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瑰寶——香柏根雕

關注根雕源於在東岔當副鄉長時去村上的偶遇發現。

秦嶺瑰寶——香柏根雕

時值1992年,改革開放進入深水區,農民不再單一種植糧食,開始搞起了多種經營。

秦嶺瑰寶——香柏根雕

東岔地處黃河第一大支流——渭河的南岸,秦嶺山脈深處小隴山林區,茂密的次生林造就了豐富的根藝資源

秦嶺瑰寶——香柏根雕

香柏是柏樹的一種,為柏科側柏屬的一種常綠喬木,因帶有香氣味,人們俗稱香柏。其組織內含有大量的柏油,具有芳香氣味,曾經有企業提取柏油用於工業香精。

秦嶺瑰寶——香柏根雕

(作品中華龍圖騰)

崖柏是生長在懸崖峭壁上的香柏。柏樹生命力非常頑強,天然柏樹往往生長在寸草不生的石崖面上,根系紮在石頭縫隙裡,之所以它的根千姿百態,是因為它需要從石頭縫隙汲取水分和營養,石崖縫隙決定了它的狀態。往往生長在土層較厚的柏樹根沒有造型,也不具備藝術價值。

秦嶺瑰寶——香柏根雕

(作品古木年華)

東岔鄉東岔村有個知識青年,叫李石成,很有藝術天賦,他的根雕在當地做的風生水起。

秦嶺瑰寶——香柏根雕

同村的趙發林、李福俊等幾個有相同愛好的青年都也做起了根雕。

一天,筆者走進趙發林家,院子裡千姿百態的香柏樹根頓時吸引了我的眼球。堂屋內一雕刻的鴕鳥活潑生動,形象逼真;幾件人物造型把體育健兒的健美、體操、投擲姿態刻畫的活靈活現,惟妙惟肖。

秦嶺瑰寶——香柏根雕

(作品我也瀟灑走一回)

秦嶺瑰寶——香柏根雕

(作品小息)

他的根雕都是幾十公分的小件,價格相對較低。

李石成的規模較大,有加工車間,還僱傭了工人。

秦嶺瑰寶——香柏根雕

他主要是加工能登“大雅之堂”的大型根藝,收入頗豐。吸引我的不是他的收入有多高,而是幾件陳列在展廳大堂,高寬兩米有餘的大型根雕,之藝術感染力給我視覺的衝擊和震撼,其中一件“孔雀開屏”至今記憶猶新。

秦嶺瑰寶——香柏根雕

幾十年來,我到過許多旅遊市場,企業展廳,賓館飯店,凡是有根雕陳列的地方,都要駐足觀賞一番。

秦嶺瑰寶——香柏根雕

(作品歲月滄桑)

據他講,只有枯死在地下100年以上的香柏才有創作收藏價值。

秦嶺瑰寶——香柏根雕

(作品千年靈芝)

30年前的東岔根雕造就了東岔人的財富,也造就了東岔根雕人的藝術靈感。趙發林、李福俊帶著他們的根雕“凌雲志”,走進了中國首屆根雕藝術展,被京城專家讚不絕口。李福俊被西安某工藝品廠聘請為美術師。

秦嶺瑰寶——香柏根雕

李石成在陝西寶雞開辦了根藝美術館,已是資深中國根藝美術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根藝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陝西省工藝美術大師,寶雞市根藝學會會長,中國根藝界名家。

秦嶺瑰寶——香柏根雕

上圖為中國根藝界名流在位於陝西省寶雞市李石成根藝博物館參觀時合影(左四為李石成)。

本文照片均來自李石成古木年華根雕藝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