上廣種林木花卉,鬱鬱蔥蔥。

⑶千門:形容山頂宮殿壯麗,門戶眾多。次第:依次。

⑷紅塵:這裡指飛揚的塵土。妃子:指楊貴妃。《唐國史補》:“楊貴妃生於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勝蜀者,故每歲飛馳以進。然方暑而熟,經宿則敗,後人皆不知之。”按:此詩或為寫意之作,意在諷刺玄宗寵妃之事,不可一一求諸史實。在唐代,嶺南荔枝無法運到長安一帶,故自蘇軾即言“此時荔枝自涪州致之,非嶺南也”(《通鑑唐紀》注)。而荔枝成熟的季節,玄宗和貴妃必不在驪山。玄宗每年冬十月進駐華清宮,次年春即回長安。《程氏考古編》亦辨其謬,近人陳寅恪亦復考證之。

⑸知是:一作“知道”。

⑹新豐:唐設新豐縣,在陝西臨潼縣東北,離華清宮不遠。黃埃:馬隊奔馳踏起的塵土。

⑺漁陽探使:《全唐詩》此句下注:“帝使中使輔璆琳探祿山反否,璆琳受祿山金,言祿山不反。”

⑻霓(ní)裳(cháng):指《霓裳羽衣曲》。當時的宮廷舞曲,是唐玄宗根據西涼節度使楊敬述進獻的印度《婆羅門》舞曲十二遍親自改編而成的。千峰:指驪山的眾多山峰。

⑼舞破中原:指唐玄宗耽於享樂而誤國,導致安史之亂。

⑽萬國:指全國。

⑾倚天:形容驪山宮殿的雄偉壯觀。

⑿“雲中”句:《舊唐書·安祿山傳》載:祿山體肥,重三百三十斤,但卻能在唐玄宗面前表演胡旋舞,其疾如風。旁邊的宮人拍掌擊節,因為舞得太快,節拍都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